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86549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1 )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答案】( 1 )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解析】【分析】(1)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2)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

2、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故答案为: 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点评】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赏析,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表达了什么感情。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 )从“差、千、逊、少 ”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

3、1 )逊(2)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根据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最后二句中的对偶修辞,第4 句的 “输 ”字判断,“逊 ”字最恰当。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 ”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揭示的人生哲理。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

4、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故答案为:(1 )逊( 2)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点评】(1 )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答题时应注意,“逊 ”字,和下句的“输 ”字构成对偶关系,写出梅花比不上雪的白,也紧扣“骚人评章”。而 “差、千、少”三字均不合适。(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揭示的人生哲理。答题时应注意,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 ”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

5、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包含的哲理是: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季,从 “ ”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颔联 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答案】( 1 )春;归雁洛阳边

6、;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 2) 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辨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和理解写作手法。“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信到洛阳去。由此可以判断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C 项有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故答案为:(1 )春;归雁洛阳边;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2)

7、C。【点评】考查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4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 客路”后写 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 故里的漂泊翻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 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 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

8、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 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答案】( 1 ) C( 2)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析】【分析】(1)第三联的两句,应是“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告诉人们

9、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积极乐观面对。“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错。故选C。( 2)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从这几句分析,应该写的是初春。特别是这几句诗中的“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等词,最能体现出初春的特点。( 3)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 ”、 “风正 ”的江上行船

10、,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这两句直抒胸臆,集中表达了乡思故乡的感情。故答案为: C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评】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C 项 “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错,本句蕴含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积极乐观面对。” 诗的意

11、象组合是诗人创作的一种艺术方法。诗人往往通过“景 ”与 “情 ”相融合,而成为意象,并以意象组合的艺术手法,表达独特的艺术意境与复杂的内心感受。诗中的“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等词,最能体现出初春的特点。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 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中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抒胸臆,集中表达了乡思故乡的感情。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答案】(1 )思乡( 2)妙在诗中用“日 ”“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 入 ”二字使之拟人化。【解析】【分析】(1 )这首诗最后一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如这里的“生 ”与 “入 ”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 ”和 “残夜 ”、 “江春 ”与 “旧年 ”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

13、生 ”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 ”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 ”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 ”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 ”之前要界以“江 ”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

14、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 ”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据此答题意对即可。故答案为: 思乡 妙在诗中用“日 ”“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 入 ”二字使之拟人化。【点评】 本题考查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为:这首诗通过描写(叙述)的景色(事件),抒发(表达或赞颂了)的感情。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品析炼字类题目

15、,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义+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6 古诗阅读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 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 应未眠。【注释】 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属 : 正值,恰逢。 幽人 : 幽居隐逸的人。( 1 )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 等地方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1 )凉天;松子落( 2)这首

16、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中的孤寂(凄凉)。【解析】【分析】(1)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从诗中“凉天 ”“ 松子落 ”可以确定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 2)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和自己的孤寂。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故答案为: 凉天;松子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此时心

17、中的孤寂(凄凉)。【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的语句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的内容,从诗句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参考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7 .古诗词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 和O(2)诗歌首句以 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答案】(1)龙标县;王昌龄(2)诗人择取

18、杨花“子规”来体现暮春花落鸟鸣的萧条特点,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氛。【解析】【分析】(1)标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I,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 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该句中的龙标”指的是王昌龄。(2)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 的杨花、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 融情入景。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龙标县;

19、王昌龄;诗人择取 杨花”子规”来体现暮春花落鸟鸣的萧条特点,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氛。【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句赏析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 了解古诗内容,再对诗句进行赏析。8 .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写出题目中次”的近义字。(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 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即驿道,表示坐船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 旅途奔波

20、之意。B.颔联写景的观察点在船上,视眼开阔,心潮澎湃,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C颈联点明了时令,而残”字则表达出作者对时间流逝之快而倍感消沉。D.尾联直抒胸臆,以设问的形式来表达故园之思。【答案】( 1 )停 / 宿 /留( 2) 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义。“次 ”一词多义,有“第二、较差、顺序、次数”等意,这里的意思是停宿,因此其近义词可为“停 ”“ 宿 ”“ 留 ”等。(2) C.有误。倍感消沉是错误。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残”字则表达出作者感慨时间流逝之快而顿生思乡之情。故答案为: 停 /宿 /留C【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

