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870449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典型测试题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综合能力检测(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NN1是水与空气的界面,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N N1 N N1 N N1 N N1 A B C D2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 ) 3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

2、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5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C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D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上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3、 C放大镜 D潜望镜8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 保持不动向上移动 向右移动向左移动9 如图所示,用手拿凸透镜远离书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8cm C10cm D18cm11在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识别系统

4、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12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3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 )A放大实像

5、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14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5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乙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 ( ) A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B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C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D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16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

6、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二)、填空题17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现象形成的_像,“疑水浅”是光的_现象形成的 像18天文爱好者可以用 望远镜来观察行星和月球,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镜。当被观察到的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较远处

7、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 的(选填“倒立”或“正立”)。19在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里盛满水并静止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_些,这是由于光从 射向 在水面发生_的缘故,同样的道理,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_弯折20如右图所示,MN是物质A和B的分界面,且其中之一是空气,一束光线从物质A射到物质B,则入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其中_物质是空气 21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

8、导游是 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太 阳 光2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 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和_ _。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_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 (选填“前”或“后”)移。23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

9、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三)、解答题24(1)请你画出图甲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25(1)请你完成如图的光路图。(2)根据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3)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6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

10、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图甲图乙图丙27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g6.713.319.625.230.735.138.640.6(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28如图

11、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2)灯泡的作用是: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29关于凸透镜:(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2、,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

13、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BACACA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BDCADC(二)、填空题17.反射、虚、折射、虚 18.开普勒、凸透、缩小、实、放大、倒立19.浅、水、空气、折射、上 20.40、60、B21.凸透镜、实、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22.凸透、倒立、近视眼、远视眼、凸透镜、前23.凸透镜、凹透镜、变细又变粗(三)、解答题24.(1)、(2)25.(1)、(2)、(3)26. 27. (1 )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g 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28.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适当调整投影片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29.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上;(3)放大30. 8、大小不变的光斑、靠近、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