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955135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医用护理输液PDCA应用培训讲座课件PPT模板.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护理输液PDCA应用,某某某医院 主讲人:XXX,1,PDCA知识介绍,2,输液缺陷,3,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4,环节质量控制措施,目录,5,环节质量控制检查,01,PDCA知识介绍,pdca knowledge introduction,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即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主要通过调查、分析等,弄清保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包括1、现状调查;2、分析;3、

2、确定要因;4、制定计划。,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效果。,第五步:执行计划即按既定的措施计划进行实施,也就是D-执行阶段;,第六步: 检查效果即根据措施计划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C检查阶段;,第七步: 纳入标准即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程、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第八步: 遗留问题即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 环去解决。,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分析原因即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确定主因即找出影响质量

3、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步: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并执行。,02,输 液 缺 陷,pdca knowledge introduction,随着疾病谱复杂化,给药方式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多途径、时间留置长的趋势。住院病人在接受静脉治疗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有效控制静脉输液缺陷发生,按主次相关因素分析将临床静脉输液中发生缺陷分为常见原因:如错误执行医嘱、加错药、特殊药物外渗、堵管、滴速过快(慢)、静脉炎、拔错针、其它等即用药环节、沟通告知环节、交接班环节、感染控制环节、执行医嘱环节。随着疾病谱复杂化,给药方式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多途径、时间留置长的趋势。住院病人在接受静脉治疗同时,

4、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有效控制静脉输液缺陷发生,分析静脉输液实践易发生缺陷相关因素,利用主次相关因素分析将临床静脉输液中发生缺陷按原因:如错误执行医嘱、加错药、拔错针、堵管、静脉炎、特殊药物外渗、滴速过快(慢)、其它等,最终确定5个主要环节影响因素,即用药环节、沟通告知环节、执行医嘱环节、感染控制环节、交接班环节、执行医嘱环节。,用药环节,交接班环节,感染控制环节,执行医嘱环节,沟通告知环节,03,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全质量措施,pdca knowledge introduction,目标二:提高PICC置管安全性,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误,A,B,1.建立及落实输液不

5、良事件报告,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不良反应事件。2.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方法。3.每月持续质量改进,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时及时进行分析。,1.管理层面:建立与落实PICC置管技术准入、告知、不良事件的上报以及PICC会诊制度,制定PICC置管及维护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2.培训方面:指定专责护士定期接受相关培训。3.创新技术:条件许可的尽量使用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4.筹备开设PICC导管专科门诊,提供专项技术。,目标九,目标十,1.建立安全指引、应急预案及上报制度与程序,及时报告及处理刺伤事件。2.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

6、士自我防范意识与技能。3.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所有受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或锐器应弃于不透水、防刺穿、防打开的安全容器中。,防范与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1.建立和落实健康教育和安全指引,专责护士能熟练指导病人和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2.建立PICC置管病人的档案,可随时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3.带管病人知晓导管的自我维护注意事项。4.出院时有书面告知维护注意事项、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需要咨询时知晓联系方式,医院随时能为病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5.建立成立全省PICC导管维护网络,病人在生活所在地能享受导管的维护服务。,提高PICC置管病人带管的安全性,04,环节质量控制措施,pdca

7、knowledge introduction,实行静脉输液环节质量控制,强化组织管理。 由护理部(或科室)牵头成立院内(或科内)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委员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静脉治疗专业技术丰富的护士长、护士及护理部人员组成,负责培训、指导、会诊、相关资料收集、统计汇总、分析反馈工作。制定静脉输液缺陷专项调查表,临床静脉输液流程,静脉输液管理制度,静脉输液护理评价标准等,并组织实施进行临床静脉输液专业技术的现场指导,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控制及干预措施。,建立监控系统,实行病区监控管理负责制 。科室护士长及质控组长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静脉输液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组建质量改进小组,创建“

8、安全文化”氛围,落实药物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制度、护理缺陷无责呈报制度、组织科内学习培训,提高对静脉输液风险的识别、预防、处理能力。,执行医嘱环节控制 执行医嘱环节控制从以前当日输液当日摆药改为提前一日摆药。医嘱下达后,护士认真核对包括姓名、年龄、药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滴速等项目,对医嘱有疑问时及时向医生提出,不盲目执行,不擅自更改医嘱。确认无误后打印执行单。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多组液体输注时,每组液体输液瓶贴标上序号如 1/3, 2/3,3/3组,执行单签名,增加用药透明度,护士执行清楚,交接时不宜混淆。,用药环节控制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

9、均存在安全隐患,参与护士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对易出现输液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特殊药物注安全提示语及明显标识。治疗室设安全用药提示语,如:“今天,你查对了吗?”、“三查八对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表”等,护士严格执行以查对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操作中实行执行者实名签字制。在静脉输液中发现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护士长,进行跟踪监测、调整治疗方案及时避免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感染环节控制 输液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通常由药物因素和不正规操作引起。所以科室要对输液治疗环境及相关设备、消毒液、医护人员手表

10、面定期监测,确保达标。在进行配置药液及输液准备、穿刺、拔针等关键环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实行规范操作,液体中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尽量做到现配现用防止热源叠加超标引起输液反应,使用锐器盒,以标准预防原则做好职业防护。,交接班环节控制 12:0014:30是各病区静脉输液安全的高风险时段,在班护士少,加药换液频繁,存在交接班时漏执行医嘱,对输液病人的观察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交接时只注意液体是否滴完,未在意液体输注状态是否正常从而出现针体脱出或针管堵塞, 静脉输液部位液体外渗或出现静脉炎等情况。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规范交接班流程,实行床旁一对一交接班,对特殊病人,特殊药物,特殊医嘱,特殊时

11、间,特殊场合重点交接,使接班人员明确工作重点,实现对患者连续性观察、治疗和护理,使输液护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开展系列的静脉输液教育项目 通过授课,操作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进行输液技术的临床应用,识别输液早期并发症,临床用药安全及护理风险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特殊人群的静脉输液治疗,静脉治疗中的感染控制;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讲座,加强临床静脉输液能力的培训。,05,环节质量控制检查,pdca knowledge introduction,由静脉输液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静脉治疗操作进行现场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流程、核心制度落实、工作治疗环境、输液设备、药品管理配置、评

12、价护士操作水平、查看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处理是否正确等,从而了解指正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存在的缺陷、隐患,及时纠正不当操作。,开展系列教育项目为主的干预手段,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的发生长期坚持加强护士静脉输液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坚持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加强护士心理素质、交流沟通能力的培训学习。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考核。促进了护理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护士积极上进,虚心好学的精神。在全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临床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强化安全意识。实践显示:以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降低了静脉输液缺陷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对静脉输液治疗的环节质量控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取以无责呈报、现场干预及规范静脉输液知识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等,全面分析,从系统中找问题,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静脉输液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环节质量控制,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高危因素发生环节上。对高危时段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是否降低等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护理输液PDCA应用,某某某医院 主讲人: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