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820093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甜的教案设计酸的和分享.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一篇精读课文。“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课文;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难点为: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童话故事有很浓的兴趣,好奇心极强,但是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而且独立,他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是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容易盲从盲听。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酸、狐狸、葡萄、迫、待、硬”,会写“狐狸、猴”,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

3、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二、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狐狸,松鼠,兔子,猴子,葡萄等图片。五、教学过程:(一)以秋天的景象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秋天丰收的景象图片(苹果,梨,等)导入课题.(出示葡萄架)串串葡萄高高挂在架上(指导葡萄的读音),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谁来读一读?(读准“酸”是平舌音),大家齐读题目。2教师讲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接着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语文书第74页,快打开书读一读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

4、生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小动物? 提出自读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全班交流。(1).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跟小动物问好. (2)(突出生字)读生字说识记方法。(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你是怎样记住“狐狸”“猴”这三个字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好方法。(3)(出示词语):“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1)请学生读,及时正音,读好轻声、后鼻音、

5、平舌音。(2)开火车读生字、词语。(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会读生字词,又会写词语,下面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到课文中读读怎么样?老师相信你们会读得很棒。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课件及插图)a.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狐狸想不想吃葡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学生看图。b全班交流。c重点讲解: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转”是个多音字。(狐狸转来转去的干什么呢?它吃到了没有?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d.带着狐狸伤心,生气地心情我们再来朗读下这个自然段。2.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句话被谁听到了?它们是怎么想的?请

6、同学们自己学习2.3自然段,把它们想的找出来。a.指名说。b.全班读。3. 说说故事中这些小动物,你认为谁做得对?(猴子)小猴子是怎么做的?(1)(出示课文及插图: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谁来读一读?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并会写话。看:“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再读读这句话。(体会小猴子着急的心情)。(2)就在这时,小兔子和小松鼠来啦,它们怎么说的?(体会兔子,松鼠着急的心情)(3)小猴子相信他的话了吗?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分角色朗读三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4)听了这些,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

7、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读一读,有不同的感受吗?说一说(5)松鼠、兔子见它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味道怎么样?(读好“啊!真甜。”)(6)吃着甜甜的葡萄,松鼠兔子却皱起眉头来,为什么呢?(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告诉他们原因吧!(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酸)“硬说”是什么意思?(四)揭示主题,巩固生字1你想对哪一只动物说什么?(学生练说)2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儿歌)你们读一读老师的话:串串葡萄大又圆,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酸。松鼠兔子不分辨,小猴品尝知酸甜。凡事亲自去实践,不能光听别人言。(五).小结。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习小猴子不管做什么都要自己去尝试。 2.老师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你们愿意讲给别人听吗?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六).板书设计: 17. 酸的和甜的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