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792393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一背景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关于英t介词空间意义认知理据的图形-背景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其对英语教学中介词教学的启示,1Bloomfield,L.Language.NewYork:Holt,RinehartandWiston,1993.,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Berlin:WalterdeGruyter&Co,1990.【摘要】介词是语言中一类重要的虚词,其音与义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任意性,加之其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对英语二语习得者而言,介词的习得较为困难。认知语言学认为

2、介词的构建过程具有系统性。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关于英语介词空间意义认知理据的图形-背景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其对英语教学中介词教学的启示。经研究,本文发现:阐述介词原型意义的空间意象图示及其原型意义的语义认知隐喻扩展对介词习得有积极作用。【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意象图示;介词;教学启示【作者简介】彭锦,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一、引言英语中的介词虽然数量有限,但是他们被广泛运用到各类表达之中,特别是英语中的介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现象,其对二语习得者而言,显得尤为困难。而对于中国英语二语习得者而言,怎样全面习得这些介词的用法显得极为重要。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认为,英语中的空间介词具有很强的任意性(B

3、loomfield,1993).任意性,顾名思义,英语中空间介词的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天然的逻辑联系,其音与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认知语言学为介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Langacker(1990)认为: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扩展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每个值之间的联系都有理据性。一个介词的原型意义是通过一套认知法则而派生出来的区别性意义。二、理论框架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Theory)是人脑中的一种认知结构,当我们通过感官体验形成了某种意象图示时,我们就会用这种认知结构去认知新的、更为抽象的认知实物和概念。介词的原始意义通常是一种空间

4、概念,例如,在表达位置关系的句子“Thebookisonthetable.”中,“书”是图形,“桌子”是背景。空间介词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图形-背景关系。在Langacker等人的著作中,没有用图形-背景这一对概念,而是用的射体和界标这对术语。如果某个客体在相对于另一个客体的某个位置,或向后移动,那么前者就叫射体,后者就叫界标。在介词习得过程中,原型意义,或典型意义又会通过其意象图示进行语义扩展。在讨论介词的空间关系的定位时,将实体定义为射体(TR),将参照物定义为界标(LM)。三、分析步骤一,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阐述空间介词on的空间关系,通过PPT或版画的方式,用射体(TR)和界标(LM

5、)二者的空间关系向学生阐释其空间概念关系。例如,在下面的四个句子中:(1).Afanontheceiling.(A.底面接触)(2).Apictureisonthewall.(B.侧面接触)(3).Avaseisonthedesk.(C.一般接触)(4).Ahouseontheroad.(D.边缘接触)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指出,介词的认知理据是TR和LM二者空间关系的认知结构。通过图形-背景二者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其抽象的认知结构,理解空间概念关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介词on的语义,从而建构介词on的原型意义。步骤二,通过学生的感官体验,将介词的词义概念化。教师可让学生用一大一小两个物体,演

6、示介词on在具体语境中的空间意义,底面接触,侧边接触等。步骤三,演示介词语义的扩展机制。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新的事物。而具体熟悉的事物向抽象新的事物该项化的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种隐喻认知。介词on的原型意义就是靠认知隐喻的机制完成具体到抽象的投射:IwatchitontheTV.(接触性TR与LM投射)(6).Weareonthewedding.(边缘性TR与LM投射)(7).Hehasapositiveinfluenceonme.(一般性TR与LM接触)(8).Itisonmymind.(一般性LM与TR接触)在(6)句中,“weare

7、onthewedding“w”,e”是射体,“wedding”是界标,人参加婚礼,婚礼场地是一个界标,人与场地的接触类似于一般性接触,所以这种抽象意义是一般性接触的扩展。在这些空间介词的抽象用法中,教师可通过解释其原型意义向抽象意义的隐喻扩展,让学生理解介言司的抽象用法。四、结论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介词教学有很强的教学启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物体模拟介词的原型意义,即其空间概念,通过射体(TR)和界标(LM)二者的空间关系来解释介词的原型意义;其次,教师再通过认知隐喻映射机制向学生解释介词的抽象用法,即隐喻扩展。阐述介词原型意义的空间意象图示及其原型意义的语义认知隐喻扩展对介词习得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Bloomfield,L.Language.NewYork:Holt,RinehartandWiston,1993.2Langager,R.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Berlin:WalterdeGruyter&Co,1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