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0389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湖北省重点高中汉川一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Br:80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 第?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第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某品牌消毒液的商品标识上标明:?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 ?使用时应加水稀释 ?可对餐具进行消毒,并能漂白浅色衣物。据此判断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A(Cl

2、 B(SO C(NaClO D(HO 22222(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 ?NO和NO, ?NO和O, ?NH和N。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22232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V、V,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23A(VVV B(VVV C(VVV D(VVV 2x,2,3(MO与S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7x, 2,+ 3+ x,MO+ 3S+ 14H= 2M+ 3S?+ 7HO,则MO中M的化合价是 27227A(+1 B(+3 C(+4 D(+6 -1-14(若以w和w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

3、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2w,w B(w,2w C(2w,w D(w,w,2w12 1212121 5(在N,3H2NH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2233间内,用H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2A(0.44s B(1s C(1.33s D(2s (相同质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6生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的量越多 B(硝酸浓度越大,反应产生的气体越多 C(硝酸浓度不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

4、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也不同 D(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物质的量相同 327(25?时,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且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酸溶液的体积(V)与碱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是 1222A(V,10VB(V,10VC( V,2VD( V,2V 12 21 12 218(amolCu跟含bmolHNO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33A(b,2a)mol B(b/4mol C(2a/3mol D(2amol 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SO,HSO,NH

5、)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9(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4234?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2,+ A(Br B(SO C(HSO D(NH 423410(可逆反应mA(s) + nB(g)pC(g) + 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 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

6、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m+n,p+q D(平衡后,增大C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3H2NH(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2 23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正)、(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大压强,(正)、(逆)都增大,且(正)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增大倍数 C(降低温度,(正)、(逆)都减少,且(正)减少的倍数小于(逆)减少倍数 D(充入氩气,(正)、(逆)都增大,且(正)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增大倍数 12(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7、 + A(c(NH),c(Cl),c(H),c(OH) B(c(NH),c(Cl),c(OH),c(H) 44+C(c(Cl),c(NH),c(OH),c(H) D(c(Cl),c(NH),c(H),c(OH) 4413(已知,KHPO溶液呈碱性,在KHPO的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其中磷酸氢根离子的24242,,3,2,,3,电离平衡为:HPOH+ PO,欲使溶液中 HPO、H和PO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4444浓度均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加热 C(加氢氧化钠 D(加消石灰 14(某溶液中发生反应:A = 2B + C,A的反应速率(A)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溶液的体积为2L

8、,且起始时只加入A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02min内A -1-1 (A)/mol?L?min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B(反应开始的前2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 0.5 ,1-1 小于0.375mol?L?min0.25 C(至2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小值介于 0.5mol至1mol之间 t/min 0 2 ,1,1D(至2min时,c(B)介于1mol?L 至1.5mol?L 之间 2 15(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和O的混合气体,即发生如下反应:222SO(g) + O(g)2SO(g);?H,0。反应达平衡后,SO、O和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9、232233 : 4 : 6,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O和S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31.1mol和2.0mol,此时容器内SO的物质的量应是 2A(0.7mol B(0.9mol C(1.1 mol D(1.3mol 16(在NaS溶液中,下列粒子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21+2,c(Na),c(S),c(OH),c(HS),c(HS) A(22+2,B(c(Na),2c(S) + c(HS) + c(HS) 2,+,C(c(OH),c(H) + c(HS) +2c(HS) 2+2,D(c(Na) + c(H),c(S) + c(HS) + c(OH) 17(某无色溶液中放入Al

10、片后有H产生,则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2,,2,,,, , A(Na、Cl、Ba、NOB(Na、Cl、K、Br32,,,2,,、Cl、K、AlO D(HCO、Cl、Ba、Na C(S2318(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12A(g)+B(g)2C(g),若经2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衡时的速率为0.3mol?L?s ,1,?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衡时的速率为0.6mol?L?s ?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1?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

11、的是 A(? B(? C(? D(? ,15+19(重水(DO)的离子积为1.610,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2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pD,7.0 B(含0.01mol NaOD的DO溶液1L,其pD,12.0 2,12 C(溶解0.01mol DCl的DO溶液1L,其c (OD),1.6102D(在100mL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0 20(为了加快纯锌与20mL0.05mol/L硫酸反应产生H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A(加入10mL0.1mol/L的盐酸 B(加入5m

12、L0.2mol/L的硫酸氢钠溶液 C(加入15mL0.1mol/L的硝酸 D(加入5mL0.2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 3 第?卷(共4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21(12分) 有a、b两个恒温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A、1mol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2C(g) + D(g) ? 达平衡时a中A的浓度是Mmol/L,C的浓度是Nmol/L,b中A的浓度是m mol/L,C的浓度是n mol/L,试比较N与n的大小(选填:,或,或,):N n ? 选择下列配比分

13、别充入a、b两容器中,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仍为Nmol/L的是 ,b中的C浓度仍为n mol/L的是 。 ? 6molA + 2molB ? 3molA + 2molC ? 2molC + 1molB + 1molD ? 1.5molA + 0.5molB + 1molC + 0.5molD ,1? 若将2molC和2mol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X mol?L,C的浓度为Y mol/L,则X与M,Y与N之间关系为:X M,Y N(选填:,或,或 ,) ? 若将4molC和2mol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 mol/L。则 ? R,2M ? R,M ? M,R,2M ? R,2M 22

14、(6分) +,7? (2分) 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mol/L。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13的c(H)为4.010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 。 ?(2分)分别将少量CO气体通入一元酸的钠盐NaA和NaB的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CO+2NaA +HO = NaCO+2HA;?CO+NaB+HO = NaHCO+ HB,试由此HCO、HCO2 2232 23 233,、HA、HB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 。 (2分)已知,在相同条件下,HCN的电离程度比HF小。请根据有关知识分析判断,?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N溶液和NaF溶液中: ,c(CN)+

15、c(OH) _ c(F) + c(OH)(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3(14分) ?(2分) 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 ? 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 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 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 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12分) 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4 实验操作 ? 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 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

16、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 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 ? 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 。 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 在步骤?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题(本题8分) 24(将35.2g铜与20

17、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混合气体在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 (4分) 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 L,NO的体积 L。若将产生的混2合气体通入水中,完全转化为硝酸,所需O的物质的量为 mol 。 2? (2分) 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170 mL 10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2,溶液中的Cu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 (2分) 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至少需要30%3的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g) 。 5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tanA没有单位,它表

18、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A D C D C B A B B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D B D C A D B D D B 21. 每空2分,共12分 ?, ; ? ?;?; ? ,;, ? ? (2)两锐角的关系:AB=90;22. 每空2分,共6分 第二章 二次函数? 1 , 12.4 或 (13,lg4)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

19、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 HCO,HB,HCO,HA; 233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 小于。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23. 每空2分,共14分 ?(? ?(? 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 锌粒与酸脱离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N H 22? 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铁触媒N,3H 2NH223? 24. 共8分 ? (2分) 6.72 L 4.48 L , (2分) 0.275 mol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11.2,3,3? (2分) N 元素守恒:20010c(HNO),,1017010 322.4一锐角三角函数c(HNO),11.0mol/L 3? (2分) 电子得失守恒: 4.二次函数的应用: 几何方面- -失2e HO ? 得2e Cu ? 22sin0.55mol 1.1mol xmol 1.1mol m(HO ),0.5534/30%,62.3g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