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844918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教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1.1声音是什么三维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了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向开放性和独特性方向发展;4.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声速以及声能教学难点了解声音是一种波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教具准备音叉、共振音叉、铁架台、乒乓球、细线、烧杯、水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基础知识 自主先学学生自主先学课本8-10页的内容,完成课时作业本知识梳理1-5题和课堂

2、作业5、17题二、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1、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活动1.2 探究声音的传播(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试一试你还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吗?(2)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 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声音有何变化? 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

3、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是一种波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水波。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 (1)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声能。介绍:医学上的超声碎石的原理。4、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吗?要测量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需要测量出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1)空气中的声速:340m/s。(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ld v液v气。三、知识延伸 拓展提高1、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5s ,求海的深度。(设

4、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2、汽车以15/s 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四、检测巩固 当堂评价1.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是因为_2.发声体在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 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3.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

5、的原理是_。5.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8.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 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五、交流与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六、布置作业一、课堂上本作业: 课时作业本:1页第5题(写计算过程)和2页18题。 二、课后练习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本第2页。 七、板书设计八、教后反思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