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85107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动手做做看教案1 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技能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情感目标: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要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1.重点: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初步谈话。同学们,你喜欢发明创造吗?敢于怀疑家的话吗?2.谈话质疑。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我放进一颗石子,水就会怎样?(观察后回答)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

2、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你回答的对不对?好,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吧。答案就在课文中。二、初课文,学习生字。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多读几遍。3.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没有读通的句子再读几遍,然后听听学习伙伴是怎样读的。(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水平又巩固了识字,读通了故事)4.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然后读音并组词,并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识字方法引导:(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3、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考试的“考”。(5)编写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5.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6.去掉音节。用多种形式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如:抢摘“丰收果”“夺红旗”“猜字谜”等。7.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识字效率)三、感悟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2)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要求:让学生反复读一下“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3.出示伊琳娜

4、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己读书思考。(1)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然后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2)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并说说理由。(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读好伊琳娜的话。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4.围绕郎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1)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2)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示下面几种理解:a.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去试一试。b.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c.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d.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四、拓展延伸。从课外书或者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五、布置作业。实践天地:你心中曾有过新奇的想法吗?你想过让它变为现实吗?请你的家长协助你,动手试试看,你的想法能不能实现!板书设计:7动手做做看伊琳娜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伊琳娜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出示生字卡、用开火车读、齐读、分组读、男女赛读的方法认读要认识的字。2.分段指名朗读课文二、指导学生掌握好要求会写的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然后轻声读一下。2.指名分别读出要求会写的字音。3.四人小组合作分析字形以及记忆方法。4.小组代表汇报记字方法。5.教师补充记忆方法。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让学生指出自己感觉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教师重点指导。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四、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生字。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们?2.让学生试着组词或说一句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