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854618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教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当堂达标教学单元教学计划学校姓名年级二学科语文时间2012年范围日月潭语文园地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学生分析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

2、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过程与方法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3用有趣的小故事

3、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单元计划(一)教学重点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课时安排共11课时9、 日月潭 2课时10、 葡萄沟 2课时11、 难忘的泼水节 2课时12、 北京亮起来了 2课时语文园地四 3课时单元达标结果分析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都很好问,

4、学习积极性高。要求会写的生字基本都能掌握,并能用新学的生字组词,唯一不足就是在学习12课时,学生基本都没去过北京,不能想象立交桥是怎样的,其他内容都还好理解。备注单元计划(二)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9课题日月潭教案序号3、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薄”“晰”“朦”“胧”四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

5、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潭、绕、称、筑2、朗读课文,结合所读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生字卡片、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书设计日月潭熟字加偏旁:巩筑 央映 勺约 竟 境熟字换偏旁:晓绕 你称 律建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本人渗透了在写人,叙事之中蕴含着为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不能单靠一篇课文能取得成效,“实施”是教学的策略。要日积月累,在阅读练习中熏陶感染

6、,逐步深入学生心灵,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2、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出现日月潭的全景图,让学生观看,然后,(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3、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玉渊潭、龙潭湖)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打开课后

7、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潭 环 绕 岛 称 隐 约 映 建 筑 仙 境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增强物,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看电脑,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熟字加偏旁

8、:不?环 急?隐 山?仙巩?筑 央?映 勺?约 竟 ?境熟字换偏旁晓?绕 你?称 律?建分析字形结构潭:左右结构,右上不是“西”下面是“早”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仙境: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朦胧:模糊不清,与清晰相对。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

9、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说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2、教师和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重点指导:潭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右上部分要写在横虚线上,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早”字要挨着横虚线书写,写得短一些,最后一笔竖要长一些。建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外面部分,再写里面。5、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6、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介绍台湾岛学生读课题玉渊潭、龙潭湖读课文并标出生字,画新词读生字读潭 环 绕 岛

10、 称 隐 约 映 建 筑 仙 境学生领读生词说识字方法书空写自由读课文同桌合作读交流生字的书写注:后附达标检测(必做题、选做题、达标分析、补救措施等)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12课题日月潭教案序号3、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

11、容,知道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1、抓住景物的特征,了解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2、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生字卡片、电脑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书设计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清晨:隐约。中午:明朗。下雨:仙境。风光秀丽,吸引游客教学反思能掌握本课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以朗读为主,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一、复习巩固: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

12、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2、看电脑,读生字: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让学生自主的指汉字读一读:潭 环 绕 岛 称 隐 约 映 建 筑 仙 境3、邀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词语: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二、学习课文: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谈感受:日月潭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 )。那里( ),( ),周围有许多(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填写。请学生口头回答。订正:日月潭是我国( 台湾 )省最大的一个(

13、 湖 )。那里( 群山环绕 ),( 树木茂盛 ),周围有许多( 名胜古迹 )有语气地读一读。3、抓住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教师板书:名字的由来。(3)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南边叫月潭。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知道使用比喻句使句子更

14、具体。)指导朗读:突出日月潭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4)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5)展示。第三、第四自然段:(1)小声读这二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日月潭的美丽。(3)让学生在小组内谈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

15、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板书:清晨:隐约。中午:明朗。下雨:仙境。(5)师小结:这些语句中使我们感受到:日月潭风光秀丽,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让我们欣赏到独特的景色,同学们面对这一切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6)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指导:第三自然段:突出雾的特点,要读得轻柔,缓慢;在读描写晨星和灯光的语句时,要读得慢一些,虚一些,读出若隐若现的感觉。第四自然段: 突出“太阳高照”“蒙蒙细雨”的特点,表达当时的意境。这些词语要加重语气:“清晰”“整个”“展现” 读这些词语时要轻柔些“轻纱”“朦胧”(

16、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表演,可以进行配乐。三、组织学生观看日月潭的风光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为什么吸引游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板书:风光秀丽,吸引游客四、布置作业:1 相互交流关于日月潭的资料。2 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而后互评。3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中。和老师做识字游戏读词语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很美很漂亮很朦胧-台湾 湖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读课文学生自己练习读日月潭的美景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

