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

上传人:木又青 文档编号:14855285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5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CCS 点击此处添加 CCS 号 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XX/T XXXXXXXX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送审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XX/T XXXXXXXX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碳计量方法 . 2 5 监测程序 . 5 附录 A(资料性) 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 . 7 附录 B(规范性) 主要的竹林经营活动 . 8 附录 C(规范性

2、) 碳计量过程中主要参数参考表 . 9 DB XX/T XXXXXXXX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首次发布。 DB XX/T XXXXXXXX 1 四川省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的碳计量方法和监测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的竹林经营碳汇碳普惠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

3、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188.2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2部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LY/T 3196 竹林碳计量规程 LY/T 3197 竹材制品碳计量规程 LY/T 2253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AR-CM-005-V01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竹林 bamboo forest 郁闭度 0.20、连续分布面积 0.0667 hm2、成竹竹杆高度 2 m、竹杆胸径 2 cm的竹林。 大径散生竹林 large si

4、zed monopodial bamboo forest 正常生长状态下,立竹平均胸径 5 cm、平均高度 6 m的单轴散生型竹种。 小径散生竹林 small sized monopodial bamboo forest 正常生长状态下,立竹平均胸径 5 cm、平均高度 6 m单轴散生型竹种。 大径丛生竹林 large sized sympodial bamboo forest 正常生长状态下,立竹平均胸径 5 cm、平均高度 6 m的合轴丛生型竹种。 小径丛生竹林 small sized sympodial bamboo forest 正常生长状态下,立竹平均胸径 5 cm、平均高度 6 m

5、的合轴丛生型竹种。 复轴混生竹林 monopodial and sympodial mixed bamboo forest 正常生长状态下,立竹平均胸径 5 厘米、平均高度 6 米的单轴和合轴混生的竹林。 DB XX/T XXXXXXXX 2 碳库 carbon pool 具有累积或释放碳的能力的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土壤有机质和木(竹)材制品碳库。 基线情景 baseline scenario 在没有拟议的项目活动时,项目边界内的活动的未来情景。LY/T 3253-2021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术语2.3.16 竹林经营 bamboo forest manag

6、ement 以提高竹林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等为目标的经营活动,符合竹林科学经营、水土保持要求,竹林权属清晰无纠纷。附录B是提高竹林固碳能力的主要竹林经营活动及具体措施。 碳普惠项目 carbon inclusive project 基于碳普惠机制的增汇减排活动,经核证的碳汇量和减排量可用于抵消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碳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 计入期 crediting period 项目活动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净碳汇量的时间区间。 竹材制品 bamboo products 以竹材为主要原料制造的产品。LY/T 3197-2020,定义 3.1 4 碳计量方法 项目边界 实施竹林经营活动的

7、地理边界。 项目活动可在若干不同地块上进行, 但每个地块都需要明确的地理边界。项目边界采用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a) 采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等)直接测定项目地块边界的拐点坐标,单点定位误差不超过5m。 b) 利用高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航片)、森林分布图、林相图、森林经营管理规划图等,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下直接读取项目地块的边界坐标。 c) 使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结合罗盘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精度控制。 项目计入期 计入期按主管部门规定确定,在相关规定颁布以前,计入期最短为10年,最长不超过30年。 碳库 项目的碳库只

8、选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竹材制品碳库进行计量和监测。 DB XX/T XXXXXXXX 3 温室气体排放源 对于项目边界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只考虑在竹林经营过程中由于木本生物质燃烧带来的显著的CH4和N2O 排放。 基线碳汇量 竹林成林稳定阶段若无人为经营活动,基线碳汇量为零。 若项目活动开始时,竹林未达到成林稳定阶段,基线碳汇量根据下述方法计算得到。 .=.*A (1) 式中: . . . , 第 t 年基线碳汇量;t CO2-e,a-1 第年成林稳定阶段基线竹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 当竹林达到成林稳定阶段后,基线竹林生物质碳储量不再增长, 四川省主要竹种基线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缺省值详

9、附录 C;t CO2-e.hm-2 第年基线竹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t CO2-e.hm-2 两次监测或核查时间,项目开始以后的第年和第年 1, 2, 3, t,项目活动以来的年数,t;a A 竹林面积;hm2 项目碳汇量 项目碳汇量等于项目边界内竹子生物量(地上和地下)和竹材制品碳储量的变化量,减去项目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 .=,.+,. + , . (2) 式中: . 第 t 年项目碳汇量;t CO2-e,a-1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t CO2-e.hm-2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下生物质碳储量;t CO2-e.hm-2 . 第年项目竹

