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37461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一试古诗文测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测试题1.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请从炼字角度赏析 望西都,意踌躇”中 踌躇”二字的妙处。(2分)4.赏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的妙处。(2分)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游山西村(2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2.况下会引用它?为什么?”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在什么情观沧海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展示的画面。(2分)2.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行路难1. 分析最后两句诗

2、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望岳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分)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什么品质?(2 )怎样理解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看法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古

3、诗文默写1. 陋室铭(1)陋室铭中表现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2 )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3)陋室铭中作者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其咼尚情趣的句子是: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1 )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自由游弋、水清澈见底的句子(2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 是:(3) 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句子是:(4) 小石潭记中写潭上景色凄清的句子是:3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句子是:(5) 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描绘洞庭湖月夜

4、美景的句子是: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送东阳马生序(二)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 “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景清借书)注: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辄”:通“彻” O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A.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B.益慕

5、圣贤之道益:又。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忧虑。D.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语段(一)中作者求学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3分)3 分)4. 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借书,两个语段作者写借书这件事的目的是否相同?(翻译句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一)(郦道元三峡)(二)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

6、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绝壑万仞,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 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 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虞:忧虑。悼栗:颤抖。波恶:形容波涛很大很凶。涡诡:指怪异的旋流。糜碎:粉碎。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2. 语段(一)中“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请分析其妙处。”与语段(一)3.语段(二)中“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中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 于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