17、“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注:后附达标检测(必做题、选做题、达标分析、补救措施等)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13课题葡萄沟教案序号3、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会认

18、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生字卡片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书设计葡萄沟留 密 蜜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的重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1、 激趣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2、 初步感知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听朗读课文。2、 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生字。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

19、 检查朗读情况。3、学习生字。(1)小老师领读生字。(2)识字游戏一:摘葡萄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3)识字游戏二:找朋友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圆圈划一划,再指名读一读。(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四、指导书写。1、出示所写的生字,认读。2、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3、老师范写。4、学生练习,评议。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学习生字“沟”听朗读课文很想去看看很想去尝尝哪里的葡萄学习生字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

20、吾尔族、吃个够、碉堡注:后附达标检测(必做题、选做题、达标分析、补救措施等)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14课题葡萄沟教案序号3、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生字卡片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

21、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教学反思低年级学生视野不够开阔,词语积累不够理想,今后必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地口头表达能力。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1、 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旅游,知道去哪儿吗?(读题)但有个条件:要能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课件逐个出现)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不错。事不宜迟,现在我们一起前往葡萄沟。2、 学习课文(1) 听课件朗读。听完后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是个好地方、板书)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练习:1、葡萄沟

22、在 2、葡萄在 月份成熟。3、 葡萄种在 。4、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 去,有的运到 ,制成葡萄干。(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现在我们深入课文,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儿。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先标上序号,然后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1)自由读。2)汇报板块一:谁喜欢第一段,为什么?(葡萄沟出产水果)1、出产什么水果,请你读一读。2、自由读,完成练习:(出示)时间水果五月七八月九十月看着这么多的水果,你在想什么?(葡萄沟真好!我真想吃!我真想去葡萄沟。)4、引读:这么好的地方,大家该用什么语气读?(快乐、高兴、向往)6、齐读第一段。7、引读:这地方出产的水果太多了:五月有?葡萄沟

23、真是个出产水果的好地方,五月有?这里的水果多有名呀!五月有?小结: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块二:谁喜欢第二段,为什么?(这段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很美丽)1、指名读。2、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葡萄的句子。3、指名读描写葡萄的句子。4、理解、感悟:1)葡萄种在哪儿?(出示课件)师画简笔画:这是什么?(山坡、读)这又是什么(梯田、读)师:这个地方的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真特别。2)葡萄长的怎么样?(茂密)。师:同学们请看:(师画简笔画:葡萄架、葡萄蔓)刚才同学说是“茂密的枝叶”,怎样才是“茂密的枝叶”?(师画一片叶子)一片叶子是茂密吗?两片呢?

24、三片?怎样才是茂密呢?(贴板书)师:这是怎样的叶子?(茂密的叶子。出示)还有茂密的什么?茂密的叶子向四面展开像什么?(凉棚)怎样的凉棚?(绿色的凉棚。出示)为什么说是绿色的凉棚?还可以说绿色的什么?就只有一个凉棚吗?从哪个词看出?“一个”和“一个个”有什么不同?师:看到这样的凉棚,你想干什么?(钻进去,想到葡萄架下坐一坐。)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凉快”、“凉爽”、“舒服”)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出示)A、指名读。B、引读:看,葡萄沟的葡萄长得多好啊!茂密的?坐在葡萄架下多凉快啊!茂密的?多舒服、多写意啊!茂密的?3)多凉爽呀,我们现在是坐在葡萄架下。快抬头看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25、葡萄、板书)怎么样的葡萄?(一大串、很多种颜色)4)出示画好的一串串葡萄,让学生上来说说是什么颜色,然后挂在葡萄架上。5)理解“五光十色”。A、这么多葡萄的颜色,可以说是?(五光十色,板书)B、怎么这么有概括能力呢?你们说葡萄“五光十色”,那么你们理解的“五光十色”就是说葡萄?(有很多种颜色)C、既然有这么多种颜色,我们也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出示“五颜六色”)课文为什么不说“五颜六色”,而说“五光十色”呢?(重点理解“光”)小结:葡萄不但长的颜色多,而且质量好,一个一个颗粒,水灵灵的,阳光一照,像珍珠、玛瑙那样,晶莹剔透。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用“五光十色”了吧!一起读读这个词,感受感受。D