10、林生物质单位面积碳储量;t CO2-e.hm-2 A 竹林面积;hm2 , 第 t 年项目竹材制品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 CO2-e.a-1 . 第 t 年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导致竹林地上生物质燃烧 引起的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 CO2-ea-1 , 两次监测或核查时间,项目开始以后的第年和第年 DB XX/T XXXXXXXX 4 1, 2, 3, t,项目活动以来的年数,t;a 4.6.1 地上生物质碳储量 在竹林经营活动期间, 竹林地上生物质碳储量只计算达到竹林成林结构稳定的碳储量。 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可根据竹林的平均立竹度、平均胸径、平均高度结合单竹生物量方程计算

11、。 ,.= (,) 4412 103 (3) 式中: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t CO2-e.hm-2 (,) 竹子的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方程(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竹高的相关方程) ,可参考附录 A,kg,d,m 竹林的平均胸径;cm 竹林的平均高;m 单位面积竹林的立竹数量;株.hm-2 竹林的含碳率;tC.(t.d.m)-1 4.6.2 地下生物质碳储量 在竹林经营活动期间,竹林地下生物质碳储量需计算达到竹林成林结构稳定以及在这之后一个竹林择伐更新周期内的碳储量。 竹林单位面积地下生物质碳储量可根据竹林的地上生物质碳储量、 根茎比和择伐强度进行计算。 ,.= ,.

12、( tm) (4) ,.= ,. + ,. , ( tm) (5) 式中: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下生物质碳储量;t CO2-e.hm-2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单位面积地上生物质碳储量;t CO2-e.hm-2 , 第年项目边界内竹林择伐强度;无量纲 竹林根茎比;无量纲 项目活动开始后竹林达到成林稳定时的年数;a 4.6.3 竹材制品碳储量 仅计量使用寿命大于等于项目计入期的竹材制品的碳储量,竹材制品使用寿命见附录C,竹材制品的碳储量,:可按照LY/T3197的相关规定来计算;也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 ,. 4412 (6) DB XX/T XXXXXXXX 5 = (2)

13、) (7) 式中: , 第 t 年项目竹材制品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 CO2-e.a-1 ,. 第 t 年项目采伐收获的竹杆干重生物量;t.d.m。 如果采伐的竹子是以鲜重统计,则应将鲜重通过含水率换算成干重 竹林的含碳率;tC.(t.d.m)-1 采伐收获的竹材用于生产加工 ty 类竹材制品的比例(%) 生产加工 ty 类竹产品的竹材利用率(%) 根据 IPCC 一阶指数衰减函数确定的、ty 类竹产品在项目期末仍在 使用或进入垃圾填埋的比例;无量纲 竹产品生产至项目期末的时间;年(a) 竹产品种类 ty 类竹产品的使用寿命;年(a) t 1, 2, 3, ,项目活动以来的年数;a 4412 将

14、 C 转换为 CO2的分子量比值;无量纲 4.6.4 温室气体排放计量 当项目活动引起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只考虑森林火灾导致的竹林地上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 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 LY/T 2253 相关规定确定。 项目净碳汇量 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净碳汇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 .= . . (8) 式中: . 第 t 年项目活动产生的净碳汇量;t CO2-ea-1 . 第 t 年项目碳汇量;t CO2-ea-1 . 第 t 年基线碳汇量;t CO2-ea-1 5 监测程序 项目边界监测 项目地理边界按照LY/T 2188.2-2013的相关规定

15、来确定。如果项目边界发生任何变化,例如发生毁林和土地利用方式变更, 应测定毁林和变更地块的地理坐标和面积, 毁林或变更部分地块将调出项目边界之外,之后不再监测,也不能重新纳入项目边界内。 项目活动监测 项目所采取的竹林经营活动以及项目边界内的毁林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都应该被监测记录,包括经营活动开展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毁林或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原因和地点。 DB XX/T XXXXXXXX 6 基线碳汇量监测 基线碳汇量在项目计入期内不进行监测。 项目碳汇量监测 5.4.1 生物质碳储量监测 需要监测项目边界内竹林的林分情况,包括平均立竹株数、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信息,可采用当年四川森林林业规划

