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821828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I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 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 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 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1 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与学的层面上, 每一种理 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 无论哪一个理 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

2、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 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 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 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学生自主、 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 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 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 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 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数学属于逻辑经

3、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 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 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 将会违 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 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 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 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

4、外来信息进行加工, 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 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 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则更愿意独立学习、 进行个人钻研, 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4.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 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 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 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 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 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因 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 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 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