21、词语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诗句进行理解,注意词语义项的正确选择。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辨析,判断正误。9 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案】( 1)僵、孤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才是他要坚持的信念。( 2)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解析】【分析】(1

22、)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 ”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 “孤村 ”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 ”一 “孤 ”,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 ”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 ”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 ”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 ”、 “孤 ”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 “不自哀 ”,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结合“尚思为国戌

23、轮台(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分析,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结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分析: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然后综述即可。故答案为: 僵、孤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才是他要坚持的信念。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10

2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梅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 )这首诗首联中的“ ”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中 “ ”和 “能开 ”两个词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性格和精神。(2)尾联诗人称自己为“野客 ”,称梅为“世外人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 )忽放;独立(2)诗人称自己为“野客 ”,称梅为“世外人 ”,表明自己无意功名,与梅意气相投的情感。【解析】【分析】(1)“忽放 ”写出了作者对冰雪过后梅花突然绽放的惊讶和喜悦之情。“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写的是傍晚时梅花独自立在天地之间,说它的开放能开辟出

25、一片春天。这里“独立 ”是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品格,写出了梅花如人一样傲然独立,高大伟岸,形象传神。(2) “野客 ”指的是诗人自己,“如逢世外人”意思是诗人遇见梅,仿佛遇见了世外高人,突出了梅花的高尚脱俗,一种对梅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在这里借赞美梅花表现了自己无意功名利禄,与世无争的情怀。故答案为: 忽放;独立; 诗人称自己为“野客 ”,称梅为“世外人 ”,表明自己无意功名,与梅意气相投的情感。【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

26、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11 古诗阅读。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 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簟(dir:竹席( 1 )这首诗写了初夏之景,主要描写院深席清、 、梦觉莺啼四幅夏日画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1 )石榴开遍;树阴满地( 2)表达了诗人欣赏夏日美景的喜悦以及悠闲自在的心情。【解析】【分析】( 1 )画面都是由景物构成的,因此概括画面首先要结合诗句分析画面的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第二句写的景物是石榴

27、,特点是“开遍 ”,因此这句话描述的画面可以用“石榴开遍”进行概括;第三句写的景物是树阴,特点是满地,因此这句话描述的画面可以概括为:树阴满地。( 2)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此诗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这首诗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莺啼四幅夏日画面。由此可以体会出诗人欣赏夏日美景的喜悦以及悠闲自在的心情。故答案为: 石榴开遍树阴满地 表达了诗人欣赏夏日美景的喜悦以及悠闲自在的心情。【点评】 本题考查概括诗歌描述画面的能力。应抓住句中的主要景物准确概括,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本题考查体会作者心境的能力

28、,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这是理解作者感情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然后在此基础上逐句逐词分析诗歌内容,通过体会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12 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第一首诗中,诗人在暮春时节,听到友人被贬谪的消息,又无法与友人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向友人遥致思念;第二首诗中,作者同样是与友人分别,用 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2)在古诗文中,还有许多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句子,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

29、句。(本套试题中出现的诗词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答案】( 1 )明月;地点转换(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分析】(1)第一首诗结合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的理解可填写第一空。第二首诗中: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一清溪一三峡一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地点的 转换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 2)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句子即可。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故答案为: 明月 ; 地

30、点转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结合重点诗句的理解把握。 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注意内容是歌颂友谊,抒发怀友之情的,写出连续两句。13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 诗的颈联“入 ”和 “生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日 ”和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C. 尾联运用设问的

31、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答案】D【解析】【分析】本诗体裁:五言律诗。故选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14 诗词阅读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截,歌以咏志。( 1 )诗中 “竦峙 ”的意思是( 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B.东临石”两句

32、以 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村,写出了大海的全景。D. “日月之行 ”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答案】( 1 )高高耸立( 2) D【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语境中解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竦峙:高高耸立。竦:通“耸 ”,高。( 2) “ 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运用作者的想象

33、,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所以“真实景象”错。故选D。故答案为: 高高耸立; D。【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15 古诗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 ” 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最后

34、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答案】( 1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拟人。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和同情。【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杨花 ”比喻漂泊无定所; “子规 ”,即杜鹃,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这两种景物的选择契合诗歌的氛围,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XX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浅层含义),表达了(深层含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和同情。故答案为: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和同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 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 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诗歌鉴赏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