26、、葡萄长得五光十色,所以我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出示“到了秋季”)齐读?导读:是呀,葡萄沟的葡萄长得多好啊!到了秋季?这里的葡萄长得多美啊!像珍珠、像玛瑙(no),有红的?E、看到这样的葡萄,你想到什么?(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真好!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真想吃。)(6)一会儿老乡就让你们吃个够,“吃个够”是怎么吃?你会怎样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多种吃法)师: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个够,吃个痛快,你觉得老乡怎么样?(热情好客、板)(7)老乡这么热情,让我们夸夸他。(出示句子读)A、指名读。B、比赛读:你好像还没吃够。谁吃够了?师:你们看,葡萄沟不但葡萄长得好,人

27、也?(热情好客)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8)引导背诵:就要离开葡萄园了,你们想不想再看一看?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去:快看,葡萄种在(9)拓展:师: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那里正在招聘导游,你们想去吗?要想当好导游,得把这段话变成自己的语言,开头怎么说、结尾怎么说,还要自己去创造。我相信你们的创造。A、小组讨论,先说一说。B、指名说板块三:谁喜欢第三段?为什么?(这段讲了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师:阴房是怎么样的呢?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描写阴房的句子。2、指名读?齐读。(出示)3、你知道阴房有什么作用吗?(整理葡萄干)4、葡萄干又是怎么制成的?自己读课文,完成练习: 5

28、、口说无凭,眼见为实,现在我们看看葡萄干到底是怎样制成的。(课件演示)6、品尝葡萄干,说感受:这就是这阴房整理出来的葡萄干,你们得吃吃我们葡萄沟的葡萄干,可不能白吃哦,吃完后要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请先看看颜色,再吃。是大口大口地吃还是尝?是尝还是品?7、老师把你们说的概括一下,就叫做“色鲜味甜”。(板书)生读。8、吃了这么可口的、色鲜味甜的葡萄干,你有什么要说吗?(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板:真是一个)三、总结课文: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引导看板书说)四、延伸拓展:1、像葡萄沟这样的好地方还有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2、老师相信同学们的家乡也是好地方?你想对家乡说一

29、句什么话?(出示)葡萄沟(家乡),我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指板书)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活?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自豪地再说一遍?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好地方!是个好地方水果多人热情新疆九十月份山坡的梯田上城市去阴房里晒葡萄干葡萄沟出产水果葡萄沟真好!我真想吃!我真想去葡萄沟。好地方这段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很美丽山坡梯田茂密茂密的叶子凉棚绿色的凉棚钻进去,想到葡萄架下坐一坐凉快”、“凉爽”、“舒服”一大串、很多种颜色五光十色有很多种颜色五颜六色说出多种吃法热情好客热情好客葡萄沟真是一

30、个好地方!注:后附达标检测(必做题、选做题、达标分析、补救措施等)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15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序号3、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学重点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

31、凰”一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课文插图;生字卡、生词卡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恩 思 凤凰 寿 泼波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周总理的了解甚少,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了解周总理,为后面体会感情打下基础。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32、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初读课文。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凤 凰 恩 敲 襟 褂咖 啡 踩 端 蘸 寿(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

33、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1生词卡认读。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2在句子中认读。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3自由读书,检

34、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泼水节生读课文并划生字生读生

35、字交流识字方法做动作读生字卡片的词读课文同桌合作读课文认读复习注:后附达标检测(必做题、选做题、达标分析、补救措施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二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班级二年级时间3、16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序号3、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学重点会认“凤、凰

36、”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课文插图;生字卡、生词卡达标措施当堂达标检测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教学反思在课中让学生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地深厚情谊,最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升华情感。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小组、个人)1 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

37、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2.学习多音字。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读“好”。若生读“ho”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2、 自主读书,图文了解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生自由读)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2)用“”

38、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我想_。(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我想_。三、重点段朗读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1)师:人们怎么赶的?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

39、水节哟。”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2)读第三段全段。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这真是个_的泼水节,因为_。这真是个_的泼水节,因为_。这真是个_的泼水节,因为_。(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