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72984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绘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考虑,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

2、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理解。但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无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用大气压解释消费、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络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才能和标准表达的才能。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

3、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消费、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根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才能,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根本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

4、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老师演示: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稍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进一步让学生考虑: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 演示: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一只稍粗,较细的试管刚好可以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在里面自由挪动。如图1,在稍粗的大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小试管渐渐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 图1 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 观察并答复,瓶子变瘪了,同时会听到“喀拉喀拉的声音。 把瓶子压瘪的只能是空

5、气。 观察并答复,大试管里的水会从两试管间的缝隙流出,同时看到小试管不仅没有掉下来,反而在大试管中上升。 原理揭秘:装置倒置后,大试管中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流下来,小试管上方的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重的兴趣。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 考虑: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

6、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小实验: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多媒体课件展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

7、分开。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答复:液体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与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学生做实验,描绘实验现象,并答复以下问题。 运用类比进展考虑,学生易于承受新知识。 有意识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进一步拉近物理与学生的间隔 。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演示: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渐渐往上提杯口不分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使水能随着容器上升?假如容器足够长,水能否升高到

8、任意高度?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考虑:开场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顿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假如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理解其作用。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

9、越小,沸点越低。理解高压锅的道理。 利用视频展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能随着容器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当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可以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刚开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水银会下降。当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水银会停顿下降。所以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学生讨论得出:因为,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 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 托里拆利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大气压托起液体,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为了降低学生认识的难度,有必要增加几个过渡性的实验。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答复,或互相交流,在交流的根底上进展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稳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才能。#: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