16、设计调查成果;或按照林业规划设计调查相应标准操作程序通过布设样地展开调查,对于散生竹,需要测定样地内每株竹秆的胸径(D)、竹高(H);对于丛生竹,测定样地内竹子丛数及每丛的立竹株数、平均胸径、平均高度。调查表参照LY/T 3196 附录A。 还需记录监测期内的竹子采伐株数或者比例, 结合监测得到的竹林数据, 用4.6.1和4.6.2中的方法计算竹林生物质碳储量。 5.4.2 竹材制品碳储量变化量监测 根据选择的计量方法, 详细记录监测期内边界内采伐收获的竹材总干重, 以及用于竹材制品的类型、数量等数据, 也可根据销售台账确定数据, 用4.6.3中的方法计算监测期内项目竹材制品的碳储量变化。 温

17、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详细记录项目边界内每一次森林火灾 (如果有) 发生的时间、 面积、 地理边界等信息, 根据LY/T 2253中附录H和附录I的方法,计算项目边界内森林火灾导致的竹林地上生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 监测频率 首次监测期至少项目开始后3年, 其后每次监测和核查的间隔时间应在3年至10年内选择。 每期监测时,如遇上择伐年,要统一选在竹笋长成新竹后和竹材采伐收获前进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所有数据都须以电子版和纸质方式存档,直到计入期结束后至少两年。 DB XX/T XXXXXXXX 7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 主要竹种(组)

18、生物量方程参考表见表A.1。 表A.1 主要竹种(组)生物量方程参考表 竹种竹种(组)(组) 生物量生物量部位部位 f(D,H)f(D,H) (单位:(单位:kg.d.m)kg.d.m) a a b b R R2 2 方程来源方程来源 毛竹 全株 = 0.119 2.040 0.907 蒋朝虎,周运辉,四川叙永县竹资源生长状况调查研究 (J) ,四川林勘设计, 2015, 第二期,16-23 慈竹 全株 = 0.317 1.705 0.876 绵竹 全株 = (2) 0.040 0.768 0.94 苦竹 全株 = (2) 0.653 0.380 0.531 方竹 全株 = 0.061 2.4

19、55 0.949 白夹竹 全株 = 0.204 1.951 0.954 筇竹 全株 = 0.317 1.705 0.876 硬头黄 地上 = 0.257 1.723 0.795 陈霖,宜宾市 3 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表的编制 (D) , 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5 DB XX/T XXXXXXXX 8 B B 附录B (规范性) 主要的竹林经营活动 表B.1 主要竹林经营活动 主要竹林经营活动主要竹林经营活动 具体经营措施具体经营措施 促进竹林发笋促进竹林发笋 适时松土垦复,清除土中障碍物,改善竹林生长环境,促进竹鞭生长,有利于多发笋多长竹;控制竹林内其它植被的营养竞争,但原则上不清除竹林内

20、原有的散生林木;适时适量施用竹林专用肥,促进竹林发笋和培笋。 改善竹林结构改善竹林结构 控制挖笋对象,挖除浅层笋和衰退笋,伐密留疏,伐弱留强,选择粗壮笋留养新竹;降低挖笋强度,在调整优化阶段,挖笋数应低于发笋数量的 30%,在成林稳定阶段,挖笋数应低于发笋数量的低于 50%;在调整优化阶段,清理采伐风倒竹、雪压竹、病虫竹,优化竹林的径阶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空间结构,使之分布均匀,提高大径竹的比例;通过留养小年笋和小年竹,把大小年明显的竹林逐步改为年年均衡发笋长竹的花年竹林(即竹林中部分竹子处于大年而另一部分处于小年;第二年则反之,竹林中每年出笋成竹量接近) ,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每年有稳定的竹材

21、与竹笋产量。 维护竹林健康维护竹林健康 做好竹林病虫害防治;加强护林防火,预防竹林火灾的发生;采伐时间选择在冬季竹子生理活动减弱时进行, 减轻对竹林竹秆、 竹鞭、 竹根系统的损伤。 竹种更新调整竹种更新调整 把固碳能力弱、综合效益差的竹种更新改造为固碳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竹种;以生产竹笋为主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逐渐向以竹材利用为主的材用竹林过渡,提高竹林的立竹度和平均胸径。 稳定土壤碳库稳定土壤碳库 竹林碳汇经营需要采取土壤稳碳措施: (1)严格控制土壤扰动频次,土壤扰动每 2 年不超过 1 次; (2) 减轻对土壤的扰动强度, 每次扰动面积不超过 50%或当地普遍性做法, 同时下一次扰动时,

