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制作.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47237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腐的制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豆腐的制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豆腐的制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豆腐的制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腐的制作.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浆豆腐的制作豆腐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嫩滑,价格便宜而深受人们所 喜爱,其营养价值人人皆知,在此不作赘述。因为我的祖母年轻时就一直在做豆 腐,并以此所赚的钱来补贴我父亲、姑姑,叔叔读书的花费,更加上豆腐特有的 美白功能,所以本人也对豆腐情有独钟。我祖母所做的豆腐因为色泽纯正(颜色 微黄而有光泽),鲜嫩爽滑,入口即化,价格公道而闻名乡里,常常未出家门, 已告售罄。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豆腐一般以石膏、 卤水等化工原料作为点豆腐用的 电解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后文会有专述),而在我们老家(淄川东部山区),人们在点豆腐时一般都用发酵的浆水(豆腐脑从豆浆中析 出之后的分散剂

2、)作为电解质,用它做出来的豆腐又叫老浆豆腐(或叫原浆豆腐), 这种豆腐因为没有任何的非天然添加剂, 所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这也是我祖母 所做豆腐好吃的原因之一。在人们崇尚绿色食品,倡导食品安全的今天,将它的 制作方法加以推广,很有必要。现在本人结合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我祖母做豆 腐的经验,加以归纳整理,以期与大家共享。一、选豆、泡豆:将大豆中的土块、荚皮等杂物拣出,然后去壳洗净,放入容器加水浸泡大约18-24小时,浸泡时间的长短根据温度和大 豆的质地来相应地调整,浸泡的作用是去污、去油,而且泡透的大 豆能够磨得更细,以便于多出豆腐,少出豆渣。二、磨豆糊:现在磨豆糊一般都用电磨,省时省力,而我祖

3、母做豆腐的 时候一般是用自家的石磨人工来磨,用石磨磨成的豆糊所做的豆腐 口味更加纯正,现在在我老家,有些做豆腐的人家在过年的时候, 都是用石磨磨豆糊,然后做一包豆腐,与亲属分享。那时候磨豆糊 的工作一般都是我父亲,姑姑来做。父亲少负才名,曾在推磨时作 诗一首,因为年代久远,他现在只记得其中两句:石磨旋不住,皎 皎白玉流。形象地描绘了磨豆糊的情景,将洁白的豆糊比作白玉, 也有些李太白的味道。三、过滤豆渣:吊包是过滤豆渣的专用草图(如右图),供大家参考将磨好的豆糊放入大的容器中,工具,这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因为 它就像一个吊在空中的大包,所以 叫做吊包,不知道学名该怎么称呼 我父亲根据他的记忆绘制了

4、吊包的加入温水搅匀,舀入吊包下面,用棉纱布做成的包中,然后晃动吊包杆,生豆浆就会流入棉纱包下面的容器中,豆渣就留在了棉纱包里。豆渣是喂猪的绝佳饲料,所以我 的祖母同时也养着几头猪。四、制作熟豆浆:将生豆浆舀入灶台上的大锅里,加入稍许的豆油以避 免假沸(没有煮熟而沸腾),大火煮沸后,然后小火煮大约十分钟, 等待点成豆腐脑。五、点豆腐:这是做豆腐最关键的地方,关系到做豆腐的成败。豆浆是 一种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在胶体内加入电解质后,胶粒会凝聚在一起,这就是胶体的聚沉现象,豆腐脑就是豆浆中的豆蛋白胶粒 聚沉的结果。所以,点豆腐需要电解质,电解质的浓度和剂量比较 关键,如果电解质过多,会影响豆腐的口

