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934905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材分析.ppt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吴忠市朝阳小学 官楠翊,指导老师 周丽华,教,材,分,析,目 录,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单元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单元教学策略,单元创新素养训练点,CONTENTS,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目录,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过程来看,本册学习属于进入中年级的第一学期,是低年级进入中年级的衔接过渡学期,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教材内容,17.走马灯的奥秘,18.捞铁牛,19.我的发现,20.飞翔的信念,紧扣单元主题,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本文记叙的是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的一件事,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奥秘的探究,表现了茅以升少年时就很注意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索科学道理。,本课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反映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写的是一个学生的发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能够根据脚步声判断出是哪一个老师。课文写了徐老师、李校长、何老师、高老师、陈老师五个人不同的脚步声,内容

3、贴近学生生活,读起来非常亲切。,这篇课文讲的是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从小树立飞翔的信念,进而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空。选编此文,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坚持信念,大胆想象,勇于实践。课文层次清楚,人物心理活动丰富,值得仔细品味。,有趣的发现,百花园五,有趣的发现,本单元课文内容广泛,既有大科学家的故事,也有同龄人的发现,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品质。,单元导读简要介绍本单元课文内容,点明单元主题,并明确提出单元学习重点。,教材编排意图,学习记述一件事的方法

4、,“百花园五”包括“语海畅游”“读读背背”“口语交际”“习作”四个栏目。“语海畅游”第一题从字源的角度比较“束”和“束”这两个部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两个部件的由来了解它们的含义,进而区分以“束”“束”为偏旁的两组字。第二题给句子加上适合的标点,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读读背背”的内容是古诗元日,这首诗描写了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除旧布新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口语交际”话题是“生活中的小窍门”,旨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小窍门,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话。“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在“口语交际”基础上的一次练笔实践。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介绍的内

5、容写下来,将口语能力转化为书面语能力,并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后习题解读,有感情朗读课文或默读课文并熟读成诵,把握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语言 实践,朗读默读,读读 写写,词语 花篮,拓展 延伸,以按课文填空、读句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并用词语造句,重点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主要安排的是每一课中要求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在增加学生词语积累的同时掌握本课会写字。,词语花篮中都出现三个课文中的词语,引领学生在空车厢上写上自己喜欢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好习惯。,以“试着用顺序词写一段话”“生活中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并写下来思?”“等形式呈现,重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6、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会认46个字,会写33个字。2.正确读写由本课会写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词语,继续学习归类识字。3.朗读课文,注意根据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语气。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4.结合具体语句,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品味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5.结合语境理解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等,能用关联词语写句子,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尝试使用关联词语。6.学习按照先后顺序介绍某个过程,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7.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人物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8.背诵古诗元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9.留心观察生活,积极记

7、录观察所得,并主动和他人交流。积极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掌握一些生活小窍门,并思考、验证这些窍门是否有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随文自主识字。2.写字教学时指导学生看读写相结合,看字形读字音,写好间架结构。3.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根据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语气。4.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5.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品味语言,体会词语运用的妙处。6.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故事情节,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7.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听说读写的整合,读写结合,读说结合,说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策略,创新素养训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