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81658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1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优秀名师资料.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1讲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大纲版广西专用)(可编辑)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备用习题 第61讲 ? 备用习题 第61讲 ? 备用习题 第61讲 ? 备用习题 第61讲 ? 备用习题 * * 第61讲 ?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61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编读互动 第61讲 ? 编读互动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2、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第61讲 ? 考点整合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考查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3、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第61讲 ? 要点探究 实验设计和评价是综合应用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结合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综合实验题目的问题。其命题特点是: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处理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近几年出现的源于教材实验的重组题,其立意具有创新性,是以后命题的一个趋势。 本讲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解题的可行性角度,阐述了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从实验仪器装置和实验操作的角度讲解了实验设计的一些基本要点,对实验方案及其评价进行探究,分别配备例题进行实际分析讲解,以

4、达到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实验题解答能力的目的。 化学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5、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用品 药品、仪器、装置、设备 及规格。 4 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5 注意事项。 6 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 三、化学实验设计的要求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例如,鉴别Na2SO3和NaI,在试剂的选择上就不宜选用硝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 2(安全性 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

6、的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应在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可行性 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4(简约性 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选择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 四、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从方法是否可行、装置

7、和操作是否简单、是否经济和安全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实验方法,在制订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地控制。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用框图表示: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好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是性质探索性实验,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性质。二是性质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

8、可行。 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 ?实施实验?结论。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为: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1 物质检验的主要类型 不外加试剂 a(有序检验:根据某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层层递推的鉴别。 b(无序检验:可采用焰色法、加热法、两两混合法、颜色法等,当待检物无法从外观特征识别时,则各取少量溶液逐一两两反应,根据相互反应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出鉴别结果。 外加试剂 a(只限一种:加入一种即可产生不同现象,从而将其区别开来或者接力式鉴别 借用鉴别出的物质再鉴别其他物质 。 b(自选试剂:可依据待检物的特性、酸碱

9、性、阴阳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任意选择试剂进行鉴别。 2 设计原理:按照物质检验的要求,根据物质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设计科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要求。 3 设计思路 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 对固体、液体样品只能取少量进行检验,留一定量试样备用; 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应外,还要排除离子间的干扰。 4 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 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简后繁”; 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先活后惰”。 五、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操作的设计 1(实验仪器装置的设计 确定了实验所选用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择用什么实验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一套

10、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本实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除杂?干燥?主要实验?尾气的处理等。考虑干燥与除杂质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先净化后干燥,采用加热法除杂,则干燥在前;若用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据题意而定。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 或固体 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若制备的物质极易水解 如SnCl4、AlCl3等 ,则需在尾部加装干燥管,以防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造成水解。 2(实验操作的设计 1 仪器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 或“深”入“浅”出 ;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

11、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2 实验操作的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 按程序 ?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3 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发生需加热,应先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则防止爆炸 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二则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 例如用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再用CO还原Fe2O3,实验时应首先点燃CO发生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CO赶走空气后,再点燃加热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Fe可防止

12、灼热的Fe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4 如果实验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 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 如长玻璃管、竖直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 6 易挥发液体产物 导出时可为蒸气 要及时冷却。 7 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要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 8 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先后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 3(创造性是设计的灵魂,对仪器装置、操作要有创意地设计。 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实验目的,有时需要利用一些常

13、用的仪器,通过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装配,以完成合乎实验要求的创意与设计。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领悟实验意图,灵活掌握有关仪器的组成、结合、性能特点等,然后匠心独运,巧妙创意,例如: 1 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如图61,1 图61,1 2 尾气吸收装置的设计 如图61,2 图61,2 3 液封装置的设计 如图61,3 4 Fe OH 2的制备操作改进型设计 如图61,3 图61,3 高考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有: 1(物质检验的方案。 2(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案。 3(物质制备、性质验证的方案。 4(定量测定的实验方案。 5(以上内容的综合。 例1 1 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图

