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87429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编号:W06-CV-004版本号:2.0状 态:执行目 录1 目的2 适用范围3 编制依据4 作业项目概述5 作业准备6 作业条件7 作业顺序8 作业方法9 工艺质量要求10 质量记录11 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12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文件修改记录:版本号修改说明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人工挖土方作业指导书1. 目的:保证土方开挖作业按规定的方法,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2. 适用范围:一般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和各种管沟等土方工程的人工开挖作业。3. 编制依据:3.1.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3.2. 施工图纸;3.3. 施工组织

2、设计;3.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 作业项目概述:(针对具体工程编制)。5. 作业准备:一般挖土工具,如羊镐、铁锹等。6. 作业条件:6.1. 土方开挖前,做好地质、水文和地下管线的调查和勘察工作,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6.2. 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向,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6.3. 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构筑物的定位控制桩、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必须先经过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6.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6.5. 开挖低于地下水

3、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0.5m。然后再开挖。7. 作业顺序:根据具体工程确定。8. 作业方法:8.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和管沟时,在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8.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8.1.2. 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8.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及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8.1.4. 坚硬的粘土2.0m。超出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

4、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列表中的规定(不加支撑)。各类土的边坡坡度土 的 类 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25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注: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动载指施工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等。8.2. 开挖浅的条形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

5、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8.3.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挖土上侧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8.4.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于在该处集

6、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离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该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8.5. 开挖浅管沟时,与浅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标高按龙门板下返沟底尺寸,符合设计标高后,再从两端龙门板下的沟底标高上返50cm,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8.6. 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

7、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80cm左右的倒土台。8.7. 开挖大面积浅基坑时,沿坑三面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8.8.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8.9. 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8.9.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8.9.2. 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注意的问题。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

8、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桩基位移。8.9.3.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3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除。8.9.4. 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8.9.5. 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宽底。8.9.6.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的缺陷,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9. 工艺质量要求:9.1. 主控项目: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

9、差(mm)检验方法1标高0-50用水准仪检查2长度、宽度+100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拉线和尺量3边坡偏陡不允许坡度尺检查9.2. 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按施工合同约定的具体标准执行。10. 质量记录:10.1. 施工技术记录;10.2. 质量检验评定记录;10.3. 缺陷处理记录;10.4. 设计变更、设计修改记录;10.5. 工程照片、工程录象记录;工程资料收集(重要文件、工程联系单、制造厂的产品质保文件、到货检验文件等)。11. 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针对具体工程确定)。12.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2.1. 安全管理:人工挖土方安全风险分析表序号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采取措施1.边坡塌方人身伤害正确地放坡,加强对边坡的观测。注: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实际施工时做更具体的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2.2. 文明施工:(根据具体工程实际情况现场定)12.2.1. 施工区域的管理:12.2.2. 现场施工材料的堆放:12.2.3. 剩余材料和施工垃圾的处理:12.2.4. 产品(半成品)保护:12.2.5. 减少和防止污染:12.3. 环境保护:人工挖土方环境因素分析表序号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类别标识采取措施1.固体垃圾污染环境三级三类同工程所在地有关部门协商后弃置注: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现场分析确定。-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