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960237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精美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 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使学生了解 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爱护之心。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谜语。 (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 2)上搭架,下搭架,串

2、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 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 不搭架子, 丝瓜和葡萄就 不能往高处生长。 ) 2. 导语。 我们知道, 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 也是一种攀援植 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6 课爬山虎 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3. 给文章分段。 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 1. (课件展示爬山虎图片)教师:大家观察了爬山虎,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满墙 的叶子)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学生自

3、由发言) 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 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嫩红变成嫩绿)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 子?(长大了的叶子) (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 1、2 自然段?(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 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模样、颜色等, 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 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 2.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3. 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继续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 那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 题来学习第三段。 1. 教师:这段( 3、4、 5)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4、,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 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 (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 来观察它的脚的样子。 (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 怎样的?(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 也是嫩红的。 )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 你们看好吗?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 ”(学生讨论:原句观察更细致具体,描写更生动形象。 ) 2. 齐读第 3 段。 3. 教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 (板书:爬墙) 谁愿意读一读, 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指名读) 4. 教

5、师: 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 有什么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 成了小圆片, 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 )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小圆片了。 )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 去。)在墙上巴得怎么样?(牢固)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有 什么变化? (再演示一遍课件) (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 后来变弯曲了。 )它的脚由直变弯, 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看一遍录象) (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 就是这

6、样往上爬的。 ) 5. 我们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 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 指名 学生到黑板前边画边说。 6. 教师: 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 默读这段话用笔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 (触、变、弯、拉、贴) 7. 教师:大家看,如果把这个“触”字换成“贴” ,你们看好吗?(学生讨论: “触”字 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 )用“触”字表示刚碰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 速度快。“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好吗?(学生讨论:巴”是特别有力, 而“贴”没有力气。 ) 8.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 谁来读最后 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牢固)从哪个词看出牢固?(休想) 二、归纳写作方法 1. 学生讨论交流。 2. 教师总结: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按一定顺序,具体细致地描写。 三、课后作业 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 指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