22、 松土带与保留带轮流作业松土; (3)及时揭去竹林内的覆盖物,减少土壤呼吸和 CO2、N2O 等温室气体排放; (4)增施竹林生物质焦碳等外源物质,起到竹林土壤稳碳增汇效果。 DB XX/T XXXXXXXX 9 C C 附录C (规范性) 碳计量过程中主要参数参考表 碳计量过程中主要参数参考表见下表C.1-C.8。 表C.1 主要竹种(组)含碳率参考值 单位:t C(t d.m.)-1 竹种竹种 C CF F 竹种竹种 C CF F 慈竹 0.4434 苦竹 0.4227 毛竹 0.4515 水竹 0.3989 麻竹 0.4247 硬头黄 0.48 绵竹 0.4256 西风竹 0.51 其它

23、竹种 0.50 注:慈竹、毛竹、麻竹、绵竹、苦竹和水竹数据来自于“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区域林业碳汇/源计量体系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组,区域林业碳汇/源计量体系开放及应用研究,2013 年” ;硬头黄、西风竹来自于“刘应芳,四川省竹林碳储量研究(D) ,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2” 表C.2 四川主要竹种组划分情况 竹种组竹种组 所含竹种所含竹种 大径散生竹林 毛竹、斑竹、金竹 大径丛生竹林 慈竹、麻竹、绵竹、撑绿竹 小径散生竹林 白夹竹、三月竹、水竹、雷竹、八月竹、木竹 小径丛生竹林 硬头黄、箭竹、西凤竹、凤尾竹 复轴混生型竹林 苦竹、方竹、筇竹 注:表内数据根据四川主要竹种及其生物特征进行

24、分类归并。 表C.3 竹种(组)竹林达到成林稳定阶段所需年限 单位:a 竹种组竹种组 年限年限 大径散生竹林 9 年 小径散生竹林 5 年 丛生竹(大径和小径) 5 年 复轴混生型竹林 6 年 注:表内数据来源于“AR- CM-005-V01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DB XX/T XXXXXXXX 10 表C.4 竹种(组)的平均竹林根茎比 单位:无量纲 竹种组竹种组 R R 所有散生竹 0.707 毛竹 0.605 所有丛生竹 1.183 所有混生竹 0.928 注:表内数据来源于“郭日生,彭斯震,中国竹林碳汇项目开发指南(M) ,科学出版社,2013” 表C.5 竹种(组)的竹林择伐更

25、新周期 竹种组竹种组 择伐更新周期择伐更新周期 大径散生竹 5-7 年 大径丛生竹 4-6 年 小径散生竹 3-5 年 小径从生竹 3-5 年 复轴混生竹 3-5 年 注:表内数据来源于“AR- CM-005-V01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表C.6 竹子采伐用于各类竹产品的利用率 竹产品类型竹产品类型 BUBUtyty 竹集成材 35% 重组竹材 59% 展开竹材 62% 竹拉丝材 34% 竹质结构材(竹家具、竹建筑用材、竹胶模板) 50% 竹质装饰材 20% 竹日用品 50% 注:表内数据来源于“AR- CM-005-V01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DB XX/T XXXXXXXX 11 表C.7 各类竹产品的使用寿命 单位:a 竹产品类型竹产品类型 原竹(房屋) 3050 原竹(桌椅) 1015 竹板材(竹地板) 10 竹板材(家具) 2030 竹板材(建材) 20 竹炭 23 竹制纸 1 竹日用品 2 注:表内数据来源于 LY/T 3196-2020 表C.8 竹种(组)基线竹林成林稳定阶段的单位面积碳储量 单位:tCO2* hm-2 竹种组竹种组 单位面积碳储量单位面积碳储量 大径丛生竹林 138.1 大径散生竹林 105.8 复轴混生竹林 96.9 小径丛生竹林 69.8 小径散生竹林 48.1 注:根据“四川省 2020 年森林资源一张图 ”数据计算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