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7115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介绍高一必修二的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记忆点:1.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 性别类型:XY 型: XX 雌性 XY 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ZW 型: ZZ 雄性 ZW 雌性鸟类、蚕、蛾蝶类二、XY 型性别决定方式: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 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 (XX) ,雄性体内具 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 (XY)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 产生了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 和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 生

2、时, X 精子和 Y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时机均等, 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 时机均等,比例为 1: 1。染色体组成 (n 对 ):雄性: n-1 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 n-1 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 1: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 栖类。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 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女 隔代遗传 (交叉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 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2伴 X 显性遗传的特点: 女男 连续发病 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3伴 Y 遗传的特点:传男不传女附:常见遗传病类型 要记住 :伴 X 隐: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

3、伴 X 显:抗维生素 D 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 并指Y 染色体上遗传 如外耳道多毛症 4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别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别离定律。四、遗传病类型的鉴别: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2、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3、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4、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 女全正常 ,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 Y 遗传,无显隐之分。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

4、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 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 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高一必修二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 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包括 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 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 2 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

5、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 2 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 4 个子细胞3、精子与卵细胞异同点 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 细胞质中存有大量营养物质,为受精卵发育准备的。高一必修二关于遗传的知识点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 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 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 实验程序:假说 -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1 个精原细胞 (2n)1 个卵原细胞 (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 个初级精母细胞 (2n)1 个初级卵母细胞 (

6、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2n) 前期:联会、四分体 (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2n) 中期: (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别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1 、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假设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 假设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3、 细

7、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表达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别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别离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 相关联。类型: X 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等X 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Y 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一、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 Xa 正常基因: XA2、患者:男性 XaY 女性 XaXa正常:男性 XAY 女性 XAXAX

8、AXa 携带者 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 一 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 有中生无 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 1、怎么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艾弗里实验、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知识点: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 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碱基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9、成碱基对, 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 腺 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A=T;G=C;(A+G)/(T+C)=1;(A+C)=(T+G)一条链中 A+T 与另一条链中的 T+A 相等,一条链中的 C+G 等于另一条链中 的 G+C如果一条链中的 (A+T)/(C+G)=a ,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 aDNA 复制的过 程 (DNA 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 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那么: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 向 DNA ,既 DNA 的自我复制 ;也可以从 DNA 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即 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 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 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 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 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 (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 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其特点是 (非连续性的 )半保存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