14、61,4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入仪器的编号 _。 图61,4 2 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_。 例1 1 a、c、d、e 2 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解析 本题要求组装一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发生装置。即利用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来制备CO2气体。细心观察所给仪器,可用球形干燥管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烧杯代替反应容器,应选用的仪器是a、c、d、e。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CaSO4,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因而不能同时选用这两种

15、药品。又因为块状Na2CO3晶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备CO2。只能将浓硝酸加水稀释为稀硝酸,再与CaCO3反应制备CO2。应选用的药品是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 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两者相差0.0064 g/L。 有人认为:以上两种氮气很小的密度差别可能来源于实验误差,瑞利在多次试验中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比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

16、。 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新气体。 1 瑞利根据什么坚持认为两种氮气很小的密度差别不可能来源于实验误差,_。 2 在瑞利和拉姆赛预测中的那种未知的气体密度与氮气密度比较是_ 选填“大”或“小”或“无法确定” 。 3 某同学使用以下一些装置来模拟卡文迪许的实验: 图61,5 请排列仪器连接的最佳顺序 按空气流向填各接口的编号 :? ?a。其中,D装置的作用是_; E装置的作用是_;写出在C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 变式题 1 根据“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

17、总是比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 2 大 3 f g c b h i 或i h d e 或e d 除去空气中的酸性气体 除去氧气 3Mg,N2Mg3N2 解析 本题根据化学史材料及考纲要求改编而成,融信息和化学实验于一体,既考核知识与技能,又注重过程与方法,符合当前课改方向。分析如下图: 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综合实验题往往由气体的制备、净化与收集,物质性质的验证,物质的制备,物质组分的测定,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组合而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灵活性:从选材形式看,以教材实验为原型,以题设目标为载体通过迁移、变形、组合、补充等途径设计新实验题;从表达形式看,近年高考试题十分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开放性较强

18、,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不断出现;从思维角度看,实验命题注重探究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从答题落点看,高考实验命题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书写化学用语、简答说理 包括步骤设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与本质,归纳实验结论,回答某操作或装置的作用等 、数据计算等。解答综合实验题的一般思路为:把综合实验拆解成小实验,根据各个小实验的原理,确定相应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实验中有数据测定,则再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相应结论。 下面将根据综合实验题的特点,研究不同试题的解题规律,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1(实验组合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为 ? 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

19、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先净化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杂,则干燥在前;若用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根据题意而定:其实验技巧为: 1 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 按程序 ?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 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粗”进“细”出。 3 加热操作: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Mg3N2、CuCl2等。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点的

20、则后灭”的原则。 4 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 或固体 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若制备的物质极易水解 如SnCl4,AlCl3等 ,则需在尾部加装干燥管,以防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造成水解。 2(综合实验思维过程:目的?原理?仪器装置?反应?现象?结论。 1 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 2 所用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据其合理选择装置。 3 有关装置:作用、使用方法、是否有替代装置可使用、仪器规格。 4 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 5 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至右全面观察。 6 实验结论:直接结论,导出结论。 3(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确定的注

21、意事项: 1 药品和装置 若药品和装置只给出一部分,则应需要做必要的补缺,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 2 题目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如采用最简单或最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选择药品和装置、确定操作步骤都作了限定,必须高度重视。 3 实验过程中的隐蔽性操作 如某些必要的干燥、除杂、冷凝等,这些都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但容易被忽略。 4 药品的规格 有些题目要求指出药品的名称,这类问题学生最难答准确,如有些药品的准确描述为: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此外也应注意某些仪器的规格,如:250 mL容量瓶等。 4(设计实验时还要考虑

22、以下因素: 1 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 2 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 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先验纯等 。 3 防氧化 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 。 4 防吸水 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 5 冷凝回流 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直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 6 易挥发液体产物 导出时可为蒸气 的及时冷却。 7 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 8

23、其他 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仪器使用顺序等 。 例2 2010?上海卷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61,6 完成下列填空: 1 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 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 ,写出A、B的化学式。 A_,B_。 2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沉淀、_、_、冷却结晶、_、烘干。 3 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 4 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_ 填写化学式 ,检验这一成分中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 5 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中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发生反应

