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

上传人:木又青 文档编号:14839715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Q/LB.XXXXX-XXXXICS 07.060CCS A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XXXXXXXXXQX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Weather conditions for the outbreak of wheat scab(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QX/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2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平均时段3参考文献4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

2、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SAC/TC 53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敏、郭安红、项瑛、高苹、赵艳霞、徐云、万素琴、岳伟、游超、吴洪颜、刘敏、杨荣明、张蕾、谢志清、徐萌。引言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的重大流行性病害,为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受赤霉病危害的小麦籽粒含有呕吐毒素、类雌性毒素等毒素,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重发区,江淮和黄淮冬麦主产区为常发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冬小麦赤霉病发生具有加重趋势

3、。2000-2018年,有13个年份全国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3.3106 hm2,其中2012年赤霉病大流行,全国发病面积超过10.0106 hm2。目前,我国主栽小麦无免疫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不强,尤其是江淮和黄淮麦区大多为感病品种,喷施农药仍然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冬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象型病害, 它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即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和易感病期。流行程度在地区间、年际间的差异,不仅与菌源量有关,更与易感病期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目前不同冬麦区在进行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或监测评估时,选择的等级指标差异较大,难以进行时空比较,也不利于开展防治。为规范冬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指标内容和

4、计算方法,特编制本标准。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划分和等级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种植区赤霉病发生发展气象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等气象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962011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QX/T 2992015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冬小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赤霉病 wheat scab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发生在

5、小麦上的病害,病部可见粉红色霉层。3.2 赤霉病易感病期 scab susceptible period是指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中容易感染赤霉病菌的时期,其中扬花期最易感染,抽穗期次之,一般以一次侵染为主,因此赤霉病易感病期主要指抽穗扬花期。3.3抽穗扬花期 heading anthesis从旗叶叶鞘中露出穗的顶端,有的穗于叶鞘侧弯曲露出,此时为抽穗期;穗中部小穗花朵颖壳张开,露出花药,散出花粉,如遇阴雨天气外颖不张开,剥开颖壳后,花药已达到正常大小并散发出花粉,此时为扬花期。3.4 赤霉病病穗率 the rate diseased panicle 赤霉病发病的冬小麦穗数占调查总穗数的比率。G

6、B/T 157962011,定义2.73.5 湿热指数 damp thermal index用于判别气象条件对冬小麦赤霉病发生适宜程度的指数,由气温和相对湿度两个气象要素构成。4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4.1 湿热指数的算法据田间试验研究,在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内,气象条件同时达到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6.1、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等于57.1%时为冬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最适宜指标。基于最适宜指标构建的湿热指数可以定量反映温湿条件对赤霉病发生程度的综合影响,数值越大表明气象条件越适宜赤霉病的发生发展。湿热指数的计算见式(1):()式中:W计算时段内湿热指数;n计算时段内的日数,通常取5天,可适当延长或缩

7、短;Ti计算时段内自动气象站第i天的日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T0该地区计算时段内所处月份的近3个年代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Ui计算时段内自动气象站第i天的日平均相对湿度,以百分率(%)表示;U0该地区计算时段内所处月份的近3个年代平均相对湿度,以百分率(%)表示。4.2 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分级根据湿热指数判别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的程度,分为4个等级,从轻到重依次为:不适宜、次适宜、适宜、最适宜,并给出各气象等级对应的15天后病穗率的可能增加量,见表1。表1 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适宜等级划分赤霉病气象等级气象条件适宜程度湿热指数(W)15天后病穗率增加量参考值(X)1

8、级不适宜W9.6X10%2级次适宜9.6W18.910%X20%3级适宜18.9W28.320%X30%4级最适宜W28.3X30%4.3 赤霉病气象等级确定步骤各地参照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平均时段(附录A)开始准备,结合当年实际生育期进程,在抽穗扬花前(通常提前5天,提前天数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开始计算,基于数值预报,首先计算未来某时段的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其次根据式(1)计算未来某时段的湿热指数,最后根据表1给出未来某时段15天后病穗率的可能增加量,开展冬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警服务。附录A(资料性附录)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平均时段表A.1 各地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平均时段省份近5年冬小麦年均种植

9、面积(万亩)冬小麦种植区近10年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平均起始时段江苏3600 苏南4月上旬4月中旬苏中4月中旬4月下旬苏北4月下旬5月上旬安徽4200皖南4月上旬4月中旬皖中4月中旬皖北4月中旬4月下旬湖北1500 鄂南4月上旬鄂北4月中旬四川500800川西和川北3月下旬4月上旬浙江130浙北4月上旬参考文献1 徐敏,徐经纬,谢志清,等. 随机森林机器算法在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2020,78(1):143-1532 徐敏,高苹,徐经纬,等. 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影响指数构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9,38(6):1774-17823 徐敏,赵艳霞,张顾,等.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始花期预报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1):162-1714 徐敏,高苹. 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20:1-665 徐云,高苹,缪燕,等.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度判别指标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188-1926 GB/T 35226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