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97911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2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02.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茶叶标准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阮建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标准茶园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三、适用栽培技术在标准茶园中的应用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近30年来几个重要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的变化幅度(以1978年为100%),(根据FAO数据整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近30年来几个重要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水平,(根据FAO数据整理),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产量水平 (千克/公顷),0,500,1000,1500,2000,世界主产国茶园

2、单产水平比较,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效益增长受资源、劳动力等刚性要素制约日益明显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效益和质量管理能力弱传统农业特征明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品牌发展滞后,标准茶园发展理念,消费者:安全、优质,生产者: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二、标准茶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茶园基础条件配套 茶树良种配置优化 茶树栽培技术规范 加工场所条件完善,加工工艺和产品有标准 茶叶安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实行规模经营,品牌营销,标准茶园基本要求,区位要求:交通便利,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规模要求:1000亩以上,

3、相对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和生态要求: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土壤pH值。茶树品种:国家或省级无性系良种。规范化栽培,标准茶园基本要求,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病虫害测报制度,植保员制度,统防统治制度,防治档案制度。茶园产量基本稳定: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 建有茶园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种植、施肥、耕作、修剪、采摘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记录;标准茶园应有地块图、标志。,(一)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土壤大气水,茶园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用水各项污染物

4、的浓度限值,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主干道、支道:园内运输、机具下地和园内小型机具行驶的主要道路 操作道:下地作业与运送肥料、鲜叶等物质进出茶园使用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的边缘,与周围农田、山林及其他种植区的分界。操作道、环园道按机耕地头道的要求设置,为茶园机械调头使用,一般可设计23m,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3. 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 防止水土流失。水沟系统由截洪沟(隔离沟)

5、、横水沟、纵水沟3个部分组成。有利于蓄水和灌溉抗旱。有条件时应建立茶园灌溉系统,如喷灌、滴灌等。,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3. 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4. 加强茶园生态建设,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3.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4.加强茶园生态建设 5.种植规格满足现代茶叶发展要求,茶树种植方式,丛栽,单条栽,双条栽,土地利用率低,目前极少采用,土地利用较高,投产期3-

6、4年,土地利用较高,前期产量增加快,(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 目的:以地形或各级道路、水利系统为界线对茶园进行划区分块,便于茶园日常管理。(1)生产作业区:根据茶园面积及地形情况,按照主、支道分布将全部园地划分若干个生产作业区,作为一个综合的经营单位。(2)生产作业片:每个生产作业区,结合支道、按自然地形或将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块分别划分为若干作业片。,(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3)生产作业块:每作业片按照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若干作业块。便于田间定额管理,落实肥料、农药等各项指标和措施;便于档案记录,产品追溯。平地和缓坡地的茶园作业块,应尽可能划成

7、长方形或近于长方形,适当延长地块长度,以利于机械操作。确定茶园作业块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地形条件是否复杂进行综合考虑。,(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4)制作标准园作业区块分布图、清单谷歌地图当地地图(土地利用调查等)清单,标准园作业区块清单,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记录人姓名:张艺谋 制表时间:2009年11月5日,(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1)标准园农资用品采购、入库记录农药(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规格农药登记号、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经销单位及联系方式采购数量采购人员姓

8、名仓库编号,xx标准园农药采购和入库记录,xx标准园肥料采购和入库记录,(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2)标准园农资用品出库领用记录领用日期农药(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规格仓库编号领用数量用途、使用地回收数量领用人员姓名,xx标准园农药领用出库记录,xx标准园肥料领用出库记录,(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3)标准园作业区块农事活动记录表(总表)作业茶园作业块编号日期事项具体作业内容带班操作人员天气,标准园作业区块农事活动记录表(总表),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作业片名称:上山片作业片编号:02,(二)建立茶园农

9、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4)标准园作业区块农药(化肥)使用记录表日期作业茶园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农药生产厂家和批号仓库编号用量(毫升/亩)、稀释倍数天气使用人,标准园作业区块农药使用记录表,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作业片名称:上山片作业片编号:02,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三、适用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三、适用栽培技术的应用(一)茶园土壤管理,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物理性质指标,有效土体深度:80厘米质地:壤土粘壤(夹带砾石)土容重:耕作层克/厘米3;亚耕作层克/厘米3;50厘米以下小于克/