24、的离子方程式为_。 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_。 6 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 例2 1 Ca OH 2或CaO Na2CO3 2 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 有晶体析出 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 4 NH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 NH,OH, NH3?,H2O 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 w NaHCO3 , m1表示加热前产品纯碱的质量,m2为加热后的质量 解析 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化学实

25、验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知识。 1 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 2 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 3 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4 根据操作过程,碳酸化后溶液中主要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 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NH,OH, 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

26、生碳酸钙沉淀; 6 假设加热前产品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故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w NaHCO3 ,。 点评 解答实验问题时,要首先理清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从实验的安全性、科学性和简约性入手进行解答。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注意处理的合理性。 例3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

27、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1 方案一是否可行,_; 理由是_。 2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 Br, ,_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 Br, ,_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 Br, ,_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3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1000 mL KBrO3,KBr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0.5 mol Br2。取该溶液10 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 mL,准

28、确量取其中的10 m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0.188 g。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 填序号 。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4 写出上述测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KBrO3与KBr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_。 ?溴水与乙醛反应:_。 5 根据上述信息,试推测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醛可能出现的现象:_。 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例3 1 不可行 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HBr生成,溶液均呈酸性 2 a 0 2a 3 ? 4 ?BrO,5Br,,6H, 3Br2,3H2O ?CH3

29、CHO,Br2,H2O CH3COOH,2H,2Br, 5 溶液的紫色褪去 解析 1 由于溴单质在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HBr,而和乙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也会产生HBr,因此仅仅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不可行。 2 根据取代反应的原理知,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则产生的HBr为a mol;若发生加成反应,则不会产生溴离子;若溴水将乙醛氧化,则溴单质中的溴元素全部转化为溴离子,即对应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a mol。 (1)相交: 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3 与乙醛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0.01 mol,即0.005 mol Br2与

30、乙醛反应后产生的溴离子为0.01 mol,故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5 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将乙醛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点评 解答实验方案的评价问题应注意从多角度分析实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如原料是否易得、实验的步骤是否简单、反应有无生成对实验有干扰的物质等 。 本题主要以乙醛和溴水的反应为素材进行探究实验的考查,该类试题属于对综合性实验的考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解答时由于不能正确地把握几种反应的实质而导致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准确,如发生取代反应时不能准确分析1 mol Br2参与反应,有多少溴单质转化为溴离子,

31、溴水与乙醛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不知道添加水出现错误等等。在讲解时,要求学生领会题中的相关信息,归纳出:一般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产物相对于反应物多了氧,则反应物中可能有H2O或OH,参与反应,若产物相对于反应物多了氢,则反应物中可能有H2O、H,或OH,参与反应,至于到底缺少什么粒子,需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 1(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A(CCOCO2Na2CO3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B(CuCu NO3 2溶液Cu OH 2 当a0时,抛物

32、线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方无限伸展。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并且向下方无限伸展。C(FeFe2O3Fe2 SO4 3溶液 二次函数配方成则抛物线的D(CaOCa OH 2溶液NaOH溶液 解析 D A中,C在空气中点燃,生成的产物为CO、CO2,虽然CO中混有CO2,但最终并不影响CO2的制取,但气体中混有的N2是无法去除的,并且反应不到位,成本太高,所以不合理。B中,虽然原理上可行,但硝酸银的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可行。C中,铁在空气中点燃,通常只能得到四氧化三铁,而得不到三氧化二铁,原理上不可行。D中,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烧碱,是实验室获得少量的烧碱的方法,可行。 6、增

33、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2(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浓度的氨水,若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a|的越小,抛物线的开口程度越大,越远离对称轴y轴,y随x增长(或下降)速度越慢。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10.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析 D A中,既包含硝酸铵的溶解过程,也包含硝酸铵的水解过程,最后混合液的温度降低,不能说明哪个过程吸热,哪个过程放热。B中,盐酸与氨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不可能吸热。C中,既包含醋酸钠的溶解过程,又包含相同离子对水解的抑制过程,主要为溶解过程。D中,主要存在醋酸钠的水解过程,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温度升高水解反应向右移动,也即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