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49450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OCT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OCT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OCT概念、技术原理、基本原理OCT优势特点临床OCT的运用4 技术原理技术原理OCT(光层相干断层扫描)是利用红外弱光相干照射待测组织,依照光的相干性产生干涉,利用组织成像。是一种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眼科影像诊断技术,它通过各种组织对光的反射吸收及其散射能力的不同对组织进行断层成像,以清晰分辨组织结构,其轴向分辨率高达10m。技术原理技术原理光反射光反射: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由于细微的屈光指数的变化,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任意角度的改变,当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完全相反时称反射光。OCT就是返回探测器的反射光。6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组织的光学特性组织的光学特性

2、 1.组织结构对反射性的影响 水平结构(与入射光方向垂直):反射强。垂直结构(与入射光方向平行):反射弱。2.组织成分对反射性的影响 液体成分(水)多:反射弱。液体成分(水)少:反射强。3.组织结构转换对反射性的影响 强反射也可以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当入射 光线从一种屈光指数的组织进入另一种屈光指数的组织时可出现高反射。扫描方式扫描方式经黄斑矢状扫描经视盘放射状扫描视乳头周围区域坏状扫描 OCT 的优势的优势分辨率高无损伤探测实时成像无辐射非接触性操作简单、便捷具有一定的探测深度 OCT的适应人群的适应人群适应人群1.中老年人2.病理性近视患者(近视度数高于600度者)3.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

3、压、高血脂患者4.具有青光眼及其它眼底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5.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6.近期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OCT的适应症的适应症适应症所有眼底病,主要包括:1.眼底黄斑部病变:a 黄斑裂孔 b 视网膜劈裂 c 色素上皮脱离 d 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 e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高血压性眼底病变4.眼底视神经萎缩5.先天性眼底病变6.眼底肿瘤7.葡萄膜炎8.高度近视眼底病变9.青光眼早期筛查及病程跟踪10.其它视网膜病变眼科OCT检查的临床意义:可以清晰的显示眼后段主要是黄斑和视乳头的形态特征、视网膜的层间结构、视网膜及其神经纤维层正常厚度变化,另外还可以观察角膜、虹

4、膜、晶状体等眼前段组织,并准确测量相关数据。12 正常视网膜分层正常视网膜分层13 正常视网膜正常视网膜OCT影像影像 高反射 神经纤维层、色素上皮皮层 中反射 内外丛状层、内外核层 低反射 光感受器(视细胞)总体轮廓视网膜各层结构(由里到外依次是: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外核层外界膜IS/OS(感光细胞)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层14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 组织形态学 (1)视网膜黄斑整体轮廓的变化。(2)视网膜前结构的变化。(3)视网膜内各层结构的变化。(4)视网膜下结构的变化。组织反射学 (1)反射信号增强或减弱。(2)屏蔽效应。(3)穿透效应。定量分析定量

5、分析:厚度15 正常视网膜正常视网膜OCT影像影像黄斑特点 (1)中心凹视网膜最薄,只有一层外核层,缺少如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和外核层。(2)外核层在中心凹处最厚。外核层在中心凹处最厚。(3)外核层的神经细胞中,只有椎体细胞,无杆体细胞。(4)此处的锥细胞形态与其他部位不一样,较细长。16 异常视网膜异常视网膜OCT1.眼底黄斑部病变:a 黄斑裂孔 b 视网膜劈裂 c 色素上皮脱离 d 特发性脉络新生血管 e 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常见于视网膜厚度改变:视网膜隆起、突起,或视网膜凹陷、变薄。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高血压性眼底病变4.眼底视神经萎缩5.先天性眼底病变6

6、眼底肿瘤,常见于视网膜全层隆起7.葡萄膜炎8.高度近视眼底病变9.青光眼早期筛查及病程跟踪10.其它视网膜病变17视网膜厚度增加:视网膜隆起、突起。18黄斑区全层神经上皮缺损,裂孔直径232m,裂孔边缘视网膜囊样水肿。19黄斑区呈“丘样”隆起。神经上皮下呈蜂窝状改变,中央囊腔较大,囊壁薄,周围囊壁较厚。黄斑囊样水肿20黄斑中心凹凹陷失去正常轮廓,变得陡峭(箭所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正常(141m),周围神经上皮变厚,可见视网膜前膜附着(箭头所示)21黄斑中心凹内层视网膜完整,外层视网膜裂孔(缺损),形成外层板层裂孔(箭所示),视网膜前可见线状玻璃体后脱离光带(箭头所示)22黄斑中心凹外层视网

7、膜完整,内层视网膜缺损形成内层板层裂孔,中心凹周围的视网膜可见前膜附着(箭头所示)23黄斑中心凹凹陷失去正常轮廓,变得陡峭(箭所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正常(141m),周围神经上皮变厚,可见视网膜前膜附着(箭头所示)24 脉络膜新生血管25 黄斑出血 异常视网膜异常视网膜OCT影像影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是一种常见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大多数学者认为脉络膜循环异常及脉络膜血管渗透性增高是CSC的基本病理改变及发病因素。主要病理损害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屏障功能破坏,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液,经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与视网膜视部色素上皮间薄薄的一层膜状结构)进入神经上皮下积聚,导致其浆液性脱离而致。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9 OCT影像鉴别影像鉴别浆液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脱离的鉴别OCT表现 浆液性神经感觉层脱离 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相似点 均出现视网膜隆起,出现无反射的液性光学空腔鉴别点 只有神经感觉层的隆起 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一起 色素上皮保持在原位 隆起 液性空腔位于两者之间 液性空腔位于色素上皮层下 脱离角度小 脱离角度大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临床医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