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92283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18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 实实验验指指导导书书目录目录实验一实验一 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21 六点定位实验.22 偏心夹紧夹具实验.73 螺旋夹紧夹具实验.9实验二实验二 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11实验目的和要求.11基本原理和方法.11实验步骤.11实验报告要求.13实验三实验三 PC 控制实验控制实验.13实验目的和要求.13基本原理和方法.13实验步骤.14实验报告要求.142 / 18实验一实验一 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1 1 六点定位实验六点定位实验一、一、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六点定位实

2、验,学习和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区别和使用方法等。二、实验装置二、实验装置六点定位台,方工件,盘工件,柱工件 ,其定位示意图分别见图 1-1,图 1-2,图 1-3。(a)约束坐标系 (b)定位方式图 1.1 长方工件的定位(a)约束坐标系 (b)定位方式图 1.2 盘工件的定位3 / 18(a)约束坐标系 (b)定位方式图 1.3 柱工件的定位三、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方工件的定位实验内容和步骤1. 认识方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支承钉,方工件;2分别单独实现工件沿 X、Y、Z 轴的移动及绕 X、Y、Z 轴的转动;3. 在定位实验装置所确定

3、的坐标平面中实现以下步骤: 在 XY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 1、支承钉 2、支承钉 3 的位置消除三个自,XZY,由度, 在 X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 4、支承钉 5 的位置消除两个自由度,ZY, 在 Y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 6 的位置消除一个自由度, X至此,方工件的沿 X、Y、Z 轴的移动和绕 X、Y、Z 轴的转动自由度已被消除,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4 / 18(二)盘工件的定位实验内容和步骤1. 认识盘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支承钉,圆销,盘工件;2分

4、别单独实现工件沿 X、Y、Z 轴的移动及绕 X、Y、Z 轴的转动;3. 在由定位实验装置所确定的坐标平面中实现以下: 在 XY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 1、支承钉 2、支承钉 3 的位置消除三个自,XZY,由度, 在 XZ 坐标平面中确定圆销 4、支承钉 5 的位置消除两个自由度,ZY, 在 Y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 6 的位置消除一个自由度;X至此,盘工件的沿 X、Y、Z 轴的移动和绕 X、Y、Z 轴的转动自由度已被消除,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三)柱工件的定位实

5、验内容和步骤1. 认识柱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V 型块,支承钉,块,柱工件;2分别单独实现柱工件沿 X、Y、Z 轴的移动及绕 X、Y、Z 轴的转动;3. 将柱工件安放到 V 型块中,把支承钉和块组合在工件开槽处固定工件,实现柱工件的完全定位;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在工业生产中,工件通常都是先被定位,后被夹紧。在本实验中是工件的六点定位演示实验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但是工件本身并没有被夹紧。因此本实验只是对原理的演示,并不代表实际的工装夹

6、具。五、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实验用仪器工具平口钳6 / 18六、六、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就是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加工位置,这可以通过布置定位支承点限制工件相应的自由度获得。任何一个工件 (刚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都具有六个自由度,见图 1-4 。以, ,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的轴向移动(称移动自XYZ由度) ,以,分别表示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称为转动自由度) 。由此可见,要使工件XYZ在夹具中占有确定的位置,就是要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合理的布置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在 xy 平面上布置三个

7、支承钉,把工件放在三个支承钉上,就可限制工件的两个转动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在 yz 平面上上布置两个支承钉,使工件靠在两个支承XYZ钉上,就可限制一个移动自由度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在 x-z 平面上布置一个支承钉,使工XZ件靠在这个支承钉上,又可限制工件一个移动自由度。通过工件与六个支承点接触,限制其六Y个自由度。 图 1-4 刚体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 完全定位完全定位:工件定位时,其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 :工件定位时,如果该工件根据加工要求只需要限制其部分自由度,虽然工件在空间不占有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但不影响该工序加工要求时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

