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42858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新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人教版负数认识与运用教学设计01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与负数之间的大小。认识负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o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

2、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

3、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3)展示交流。2 .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

4、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一”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介绍:像“一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一”,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o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2)试一试。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写完后,交流检查。3 .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o)(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根据学

5、生发言板书。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4 .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哈尔滨:一15C3C北京:一5C5C深圳:12C23C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一5C”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C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

6、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C,在它的下面找一5C,在它的上面找5Co)你能很快找到12C、一3c吗?(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C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总结归纳。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完善

7、板书。)5 .练一练。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6 .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7 .负数的历史。(1)介绍。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

8、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5,(2)交流。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三、练习应用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逐一出示:1 .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吐鲁番盆地大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

9、2 .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C,记作C,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C,记作Co3 .(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4 .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5.“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四、总结延伸1 .学生交流收获。2 .总结。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3 二课时认识负数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3、例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

10、轴;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数轴上的点表述数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重占7ft占1、重点:认识数轴。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根据生活经验推理认识。2、难点: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突破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教法和学法:1、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2、学法:观察发现,分析推理。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步骤:一、复习提问测量地形高度,如果“基准”不选在海平线,那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否还是8844.43米?如“基准”

11、选在海拔5000米的某处,那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海拔为-155米的吐鲁番盆地高度是多少?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创设情境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材第5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那些信息?(一组学生以一棵大树为起点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要确定好起点、方向和单位长度。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组织学生议论: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呢?学生交流汇报,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

12、直线上其它几个点代表的数。引出数轴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引导学生观察:从。往右依次是1、2、3、,而从0往左依次是7、-2、-3、组织学生小组探讨: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提出问题:在数轴上分别找出1.5和-1.5对应的点。学生交流汇报。2、教学例4(1)创设情境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材第6页的情境图。教师:你们能比较任意两个温度的高低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你能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相互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自下而上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应数轴

13、上的点就是从左往右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组织学生观察并思考:0左边的数是什么数?负数和0谁大?0右边的数都是什么数?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书上的结语。引导学生小结教师:你能用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吗?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比较数的大小时,先把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俩,然后根据数轴上的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的规律比较。三、应用反馈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各题。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订正,然后全班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组织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五、课堂作业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4、5、6题。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