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47475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架构培训材料架构.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群工作,GB/T23649-2009,为什么要编写管理体系文件,a、体系文件的价值: 沟通意图,传递信息、统一行动; b、体系文件的作用: 规范:符合顾客、相关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 信息:提供适宜的培训; 证据: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提供客观证据;评价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c、体系文件规定的与所需要做的相一改。 “写我应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 文件数量尽可能最少的原则,1、管理体系文件的作用和特点,管理体系文件的作用 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叫做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是规范企业管理活动和全体人员行为,达到

2、管理目标的管理依据。,2、管理体系文件及其层次,管理体系文件内容 管理体系文件内容一般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作业)文件、记录(含检测报告)、各类计划、以及各类标准(技术、管理、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和适用的外来文件等。 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管理的需要和习惯加以规定。,3、文件结构,管理方针、目标/指标,规定管理体系的文件,标准要求的程序及必要的业务管理程序,体系运行和控制的操作性文件 标准和管理要求的记录,第一层 管理手册,第二层 程序文件,第三层作业文件 (含记录表单等),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标准要求文件结构按四(

3、三)个主要层次展开,如图示: 管理体系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一定活动规律的有机整体。,管理手册处在整个体系文件的最顶层,它统管着管理体系,依据规定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进行综合性描述。,规范性、支持性文件则是对某一特定的实践过程的详细作业说明。,程序文件是体系的核心精华。他规定了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步骤、方法和体系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实施管理体系所需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的描述。,一、管理方针和目标,1、目的:为公司提供关注焦点。 2、要求: a) 管理方针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号召、导向、识聚、求实;管理方针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4、批准、发布。 b)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框架、一致; c)管理目标- 可测量的、展开落实;,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原则 1、管理方针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正式表示的一个组织对于质量的整体倾向和方向。应是企业管理总的宗旨、方向、要求,应能全面反映企业管理体系涵盖的内容; 2、管理方针应为管理目标的建立和展开提供框架; 3、管理方针可以不枸形式,但应准确表达企业管理意愿; 4、管理目标应体现企业管理先进性和持续改进,应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不应是低水平的重复; 5、管理目标应展开至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形成目标体系,将管理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身上,成为“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6

5、、管理方针和目标应适时检查评审,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检查、评审、考核应保持相关的记录。 7、方针和目标不一定编写在手册中,可以单独形成文件,以适应变化的要求。,某石化企业的示例:,管理方针: 顾客至上、优质高效、污染预防、保障安全、 遵规守法、求实创新、持续改进、和谐发展。 诠释: 顾客至上:以顾客和员工等相关方为关注焦点,实现对顾客和员工等相关方的承诺。 优质高效:以最好的质量、最佳的秩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企业的生命力。 污染预防:对全体员工提出要求,强化污染预防,逐步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将节约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控制污染物排放和不断改善环境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努力实现资源充分

6、利用和消耗最低化。 保障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健康安全保障;通过职业健康安全、财务、法律等企业风险评价,控制重要风险因素,减少事故和损失,提高风险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石化企业的示例(续),遵规守法: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国家、地方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章及其他要求,做到诚实守信。 求实创新:在继承优良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鼓励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检查和定期评审,采取改进措施,实现内部管理绩效(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等)的持续改善。

7、和谐发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优秀企业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二、管理手册 (1)管理手册的覆盖范围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活性炭的开发、生产、销售;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覆盖范围是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为基础; 按照“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原则,综合了其他2个专业标准体系; 考虑了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必须覆盖的产能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战略发展的需要; 适当预留了未来与其它管理子体系的接口,如AQ 3013:2008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规

8、范;GB/T1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中的有关要求。,(2)管理手册作用,明确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 向员工和相关方展示本公司管理的总框架,描述和实施、 (对外)交流管理体系的依据。 向公司各相关人员提供操作执行管理体系的规范依据。 向公司各相关人员提供查询所需文件与记录的途径(程序文件和有关文件与记录)。 作为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审核的基础。 作为公司某种资格鉴定(认证)、签订合同和推销的重要凭证。,(3)管理手册的架构*,管理手册是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内部组织结构,描述和规定了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型文件,比较笼

9、统原则,相当于公司的内部法规性指导文件。内容架构: 手册准备部分(01-05、1-3条):描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概况、管理体系方针、公司概况、管理者代表任命、管理体系范围、引用标准和法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等内容。 手册核心部分(4-8条):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素(17个一级要素)为主线;融入本质安全管理、环境、标准化等管理体系的要求。手册基本结构: 体系策划- 职责分工-资源配置-实现过程-检查和改进(PDCA),见图示: 手册附录部分(附录AK),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模式,管理手册的附录,A、活性炭分公司组织机构图(A4) B、活性炭分公司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C、活性炭分公司生产