8、位欠定位:工件实际定位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少于按该工序加工加工要求必须限制的自6 / 18由度数目称为欠定位。6 / 18过定位过定位:工件定位时,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工件上的同一个自由度则称为过定位。七、七、思考题思考题1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可能有几个自由度,以符号, ,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的XYZ移动,以符号,分别表示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XYZ2什么是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二者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欠定位和过定位,二者有什么区别?7 / 182 2 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偏心夹紧夹具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通过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学习和掌握偏心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二、

9、实验装置及工量具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实验装置:偏心夹紧夹具机构,工件,见图 1-4工 具:装卸/装配所用工具I 号偏心夹紧夹具:II 号偏心夹紧夹具 图 1-4 偏心夹紧夹具1 扳手 2夹具体 3套 4工件 5拉杆 6偏心轮 7手柄 8板手9杆 10销 11偏心轮 12垫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一) 、I 号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内容及步骤1. 认识偏心夹紧夹具实验的实验装置;2将手柄转到水平位置,把工件安放到夹具体夹槽内;3. 按不同角度转动手柄,即在工件上施加相应的夹紧力;8 / 184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 1-4 进行组装;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二)(二) 、I

10、I 号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内容及步骤1. 认识偏心夹紧夹具实验的实验装置;2将手柄转到水平位置,把工件安放到夹具体夹槽内;3. 按不同角度转动手柄,即在工件上施加相应的夹紧力;4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 1-4 进行组装;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偏心夹紧机构是靠偏心轮回转时其半径逐渐增大而产生夹紧力来夹紧工件。偏心夹紧的偏心轮已标准化,其夹紧行程和夹紧力在夹具设计手册上也给出了,可以选用。偏心夹紧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其缺点是自锁性能差,夹紧行程和增力比小。五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实验用仪器工具装卸/装配所用工具六六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

11、前的准备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偏心夹紧的夹紧力可用下式计算: tan)tan(12PQLW其中 W夹紧力 (N) Q手柄上动力(N) L动力力臂(mm) _转动中心到作用点 P 间距离(mm)2O _夹紧楔角()p 转轴处的摩擦角()2七七 思考题思考题1、偏心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2、结合六点定位原理,分析本实验的定位自由度。3、本实验中的定位是哪一种类型的定位?9 / 183 3 螺旋夹紧夹具实验螺旋夹紧夹具实验一一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通过螺旋夹紧夹具实验,学习和掌握螺旋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实验装置: 螺旋夹紧夹具机构,扇

12、形工件,见图 1-5三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及步骤:1. 认识螺旋夹紧夹具机构, (在本实验中,加工内容是扇形工件的三个 8H8 的孔)2. 工件端面与定位销轴 2 的大圆柱面靠紧,工件的右侧面靠紧档销 3;3. 用扳手拧动螺母 10 使工件夹紧,通过开口垫圈将工件夹紧在定位销轴 2 上;4三个 8H8 孔的分度是由固定在定位销轴 2 的转盘 11 来实现的。当分度定位销 5 分别插入转盘的三个分度定位套 4,4和 4时,工件获得三个位置,来保证三孔均匀分布。分度时,拧动手柄 7,可松开转盘 11,拔出分度定位销 5,由转盘 11 带动工件一起转过20后,将定位销 5 插入另一分度定位套中

13、,然后顺时针拧动手柄 7,将工件和转盘夹紧;5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 1-5 进行组装;6.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图 1-5 螺旋夹紧图1 工件 2定位销轴 3挡销 4定位套 5分度定位销 6手钮 7手柄10 / 188衬套 9开口垫圈 10螺母 11转盘 12钻模套 13夹具体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本夹具为进行工件钻、铰孔工序的钻床夹具。五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实验用仪器工具工具:装卸/装配所用工具。六六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预习实验报告,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工件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2)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用