5、感;如果太少,则会有很 多胶粒不能聚沉,造成浪费,也会影响豆腐的口感。电解质的种类:一般南方豆腐以石膏(CaSO42H2O )为电解质, 称为石膏豆腐或水豆腐;北方豆腐以卤水(主要成分MgCI2 )为电解质,称为卤水豆腐或老豆腐,但是这两种电解质对人身体都 没有好处,特别是当点豆腐时,加入的电解质过量,就会有很多石 膏和卤水残留在豆腐里,食之有害身体健康。我老家做豆腐从来都 不用这两种东西点豆腐,我们用的是豆蛋白胶粒聚沉之后,也就是 豆腐脑成形之后从豆浆中分离出来的分散剂 (水),我们叫做浆, 浆 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酵,经过发酵的浆会产生大量的酸根 离子,我们叫做酸浆,也叫老浆,用它来

6、点豆腐其效果和石膏、卤 水差不多,只是如果发酵时间不够,点豆腐时聚沉现象就不会很彻 底,这样同样的大豆就不如用石膏、卤水点的豆腐出得多,所以很 多人为了多出豆腐,还是用石膏或者卤水来点豆腐。但是如果经过 一段时间的摸索,就能够准确把握浆发酵的时间,用量,就会产生 和石膏、卤水一样的效果。用酸浆点的豆腐就是老浆豆腐。我祖母点豆腐时, 除了加入酸浆, 还会加入面粉和食盐, 就是 在点豆腐之前,在酸浆里面加入一点点面粉和食盐,这样点出的豆 腐色正,爽滑,分离出来的浆水清澈,出豆腐也多。当然了,面粉 和食盐千万不能太多,太多了豆腐的味道就变了,属劣质产品,有 “坑爹”的嫌疑。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为了加剧聚

7、沉现象,因为食盐 也是电解质,而面粉溶入水之后会形成淀粉胶体,该胶体聚沉之后 会将更多的水包含在豆腐之中, 使豆腐的口感更嫩, 也更有分量(这 是做生意的最想得到的结果) 。豆浆发生聚沉现象的条件除了电解质种类、用量还与加热的温 度,时间长短有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聚沉越多,但是温度不 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豆腐会太老,口感太硬、发涩,而 且会涵养不住水分,出豆腐太少;温度越低,聚沉就不充分,这样 做出的豆腐不能成形,而且会有豆腥味。豆腐出的多少,除了电解 质、温度,加热时间长短还与大豆的产地、新陈等有密切关系,所 以大豆与电解质之间不好确定一个对应的定量关系,这就需要在制 作过程中不

8、断摸索,然后根据大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加入电解质的 多少,以及加热时间的长短,所以做豆腐与经验很有关系。七、六、压制成形:豆腐脑形成之后,将其打碎,再用小火煮大约十分钟, 然后将豆腐脑舀入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模具里面,里面铺有棉纱布, 待豆腐脑全部舀入模具之后,包好,上面盖上压板,压板上压上重 物,豆腐脑里面的浆水就会被压出来,大约二十分钟之后,豆腐就 成形了,可以分割后食用了,至此老浆豆腐制作完毕,但是千万不 要忘了把一部分浆水舀入小瓮里,以便发酵,好制作酸浆再用来点 豆腐。剩余的浆水一般用来做猪食,千万不要直接倒掉,因为浆水 富含有机质,排入河水中会污染环境。 豆腐情怀:或许是出于对祖母的崇敬,

9、或者是豆腐特别能够勾起儿 时的美好记忆,我的父亲非常爱吃豆腐,而且每每提及小时候帮着 祖母做豆腐的情景,他都会侃侃而谈,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了他 纯真的孩提时代。 他常常告诫我们, 做人要像豆腐一样, 清清白白, 不蒙尘垢。每提到眼下的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氨等有害人身体 健康的东西,他都会痛心疾首,感叹有些人的道德竟会沦丧到如此 境地。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退休之后, 回到老家, 建一个豆腐作坊, 亲自推磨,亲手点豆腐,然后与众乡亲分享。 “餐秋菊之落英兮, 食豆腐之芳泽”这是他最向往的生活。希望绿色、健康的老浆豆腐 能够得到迅速的推广,希望每个行业都有老浆豆腐的影子,希望我 老爸的梦想能够早日得以实现,阳光明媚,天蓝水清,天下泰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