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943236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2、。【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课前准备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计量的重要性;()测量长度的要点;()了解误差的概念;()综合的测量活动。(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引入: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

3、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适当介绍,增强学生的爱

4、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2.长度的单位(SI):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um、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3)单位换算:1km=1000m;1m=1000mm;1mm=1000um;1um=1000nm;1m=10dm=100cm。例: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C)A.7.2m=7.2100=720cmB.7.2m=

5、7.2m100=720cm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二)、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第一步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2.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关于量程和分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6、。a.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b.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丙 丁c.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 mm,其中

7、69 mm是准确值,0.5 mm是估读值。d.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3.正确记录测结果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4.误差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

8、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2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 (1)直接测量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把数据填入课本表格中。(2)特殊测量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并填入实验报告表格中。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小结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9、2、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3、在用常规方法测量有困难时,可采用今天学习到的一些特殊方法进行测量。板书设计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来表示。(3)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2.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第一步刻度尺的使用:看、放、读、记。3.了解误差(1)测量中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测量中一定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