10、厘米3。耕作层固:液:气三相比:约为50:30:20透水系数厘米/秒,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化学性质指标,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化学性质指标,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生物性质,茶园土壤含有大量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生物活性强,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纤维分解强度强,微生物和动物数量多、种类丰富。,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茶园凋落物重量及贡献养分,不同有机物料在茶园土壤中的分解特性,*中国有机肥养分志,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2.间作绿肥,间作绿肥、有机物覆盖,(注:幼龄茶园,2-4龄间试验),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适时

11、播种。合理密植:绿肥与茶树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与茶树之间的竞争。绿肥间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产量。适时施肥:以磷、钾等作基肥;苗期追肥促进生长,夏季绿肥出苗后半个月可施一次稀薄人粪尿,一个月后追施少量化学氮肥;冬季绿肥翌年返青后也要追施少量氮肥。,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时刈青、利用:在绿肥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达到最高时及时刈割,一般在盛花期;可以就地利用,在离根颈4050厘米处翻埋直接埋青,翻埋点应离开茶树根系一定距离,以防烧苗;也可刈青后单独或与厩肥、塘泥、人粪尿等一起堆制,制成堆肥或沤肥后到其它茶园中施用。,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2.间作

12、绿肥3.耕作改善壤通透性,改变土壤的水热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水平促进根系再生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三、标准园种植技术(二)茶园施肥技术,化肥总用量与我国茶叶产量水平的关系,(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茶园施肥情况调查,某些茶园施肥举例,(单位: 亩),主要茶叶生产国茶园产量(2008)和氮肥施用量,茶园氮肥用量与温室气体排放,(Akiyama et al., 2006),氮肥用量(千克/公顷),氧化亚氮排放(N2O-N,千克/公顷),日本一般旱地年N2O-N排放量千克/公顷,平均千克/公顷。茶园年N2O排放量千克/公

13、顷,平均千克/公顷。(Akiyama et al., 2006)日本5万公顷茶园排放的N2O量与500万公顷其它耕地的排放量相当。(野中邦彦,2005),茶园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造成跑冒滴漏,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氮素对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钾肥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钾肥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施钾肥降低病害发病率,施钾肥降低病害发病率,施镁肥提高茶叶感官审评得分,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肥料配合: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李忠佩、丁瑞兴,1992),

14、施肥量(kg/ha): 1. 300; 2. 600; 3. 45000/300; 4. 1200+1350+300,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李忠佩等,1992),化肥与有机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有机肥对红茶香气物质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肥料配合: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合理施用技术:适宜的用量、使用时间,茶园生态系统氮的循环,茶园土壤氮素循环模式,生物变化特性,茶园生态系统氮的循环,茶园耕层土壤的全氮含量约为0.11-3.35 克/千克,平均为克/千克左右(韩文炎等,2001)硝化作用过程:NH4+在土壤微生

15、物作用下经过形成NO3-;结果:茶园土壤酸化;产生少量N2O、NO等气体;淋溶损失水体富营养化。反硝化作用过程:硝态氮通过微生物(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在嫌气条件下形成结果: N2O 排放;15N试验表明酸性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N2O (Tokuda和Hayatsu,2000),茶园土壤磷的基本形态和转化,铝磷 (AlP)铁磷(FeP)钙磷(CaP)闭蓄态磷(OP),化学变化特性,磷的吸附固定,茶园土壤钾素形态及变化过程,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特性,钾肥用量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盆栽试验,田间试验,钾肥用量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盆栽试验,田间试验,茶树肥料(氮素)吸收与温度的关系,基肥和追肥

16、配施对春茶产量的影响,氮肥使用时间对新梢肥料氮分配的影响,氮肥使用时间:1月中旬、2月初、2月中旬、3月初和3月中旬,钾肥施肥时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鲜叶,吨/公顷),钾、镁肥施肥时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鲜叶,吨/公顷),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方案,1、确定氮肥用量根据近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确定氮肥用量300-450公斤/公顷。2、根据土壤测定结果确定磷钾和其它营养元素土壤分析:土壤高度变异特性从茶园取土壤样品,一般需要8-10点组成混合样;以Bray 1法分析土壤有效磷含量,1 mol/l的中性NH4OAC法分析交换性钾、镁含量;或者以Mehlich III(M3)浸提ICP-AES法同时分析有效磷、

