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906829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复习一、植物激素的调节 1.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从而引起向光生长。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果实发育、促扦插枝条生根。3.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4、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神经调节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的方

3、向:双向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垂体生长激素卵巢雌性激素等促甲状腺激素等睾丸雄性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等四、种群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例可用来预测一个种群将来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趋势)调查种群密

4、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指数增长(J型增长)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指数增长的特点:起始增长慢,但随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的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势头强大。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1、S型增长: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种群增长方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S”型增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 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种群数量 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

5、逐渐减慢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生物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群落的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裸岩上的演替)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生态系统

6、的范围: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最大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的结构(1)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盐、阳光、温度、水 等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还有蓝藻等光合细菌。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能加快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

7、率大约是10%20%起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所固定的太阳能即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量。实践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如建立生态农业。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必修三试题分析1(6分,每空1

8、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电位变化是_由负变正_;膜外电位变化是_由正变负_。(2)图2中的表示_突触小泡_, 中物质的释放使_突触后膜_发生电位变化。(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脊髓_。取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要受大脑皮层中_高级中枢_的控制。2(6分,每空1分)当人体皮肤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体液_(细胞、体液)免疫。(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_巨噬_细胞加工处

9、理。(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在一些细胞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_效应B_细胞和_记忆B_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_抗体_进入到_体液_中,后者留在体内对同一类型的病原体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3(8分,每空1分)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尖端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的现象说

10、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促进生长_。(3)和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少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_琼脂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光_的影响。(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多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吲哚乙酸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生长素_。4(5分,每空1分)在某栎树林中,林鸽和茶腹主要分布在林冠层,旋山雀和煤山雀主要分布在乔木层,大山雀和戴胜主要分布在灌木层,红胸鸲和鹪鹩主要分布在草被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11、)栎树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食物和栖息环境,这种分布有利于降低不同种鸟类之间的_竞争_。(2)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垂直结构_。在不同地段分布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说明群落还具有 水平结构_。(3)不同的群落中生物的物种数目,可以用物种_丰度_来表示。(4)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裸露的岩地最终可以成为森林群落,这个过程称为_初(原)生演替_。5(8分,每空1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_无机环境_和_生物群落_之间的循环,称作碳循环。(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光合_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并以_有机物_的形

12、式在不同营养级间传递。(3)生物体中的碳几乎都要通过生物的_呼吸_作用以_CO2_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中。(4)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开采利用图中的A _化石燃料_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了_温室效应_,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6(7分,每空1分)“绿色植物蝉 螳螂黄雀蛇”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食物链中,螳螂是_次_级消费者,处在第_三_营养级。(2)若此食物链无螳螂,黄雀可以直接以蝉为食,则蛇的数量会_增加_。(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_化学_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_食物链和食物网_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13、_单向流动_、_逐级递减_。7.(10分,每空2分)下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就会分泌激素A _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_,激素A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激素B _促甲状腺激素_。激素B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其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的环境。(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和过程抑制_下丘脑_和_垂体_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负)反馈_调节。8.(10分,每空2分)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度为_32.5C_,湿度为_90%_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最多。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下降_。(2)经调查,若第一年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1.69N0(1.32N0)_。若在自然环境中,此昆虫种群数量呈_s_型增长。选择题 1-5 BBBCD 6-10 CDAAC 11-15 BACBC 16-20 DBABD 21-25 BDCBC 26-30 CBCBC 31-35 DBDBB 36-40 ADDBA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