14、于固定工件已获得的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3)导向及对刀元件。用于确定工件与刀具相互位置的元件。(4)在成批生产中,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常采用气动、液压等动力装置。(5)夹具体:用于将各种元件、装置连接在一体,并通过它将整个夹具安装在机床上。(6)其他元件及装置:根据加工需要来设置的元件或装置,总体来说,对于一个具体的家具,定位、夹紧和夹具体三部分一般是不可缺少的。(7)夹紧力的计算 :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下式计算:)tan(tan21zrrQLF其中,F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N)Q原始作用力L作用力臂(mm)r螺旋副的当量摩擦半径(mm),其值视螺旋副的结构形式而

15、定螺杆端部与工件键的摩擦角()1螺纹中径之半(mm)zr螺纹升角()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arctan(tan/cos),式中为螺旋副的摩擦角2222() ,为螺纹牙型半角()11 / 18七七 思考题思考题1、 分析本螺旋夹紧夹具机构的组成并分别指出定位、夹紧和夹具体三部分。12 / 18实验二实验二 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1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 1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选刀换刀过程所用到各种控制用电子元器件和各种位置检测元件的功能及其作用。2 2、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是加强学生对机

16、电一体化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部件、电子元器件、位置检测元件的感性认识。由学生现场接线调试软件并进行设备运动操作控制选刀换刀的整个过程。1加工中心运动控制:学生可作各轴选择、点动控制、自动控制、正向、反向及回原位控制等运动过程;2了解加工中心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种功能部件:PC 机,PLC,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液压控制系统等的作用;选刀换刀动作顺序选刀换刀动作顺序微加工中心的选刀换刀主要包括有:刀库的选刀、Y 轴的前进和后退、刀库的旋转定位以及主轴的夹刀和松刀等动作。选刀换刀的整个动作顺序以及执行机构的动作如表 1 所示:表 1 机械手选刀和换刀动作

17、状态表序号名称主轴松刀1YA刀库前进2YA选刀命令M128刀库旋转命令转换主令0Y 轴原位定位完成1 Z 轴原位定位完成2Y 轴定位定位完成4刀库前进1SQ5主轴松刀3SQ7Y 轴后退定位完成8刀库旋转选刀完成10Y 轴前进定位完成11主轴夹刀4SQ12刀库后退2SQ12Y 轴定位定位完成1)按表 2 所示接好线;2)将 PLC 与 PC 之间的通讯线接好,并弄清通讯端口;(已接好) 3)将已提供的 PLC 选刀换刀实验程序打开,写入 PLC,并使 PLC 处于运行状态;4)运行 PC 机中的选刀换刀程序 ;5)根据提示,设置通讯端口;(com1)13 / 186)根据提示,进入选刀界面,并选

18、择刀号;7)根据提示,进入换刀界面;8)鼠标点击 PC 界面上的“油泵电机启动”按钮,使油泵电机通电;9)选择单步或连续工作方式;10)当选择连续运行方式时,鼠标点击 PC 界面上的“循环启动”按钮,自动选刀换刀开始直到换刀结束。当选择单步工作方式时,鼠标点击 PC 界面上的“循环启动”按钮一次,换刀选刀执行一步,再点击一次,再往下执行一步,。 3.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夹刀机构动作前,液压电动机必须先启动;2本实验中,溢流阀作为安全阀,对整个液压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溢流阀已经调好。为确保安全,不可擅自调动溢流阀!3注意安全 !表 2 选刀换刀实验面板接线表连 接 端 点连 接 端 点部件部件

19、PLCPLC面面 板板部部 件件刀库刀库( (步进步进) )其其 它它X10Y 轴前极限(右端)15VX11Y 轴后极限(右端)2FPX12Y 轴原位(右端)3RPX40主轴松刀(右端)S/S24V 地X41刀库前进(右端)DOG刀库原位(右)X42刀库后退进(右端)VIN5VY0C 轴(步进)2COM05V 地Y1Y 轴伺服脉冲 4端子名称Y2C 轴(步进)3部部 件件Y Y 轴交流伺服轴交流伺服其其 它它Y3Y 轴伺服方向 63Y4Y 轴伺服使能 295Y10X 轴正向手动724VY11X 轴负向手动8Y 轴前极限(右)Y12X 轴回原位9Y 轴后极限(右)Y14Z 轴正向手动Y15Z 轴

