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3760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册物理下册教案设计【一】一、设计思想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 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 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 切线方向,与旧教材相比,能获得具体的轨迹和末速度的 “方向 ,但是无法证明 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笔者通过简易自制器材,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 自己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笔者还通过 当堂设计自行车挡泥板, 以便学生把自

2、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体验学以致用、 知识有价的感受。还要求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挡泥板验证自己的设计作为课外作 业,体会 STS 的意义,提高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教学根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轨 迹图中画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 线运动的条件。开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本课是整章教学的根底,但不是重点内容,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 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的方向是曲线 的切线方向。模块的知识内容有三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章引 ;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 动;

3、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也知道曲线运动是常 见的运动,但是不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原因。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响,虽 然学生在第一模块学过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 向,也就是说学生对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的掌握有困难。学生分组实验时,容易滚跑小钢珠,要求学生小心配合。几何作图可能难以 下手,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主要的学习行为是观察、答复、实验。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分矢量表示法及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时一 直变速运动。2知道合运动、分运动分别是什么,知

4、道其同时性和独立性。3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4会用作图法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5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6会判断轨迹弯曲方向开展要求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发现问题 一 想一 究一验证一结论一 流的探究过程; 2经历并体会研究问题要先从粗略到精细,由定性到定量,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 3尝试用数学几何原理在物理研究中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主动细心观察,注意关注身边的科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感受到科学研究问题源于生活实践,获得的结论效劳于生活实践,体会学以致用的感受3初步感受下结论不能主观而要有科学依据的严

5、谨的科学态度。4初步养成小心翼翼做实验的习惯。五、重点难点重点:体验获得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 的实验过程。会标出曲线 运动的速度方向。难点:如何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如何画出曲线运动的速度 方向。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在教学活动上:表达学生的主体性,表达教师的指导性和效劳性。在教学媒 体设计上:强调以试验教学为主,以多媒体为辅助投影问题与习题 。在教学 程序上根本上按照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引起注意一-知学生学习目标 一y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 一 现刺激材料 一 供学习帮助 一I出作业一 供作业一 提供反应 一一评价作业 一一促进保持和迁移,通过问题链把教、学、练、评有机整 合。

6、在学习过程上:突出学生发现问题 一一猜测一一探究一一验证一一结论 一一应用。 在探究方法上:突出整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认知过程上:突出人类的学习 规律和认知规律,即,由粗略研究到精细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 在理念上:突出科学的研究源于生活实践,效劳于生活实践;认识到 “下结论必 须要有科学依据 。七、学法指导1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要从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的 角度来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不管速率是否变化, 其运动状态肯定在变化,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所以受合外力肯定 不为零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

7、与分解,跟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样,遵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3抛体运动是在恒定外力作用下所做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恒定的外力是改变 速度大小的原因,也是改变速度方向的原因【二】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3能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4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比照牛顿运动定律,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 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

8、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改变 的哲学关系。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1、对“动能的初步认识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大家先猜测一下 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应该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你能通过实验粗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吗?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有什么关系。方案 1:让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相碰,推动木块做功。实验: 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 2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

9、 度滑下。现象: 1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2质量大的滑 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实验结果: 1高度越大, 滑块滑到底端时速度越大,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速度越大, 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强,说明滑块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2滑块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对外做功的本 领不同,是因为滑块的质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滑块对外做 功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说滑块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归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方案 2:被举高的锤子下落可将铁钉钉入木板中, 高度越高, 锤子越重具有的 动能越大,钉铁钉得越深。2、对 “动能

10、的变化 原因的初步探究前边我们学过,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对应某种形式的能的变化,例如:重力 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什么原 因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哪?1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 1: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重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实验 2:沿粗糙平面滑动的小车由运动到静止, 由于摩擦阻力做负功,小车的 动能减小。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各力做功, 及物体动能的变化情况? 3得出结论:外力做功牵引力、阻力或其它力等是物体的动能改变的 原因。3、定量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1就以下几种物理情境,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外力

11、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 化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1:质量为 m 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 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 L ,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情境 2: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 位移 L ,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情境 3:质量为 m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 力 F 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 L ,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按学生根底情况分组推导,将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用语言表述本小组 的结论:物理情境结论12教师在学生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各组的分结论)后,引导学生得出

12、动能定 理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解动能的概念。结论:合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分析总结、讲解规律1、动能(1)“是一个新的物理量( 2)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其差值正好 等于合力对物体做的功。(3)物理量定为动能,其符号用EK表示,即当物体质量为m,速度为V时, 其动能: EK=( 4)动能是标量,单位焦耳( J)( 5)含义:动能是标量,同时也是一个状态量( 6)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动 能的值。计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质量是173 kg,运行速度是7.2 km/S,它的动能是多少?答:EK=mV2/2=4.48 X109

13、 (J)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动能的物理意义。2、动能定理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前面推出的 W=mV22/2 mV12/2 就写成 W=EK2EK1 师生讨论、的物理意义,最后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 在该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能变化量。2)表达式: W=EK2 EK1( 3)讨论: 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答案: 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 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

14、小。 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线 分段求解。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 线分段求解。3、应用练习例题: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 5.0 X0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到达L=5.3 X102m时,速度到达起飞速度 V=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 阻力是飞机重量的 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思考:(1)该题中表达飞机的一个什么过程?答:飞机的起飞过程。(2) 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做功的位移多大?V初=0V末=60m/sL=5.0 103 kg( 3)起飞过程中有几个力?大小方向如何

15、?答:四个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其中牵引力和阻力做功。牵引 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4) 如何求解合力做功?答:两种方法:W分=F合LW分=F牵L-fL解:飞机起飞初动能 EK1=0 末动能 EK=mV2/2 合力功有 W=F 合 L根据动能定理:F合L=mV2/2-0,根据飞机起飞时受力 F=F牵-f阻F牵=mV2/2L + f阻=1.8 *04V,飞机受到的牵引力是 1.8 X04V。4、拓展训练:1该题中飞机起飞过程中牵引力的功转化成什么了?讨论完成? 答:牵引力做的功转化成了飞机起飞的动能和飞机与地面摩擦的内能即摩 擦力做的功。 2此题是否可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与上面解法有何不同?用牛顿运动 定律重解例题3物体的运动为多段运动组成,是否可用动能定理来解?如何来解?举 个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