17、交换性钾、镁含量。,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方案,2、根据土壤测定结果确定磷钾和其它营养元素土壤分析Bray 1-磷15mg/kg、交换性钾80mg/kg、交换性镁40mg/kg时;或者M3-磷19 mg/kg、M3-钾100 mg/kg、M3-镁45mg/kg时施用磷、钾、镁肥。磷肥(P2O5)用量为70-100kg/公顷,钾肥(K2O)用量为150-200 kg/公顷,镁肥(MgO)用量30-40kg/公顷。如果土壤分析的磷、钾、镁含量高于以上标准,以N : P2O5 : K2O : MgO比例来确定磷、钾、镁的用量。含氯肥料不能过量施用。氯化钾最高施用量不超过300 kg/公顷(KCl实物量);

18、用量较高时分次施用,与有机肥一起施用或加工成复合肥施用;不在幼龄茶树上施用氯化钾。,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方案,3、养分分期施用策略有机肥、磷、钾、镁肥:作基肥于茶季结束后施用,在9月底到10月底前施下。基肥结合深耕施用,施用深度在20厘米左右。氮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占全年用量30%40%的氮肥以基肥形式施用,以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可以适当配施速效氮肥。追肥:分成催芽肥、夏茶追肥、秋茶追肥,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方案,3、养分分期施用策略有机肥、磷、钾、镁肥氮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催芽肥(春茶前追肥):在采春茶前30-40天左右施入,占全年用量的30%-40%左右。夏茶追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

19、之前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秋茶追肥:在夏茶结束之后进行,一般在7月中下旬施用,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4、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生产、水分等,实施茶园养分调控,茶园氮肥(纯氮)用量:20-30公斤/亩;磷肥(五氧化二磷):4-6公斤/亩;钾肥(氧化钾):6-10公斤/亩。一般施肥方式:基肥10月中下旬菜籽饼肥100-200公斤/亩,尿素8公斤/亩,钙镁磷肥30-40公斤/亩,硫酸钾12-20公斤/亩,开沟10厘米深施用。追肥:第一次春茶前30-40天,尿素10公斤/亩;第二次:修剪前尿素10公斤/亩;第三次:修剪后30-40天,尿素8公斤/亩。全国各地24个生产茶

20、园对比示范,与习惯施肥相比,实施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后有23个茶园增产,平均增产16.1%;22个实施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的茶园收入增加,平均增加收入13.8%,为445元/亩。,茶园缓释肥料,茶树缓释肥应用经济效益比较(元/亩),广西桂林,茶树缓释肥应用经济效益比较(元/亩),湖南长沙,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三、标准园种植技术(三)树冠培育技术,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单位时间内合成并积累下来的全部有机物质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部分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从光合角度来剖析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间的关系生物学产量 = 光合产量 - 光合产物

21、消耗光合产量 = 光合面积光合速率光合时间经济产量 = 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 = ( 光合面积 光合速率光合时间 - 光合产物消耗 ) 经济系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增加光合面积: 即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 。 光合性能中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变化最大,又是最易控制的一个因素。免除环境胁迫: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水、施肥、消灭杂草,防治病虫害,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培育优良品种:应用常规育种或现代生物技术,定向改造植物,增强抗逆能力,提高光合机构的效能。,茶树产量构成,单位面积新梢数量(新梢密度):主导因子,与茶叶产量呈直线相关)单位新梢重量(百芽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树冠覆盖度:新梢数量由

22、树冠覆盖度和新梢密度构成栽培方式(丛栽、条栽)萌发轮次(采摘轮次)生长速度采摘后茶芽的再生能力,覆盖度、发芽密度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树冠培育管理目标,适中的树高:优质高效茶园的树冠首先要求有适中的高度,因为树冠太低不易达到一定的覆盖度和芽叶密度,而如太高,又会降低光合作用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利用率,而且不利于采摘。一般灌木型茶园树冠高度宜控制在80厘米左右。宽大的树冠:在保持适中的树冠高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扩大树冠幅度,使茶树具有宽大的采摘面。一般要求树幅在130135 厘米之间,树冠覆盖度在85%以上。,树冠培育管理目标,合理的分枝结构:优质高效茶园的树冠要求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均匀,分枝层次多而清

