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79686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科学《1.3 水的密度》课时作业(无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水的密度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作业目标:目标1:知道密度测量的原理:目标2:知道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步骤。目标3:知道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和步骤。目标4:会分析密度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新知感悟:1. 使用天平测量质量,你觉得有哪些重要的注意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2.使用量筒测量体积,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正确使用量筒测体积的方法。3.你觉得小石块的密度和水比起来谁大,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结论?盐水的密度和水谁大,为什么?【设计意图】从生活体验去大致感知这些物质密度的大小。4通过预习,你对密度的测量学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设计意图】开放性设计

2、,通过了解学生预习中最大的困难来确定密度测量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合理预设,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基础提升:5.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目标1)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设计意图】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6.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目标1、目标2)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不

3、规则固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最小刻度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目标1)A500 mL10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50 mL2 mL【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量筒的正确使用8.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 g。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 g/cm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

4、真实值 。(目标1、目标3)9.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25所示(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27 问:(1)工艺品的质量m g(2)实心铜块的体积V cm3图27中铜块所受浮力F N(水密度1 103kg/m3,g10N/kg)(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密度比铜的密度(选填“大”、“小”). (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目标1、目标2)【设计意图】主要考查了天平使用方

5、法,利用量筒测体积的方法,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10. 为了探索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一些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丙图8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调,横梁才能平衡。小明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334g,图8乙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8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小明设记录计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g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 /

6、g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cm3食用油的密度/ m3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根据算出食用油密度。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大”或“小”)原因是_。(目标1、目标3、目标4)【设计意图】主要考查了天平使用方法,利用量筒测体积的方法,测量液体密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懂得烧杯或量筒的残留会造成结果的偏差。综合优化:11.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1)

7、量杯的质量是_g,(2)该液体的密度是_kg/m3(3)当液体体积48 cm3 时,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值_。(目标4、目标5)【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要从图线的20-60这一段找到加入40 cm3的液体的质量为100g-60g=40g这样的有效信息,从而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然后从体积20 cm3这个点,分析出总质量60g包含了20g水还有量杯质量在这一要点,马上可以得出量杯的质量。第二空、第三空是在第5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主要还考察了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12.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调整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

8、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读出水的体积V1; 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填序号)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选填“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目标1、目标2、目标

9、4)【设计意图】主要考查了天平使用方法,利用重锤法侧体积的方法,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软木塞的吸水性对水和软木塞的总体积的测量将会造成偏小。能力拓展:13、 给你一个玻璃瓶,一堆大理石小颗粒、天平及水,怎样测量出大理石的密度?试写出计算大理石密度的公式。(目标1,目标2)【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一常规方法,并利用溢水法通过测量溢水质量,求出溢水体积这一等量替换的方法,从而计算固体的密度。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14.测量雪的密度小实验:小实验 测量雪的密度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材料:

10、两个同样大小烧杯(高约25厘米,直径约7厘米);两个塑料袋;一架天平;一个大量筒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的空气温度是零下几度(如-15)或零上几度(如+10)2返回家里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3将一个烧杯称出质量(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烧杯留下空隙,再一次将烧杯称出质量(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4取第二个烧杯测量它的体积将烧杯装满水,用量筒测出水的总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毫升)5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烧杯的容积6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后续活动:当你测完雪的密度后,你就可以测量出雪的厚度并估算车棚的面积推算学校存车棚顶棚(或其它类似建)上的雪的质量,并根据材料的耐压值估算最多能承受雪的厚度,及时清除棚顶的积雪(该活动由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塔拉阿松塔,芬兰提卡考斯基初级中学奥拉维黑卡伦内提供)(目标4、目标6)本实验取材容易,工具使用也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通过本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测量雪的密度,拓展了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的其他方法。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会发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学好科学知识还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