20、负向手动Y16Z 轴回原位COMY 轴前极限(左端)端子名称COM1部部 件件C C 轴轴( (步进步进)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COM25V 地、Y 轴交流伺服 41端子名称15V端端子子名名称称COM3COM4X 轴 COM1注:各部件之间的重复接线不再标出 4 4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指导书并画出控制程序梯形图。14 / 185 5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说明工具软件 FX-WIN 和选刀界面的作用及其先进性 ;2画出控制程序梯形图并写出相应指令;3分析实验结果。6 6思思 考考 题题1微加工中心包括几大部分?每个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2微加工中心机械工作台包括那几个坐

21、标轴,试说明每个轴的驱动原理;3试说明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试说明主轴夹刀、松刀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具体操作1 按要求接线,一人接线,一人审核,最终再由老师审核通过才可以开启实验台电源。2 启动桌面的 FXGPWIN,打开 PLC 梯形图中的 PC 控制程序,将程序传送至 PLC,遥控运行。3 启动桌面的 HJD_JZ2 程序,选择端口 com1,操作相关按钮,并仔细观察夹具变化。15 / 18实验三实验三 PCPC 控制实验控制实验一、一、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 利用 VC 编程实现 PC 对 PLC 的控制。2 、在 VC 界面上实现对液压夹具和电动机构的点动和自动控制。二、实验装置

22、及工量具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实验装置:一套完整的动力卡盘组件及零件 一套完整的联动夹具组件及零件一套铰链夹具组件及零件一套斜楔夹具组件及零件一套完整的数控分度头组件及零件一套完整的数控回转台组件及零件三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及步骤:1、认识实验装置;2、学生根据接线表接线(为安全起见,主回电路以及 PLC 外围的继电器 KA3 输出线路已接好) ;3、征得老师同意后,合上断路器 QF1、QF2、QF3 和 QS;”4、使用电源开关 SA1 给系统供电;5、根据原理图编写 PLC 程序传送到 PLC,并运行 PLC 程序; (注:本实验 PLC 梯形图保存路径为 E: JZ2 夹具实验台

23、 PLC 梯形图PC 控制。详细操作步骤参考“数控分度头实验”。)6、双击桌面上 VC 控制界面的图标;7、按照 VC 控制界面的按钮对实验台进行控制;8、清理实验设备、工量具及实验台。 四四 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本实验为综合实验,可以实现一次接线而控制全部机构的电动和自动功能。五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实验用仪器工具 PC 机 1 台 PLC 1 台 编程电缆1 根 断路器(QF1、QF2,QF3)3 个 接触器(KM2) 1 个 接触器(KM1) 1 个16 / 18继电器(KA1,KA2,KA3) 3 个 插线 若干三相异步交流电机 1 台六六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预习实

24、验报告,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七七 思考题思考题1 试说明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为什么必须在液压电机启动一段时间后,夹具才能动作?3 在 PLC 中怎样改变延时时间 ?4 说明此实验 PLC 工作的过程。 PCPC 控制实验接线表控制实验接线表部件部件PLCPLC面板面板部件部件PLCPLC面板面板X3动力卡盘行程开关红动力卡盘行程开关黑X4联动夹具行程开关红联动夹具行程开关黑X5铰链夹具行程开关红铰链夹具行程开关黑X6斜楔夹具行程开关红斜楔夹具行程开关黑X14回转台原位红回转台原位黑X15分度头原位红Y0分度头 2Y1回转台 2Y2回转台 3COM分度头原位黑Y3分度头 3COM15V 地Y10动力卡盘继电器上端端子子名名称称Y11铰链夹具继电器上端端子子名名称称COM324V 地部件部件面板面板面板面板部件部件面板面板面板面板端端子子动力卡盘继电器下24V 正端端子子分度头 15V 正17 / 18名名称称铰链夹具继电器下名名称称回转台 1 注:合同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后使用,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