23、楚,生产枝健壮而茂密 适当的叶层厚度:茶树叶片既是采摘的对象,又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应新梢生长的场所因此,要获得一定数量的优质鲜叶原料,必须通过合理的采养技术,使树冠面维持一定的叶层厚度。一般中小叶种应有1015 厘米厚的叶层,叶面积指数在34之间为宜,(三)树冠培育技术,幼龄茶树做好定型修剪,建立茶树良好的骨架,一般要进行3次。,(三)树冠培育技术,幼龄茶树做好定型修剪,建立茶树良好的骨架,一般要进行3次。成龄采摘茶园做好轻修剪、重修剪,保持高效生产树冠。,轻修剪,通常每年进行宜轻不宜重,一般只剪去树冠面上的突出枝条或剪去树冠表层35厘米枝叶在气候温暖的茶区,推荐在10月份秋茶结束后进行轻

24、修剪,以浅弧形为好 (顶冠修剪);也可在春茶结束后进行轻修剪;不提倡春茶前修剪。,不同时期轻修剪对春茶的影响,重修剪,实施条件:树高增加、“鸡爪枝多、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实施方法:剪去树冠面上1015 厘米深的一层“鸡爪枝。实施时期: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后管理:留养发出新梢,6月下旬至7月初留2-3叶再次修剪,秋茶打顶。配套措施:修剪前施入追肥;修剪枝叶留园。,名优茶机械树冠培养技术,重修剪: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修剪高度离地30-50cm,修剪前开沟施纯氮180kg/ha。整枝修剪:同年6月底进行,修剪部位为上次剪口提高5-10cm;剪粗()留细。轻修剪:同年8月份进行;10月底11月初平整树冠

25、。施基肥:于10月份按纯氮120kg/ha计开沟施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施用钾肥和磷肥。追肥:次年春茶开采前一个月开沟施速效氮肥,施肥量为纯氮120kg/ha。春茶机采:适采期为树冠面上1芽1-2叶比例为70%。机采结束后马上用采茶机修平树冠。轻修剪:春茶后或秋茶后进行轻修剪,修剪幅度约3-5cm左右。,蓄梢采摘树冠,不同树冠类型与春茶萌展时期,不同树冠类型与春茶产量,蓄梢采摘树冠与平面树冠比较,优点发芽早发芽数多芽头壮缺点采摘较集中,易形成洪峰不采夏、秋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如遇晚秋气温偏高,易造成部分腋芽提前萌发抗雪灾冻害能力差,防止或减少腋芽在当年秋天萌发是技术关键,侧枝萌发数量与枝条粗度的关

26、系,9个品种,蓄梢采摘树冠培养技术,幼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保证骨架形成春茶后重修剪离地30-50厘米时间:5月中下旬,避开伏旱修剪之前使用有机肥,及时追施氮肥,补充磷、钾肥不采夏、秋茶,蓄梢促控,适当去除超强生长枝条,减少下级腋芽萌发注意病虫害防治9月底-10月上中旬,打顶,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二、标准茶园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三、适用栽培技术的应用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低产低效茶园:品种老化,覆盖率低,低产低效茶园:树冠结构不合理,低产低效茶园:土壤肥力、肥培管理水平低,低产茶园成因与改造技术,品种老化成因:改种,更新换植品种树势衰弱成因:改树,修剪复壮树冠土壤性质成因:改土,增施肥

27、料改土培肥,改种换植,土壤性质成因,土壤存在障碍层土壤养分亏缺土壤板结茶园土壤培肥,土壤存在障碍层,黄棕壤网纹层,红白相交成网状的礓土建园时垦深不够,没有打破塥土层,根系生长不良,夏天容旱,冬天易冻。主要技术措施:抽塥换土,破塥、填表土、施有机肥配套措施:重修剪、复壮树冠,土壤含氧量对茶树养分吸收的影响,在1020厘米深的土层,CO2的含量约为2%4%,而在4060厘米土层有可能升高到1015%;土壤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至10%15%时对根系生长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而CO2含量5%时,对根系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土壤质地:砂质土壤中空气流通比较好,即使下层土壤空气的组成与表层土壤相比变化不大;但在粘质土壤中,下层土壤由于通气不良,氧的浓度降低较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壤结构,土壤板结:耕作,改善壤通透性,改变土壤的水热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水平促进根系再生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深耕对土壤微生物生长影响,耕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红壤茶园深耕效果,红壤茶园深耕,谢谢!,联系方式:0571-866539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