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902288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管理条例2017.7目 录一、发展机制1二、管理机制12.1 机构管理12.2 人事管理22.3 绩效管理32.4 财务管理32.5 项目管理32.6 设备管理32.7 场地管理3三、创新机制43.1 组织机制43.2 激励机制43.3 人才培养机制43.4 开放机制4II国家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建设以提升信息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研制关键和重要的仪器设备,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思想,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积极探索在科技创新、技

2、术转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的体制革新和能力提升,推动全国(特别是江苏)区域经济和信息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 研究中心根据“鼓励创新、注重工程、高效运行、流动开放、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以下机制进行建设管理。一、发展机制研究中心的发展机制如图1-1所示,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两大主题,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的重大科研课题、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的自筹经费项目开展通信与网络相关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争取相关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促进实现技术的工程化,同时以工程技术成果转让和市场推广获得的收益驱动技术研发,最终形成研究中心的良性发展循环。图1-1 发展机制二、管

3、理机制2.1 机构管理研究中心设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综合办公室、技术开发部、工程化验证部、规划部、财务部和培训部,具体组织机构见图2-1所示。图2-1 机构设置图主任负责整个工程中心的全面规划和管控,包括审批各级重要研发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重大特殊试验的计划和技术措施等。主任主持研究中心主任办公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常务副主任与副主任负责主持日常试验工作和定期组织召开运行分析会议,检查和布置有关安全、培训、运行指标分析,以及所属领域的业务和人员层面的管理、组织等工作。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整个工程中心的技术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咨询。

4、学术委员会需包含本中心涉及的领域中的学术和企业专家,每三年进行改选一次,每次改选人数不低于30%。技术开发部目前暂定下设七个分中心,分别是:宽带网络分中心、宽带无线传输分中心、智能大数据处理分中心、网络信息安全分中心、互联网+智能制造分中心、产业应用分中心、卫星通信分中心;以后可根据中心的发展进行调整。各个分中心负责人根据各自管辖的研究领域,组织学术骨干对研究领域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并负责研究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投入生产前的试验工作。分中心负责人需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不长于3个月)向研究中心负责人(主任或者副主任)汇报本分中心工作情况,遇到重大问题需要及时报告。2.2

5、人事管理研究中心固定科研队伍总数控制在60人左右,其中全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各占50%。此外还有若干流动人员,包括客座研究人员、外聘人员、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研究中心实行岗位聘任制,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岗位增设计划,明确岗位名称、职责、要求和待遇。相关负责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以引进国内外杰出人才等多种方式从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其他研究人员由理事会和主任办公会议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承担项目情况,进行聘任。2.3 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绩效管理实行团队PI制,每个研究团队由3-10人组成,重点围绕1

6、-2个方向深入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和推广。研究中心每年将根据研究团队的组成情况,制定基本科研绩效要求。对于连续两年未完成科研绩效要求的团队,将强制退出研究中心。2.4 财务管理研究中心初期依托南京邮电大学财务处进行单列专项管理,执行国家和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将来成立企业后根据企业化和独立法人原则,进行财务独立核算。2.5 项目管理 研究中心努力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研发课题,对于每一个项目课题都实行PI负责制,并针对课题有关的关键技术确立技术负责人。成立项目专家咨询组和专家监理组,督促项目的开展和进行项目内部进度、节点的定期检查。PI负责制定课题的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及时间节点控制,并确定

7、课题关键技术研发的负责人。对于重大课题的技术方案必须通过专家论证评审才能实施。课题组内部定时召开技术协调会,协调各关键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6 设备管理本中心公用仪器设备按照学校国有资产模式进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根据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开放服务。 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研究中心主任或副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书和装箱清单逐一查验实物的数量和型号是否相符,配件、说明书及其它技术资料是否配套,质量、性能是否合格。如在验收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所购单位反映解决。所到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如说明书等,均作为科技档案保存,并有复制件。凡借用本中心仪器设备的人员,应向中心

8、办公室申请, 经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批准同意、 管理人员协助安排。归还时,管理人员应进行检查验收。2.7 场地管理研究中心所有科研场地实行统一安排与分配,主要依据如下:一、团队研究方向是否符合研究中心发展方向;二、科研团队在上一研究周期内的科研绩效,对绩效不合格的团队实行退出机制。科研场地的基本装修由中心统一完成,各个进驻团队可以根据实际科研需求另行装修,相关费用从本团队经费中支出,并报送研究中心办公室备案。三、创新机制3.1 组织机制针对通信与网络技术发展快、应用广的特点,利用依托单位的多学科优势,借助“互联网+”应用平台,组织通信与网络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成立多学科创新团队,促进相关技术的

9、联合创新。针对在编的工作人员,研究中心将按照南京邮电大学相关人事制度进行管理;针对非在编工作人员,由团队PI负责日常管理。3.2 激励机制建立年度考核、绩效挂钩的创新激励机制。依据创新目标和岗位职责,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量化评价为基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年度考核办法,重在激励研究人员瞄准国际水准和国家需求做出重大的贡献,考核结果与人员聘任、绩效津贴挂钩。设立“人才特区”制度,在学校相关政策的允许下,人才的引进和考核以“科研成果、服务应用”为导向,突出实用化和工程化。3.3 人才培养机制设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通信与网络技术研究工作,促进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交流和合作。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实验室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创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通信与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为相关企业培训技术、研发、使用及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研发和管理能力,促进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以上方式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各种层次的通信与网络研发和管理人才,提高研发水平,促进产业发展。3.4 开放机制研究中心面向国内外开放,围绕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参与国际研究计划、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申请重大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促进我国通信与网络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