10、过程原则工艺流程图 D、活性炭分公司程序文件目录 E、活性炭分公司生产经营流程图 F-1、活性炭分公司总体平面分布简图 F-2、活性炭分公司集中生产区域分布简图 F-3、活性炭分公司主要污染物分布简图 G、活性炭分公司重大(要)环境因素清单 I、活性炭分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4)三标体系融合的主要做法,参考前提:质量/环境/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性: 1、质量标准关注的是如何满足顾客的要求; 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的对象是员工,强调如何消除、降低安全风险,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 3、环境管理标准关注的对象是相关方,强调公司对社会的环境自律和承诺; 其它相关管理

11、体系(供参考,不在本次管理体系内) 4、能源管理关注的对象是能源、资源,要求各项活动中节能降耗; 5、计量管理关注的对象是顾客,将顾客要求转换为计量要求; 6、标准化关注的对象是企业标准,要求系统建立公司各类标准体系,形成开发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最佳秩序; 7、风险管理关注的对象是风险,强调识别、评价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在可承受度内; 8、党的工作关注的党的作用发挥,确保公司方针目标的实现; 9、工团工作关注的对象是员工,强调桥梁作用,形成凝聚合力等 因此,根据公司融合标准“共性兼容、个性互补、整合优化”的原则,体系融合的主要做法如下:,根据公司融合标准“共性兼容、个性互补、整合优化”的原

12、则,体系融合的主要做法如下: a、涉及所有质量/环境标准体系要素和内部管理相似或共性要求的 文件、记录、培训、信息交流、不合格品控制、 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不符合与纠正、预防措施、 变更管理、 内审、 信息管理、 管理评审等内容均进行了唯一性合并,并规定相应的程序文件。 b、涉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已有的环境管理要求处理: 建立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不出现抛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已有的环境要求而另搞一套,应将所有适宜的环境管理要求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进行融合和引用,形成共性的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将环境管理风险按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等基本流程,提出业务类别风险的程序控制要求;并在关联部

13、门的有关程序文件、或追溯到部门第三层文件、业务流程图中加以落实;,c、突出对公司建设、生产运行的关键业务单元的运行控制融合,按关键路线排序,从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和开发产能建设生产运行经营销售做了全面控制要求 ;对支持生产运行配套的工艺、设备、计量、安全、环境、物资、工业自动化等专业,要求理顺业务流程,切实落实业务接口部门各自的管理职责。 d、注重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反映在加强了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ERP、OA等)、设备、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特别是将对供方及合作者的监督管理纳入更为广泛的领域。 e、按标准化要求,建立、规范公司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三、程序文件(26个) 一般来说,

14、程序文件是针对跨部门活动作出规定的文件; 程序文件所描述的应该是能够构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管理活动,重点描述各个部门如何进行和控制活动。 1、程序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文件,实际上是对管理手册规定的进一步展开、落实和细化。内容应是对管理体系的某项管理活动目的、范围、保持合理的编写顺序,明确输入、转换和输出的内容,实施过程中影响管理过程(活动)的人员(管理、操作、验证和审核)的责任、各部门权力和相互关系、说明过程(活动)实施的步骤、方法(使用的设备、工具、文件和所进行的控制、需形成记录和报告、出现例外情况的处理措施等)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的接口关系和协调措施、实施结果的检查、处理、反馈、改进。 程序

15、文件的内容主要是规定管理活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其描述的内容必须同管理手册规定的要求一致。,公司程序文件构成(26个),公司程序文件构成(26个),综合办(党委办)1 经营办 5 生产技术办 9 调度室 1 设备管理办(维修中心) 4 安全环保办 2 质量研发中心 2 销售供应部 2,四、第三层作业文件,作业文件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的可操作的文件(可以是各类文件、记录(含检测报告)、各类计划、以及各类标准(技术、管理、工作标准)、技术规范和适用的外来文件等),也是程序文件的进一步展开,是支撑第二层次(程序)文件的文件。 作业文件应按照5W1H和PDCA的要求展开描述。,三级文件的融合构架(给出建议),根据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整合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将建立的质量/环境体系的所有文件 (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按标准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2)三层级文件(按照技术、管理、工作三个标准类别进行区分,并建立标准化体系结构,具体整合思路如下:,谢谢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