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04978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二20180528395.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模拟试卷二 (时间:40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 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 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 公天下 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2.在中国古代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 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

2、上是为了(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削弱贵族集团 D.强化官僚政治 3.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 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 以推断( ) 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C.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D.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 “他有感于 世 衰俗降”,发出 “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 ”良知 的心学论题。

3、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 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5.晚清载泽说:“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 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 A.民族危机加剧 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土地兼并严重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6.日俄战争时,“”沪商沈敦和以在华中立国代表名义组建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战地救济 46 万 人。清政府战后接管,“”官办 大清帝国红十字会 ,但在辛亥革命中无法适应战地救护,更不抢 救革命党人,“”沈敦和再次组建 中国红十字会

4、万国董事会 对作战双方开展战地救护。沈敦和 “”将红十字会和 万国 结合起来( ) A.是为募捐而壮大自己的声势 B.有利于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 C.以便展开与清政府的抗衡斗争 D.是因为渴望得到列强大力支持 7.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 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 这些措施的作用在于( ) A.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 B.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 C.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 D.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 8.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5、、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 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C.“”与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 9.伯利克里曾说:“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但我们 在私人关系所享有的一切安逸不应使我们成为不守法的市民。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 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保护公民平等而轻视自由 B.公民意识等同于法律至上意识 C.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D.公民

6、的个人才能不被城邦重视 10.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法官在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其他政治组织的工作,不能参加竞选 其他公职活动,这说明( ) A.联邦法官缺乏人身自由 B.注重维护国家司法独立 C.司法腐败得到有效遏制 D.联邦法官政治地位较低 11.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1918 年 1929年 1930 年 1934年 1937 年 集体农庄(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7 集体化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4.9 33.6 87.4 99.1 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 A.解

7、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B.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C.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 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12.1947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在法国,(共产党)有四五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 部长。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并在政府各部、工厂、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法国选民将近 1/3 ”“”投共产党的票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 。这一言论( ) A.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助 D.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25分,14题 12分,共 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

8、文主义者们,从但丁开始,讽刺和反对的就是作为政治力量的教会,而不是精神意义 上的上帝。所以,“与其说是 人神对立”,不如说是社会阶级对立;“与其说是 发现了人”,不如 说是回归了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简单点说,就是反教权不反神权。在神权作 为基础的前提下,人们寻求和上帝的直接接触、对话。人文主义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谓 复兴,就是人文主义掀起希腊文学以后的一次文学高潮。人文主义文学作家提倡希腊古典 文化,研究推广古典名著。可以说,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来源。 “”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中 理性 的对比 材料二 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不只想引进新课程、新书面语、新学术

9、方法、新的七零八碎的外来 “”知识、新 事实 。他们的潜在动机,是通过提倡和示范、普及新的行为模式、新的个性类型 “”实际是创造一种 新民 。有鉴于早期改良派曾强调,所创造的新公民要能承担政治责任 并履行参与政治团体的义务,新文化改良者强调了他们希望培育的新个性文化和知识方面的重 要性。 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文艺复兴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要求创造 新民 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 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相同点。(15分) 2 14.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

10、经济和思 想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 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12 分) 3 综合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 1.B“”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 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说明宗法制下公共事务中,突 出君臣关系,而非血亲性质,君主是天下共同的君主,“”具有 公天下 的某些特征,B 项正确。 2.B 北宋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由官僚负责运转,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削弱贵族 集团,强化官僚政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B 项正确,C、D 两项错误。强化官僚政治不一定能 提高行政效率,“”且不是 根本

11、目的 ,A 项错误。 3.C 中国古代对南方的开发存在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先后,首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然后是长 江中上游地区和岭南地区。材料中墓葬的规格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以长江中下游为核 心,向南、向西不断降低,“”反映了对江南的开发是 逐步 的,C项正确。重视墓葬建设是宗法 观念的产物,宗法观念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宗法制度早已瓦解,A项错误。材料中的墓葬不一定 是官僚的,B“”项错误。 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是在南宋,D项错误。 4.C 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是王夫之,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心学理论产生的根源,故 B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王阳明心学理论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

12、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 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故 C 项正确;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 理性的是程朱理学,故 D 项错误。 5.D 材料对比了道光以前和咸丰以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格局的变化,咸丰以后地方财政对中央 的依赖降低,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项正确。 6.B“”“” 材料体现的是 民办 和 官办 的比较,“”凸显 民办 的中立,以在战争中尽可能地救 死扶伤,“”万国 之名是为减少受到清政府的干扰制约,故 B 项正确;A、D 两项本身说法错误, 排除;红十字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没有政治倾向,也救助清政府军队的伤员,C 项错误。 7.A“ 苏区指采用 苏维埃政权

13、”组织形式的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白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对国民党统治区域的称呼。1927年 10 月之后农村根据地开始建立起来,工农武装割 据开始形成,国民党对苏区进行镇压破坏,苏区物资供应困难,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是打破国民 党对根据地的封锁,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问题,排除 B 项;C 项与国共对峙矛盾,故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土豪劣绅,故 D 项排除。 8.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世界是多样性的,多样 性的世界认可说明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突破了意识形 态的限制,故答案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

14、了加强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 系,为国家建设创造安宁的国际环境,不是为了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故排除 A;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加强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一边倒 是为了加强和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故排除 C;材料与 D 无关。 9.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伯利克里强调法律对雅典公民的重要性,公民享受自由的前提是对法 律的尊重和服从,反过来说即遵守法律更有利于享受公民的自由,故 B 项正确。材料不是对自由 的轻视,故 A 项错误;遵守法律不能体现法律本身的完备性,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个人才能 是否被重视,故 D 项错误。 10.B

15、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禁止任职的联邦法官担任其他政治组织的工作和 参加竞选其他公职活动,体现了司法独立原则,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没提及限制法官的人身自由, A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司法腐败,故 C 项错误;在美国国家机构中,联邦法 院法官具有崇高的法律和社会地位,故 D 项错误。 11.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公有制性质的农庄从 1929 年到 1937年迅猛发展,农业集体化八年实 现,速度过快,之后苏联农业的发展受到影响,“这是 左”倾冒进的表现,故答案为 C 项。苏联的 粮食问题没有解决,长期存在,A 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不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 济发

16、展,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 B、D 两项排除。 4 12.C 1947年,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材料强调法国面临苏联的严重威胁,法国共产党势力壮大, 意在推动美国援助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故 C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 讽刺和反对的就是作为政治力量的教会,而不是精神意义上的上 帝”“与其说是 人神对立,不如说是社会阶级对立”“在神权作为基础的前提下,人们寻求 和上帝的直接接触、对话”“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来源”逐点概括。 第(2)问,根据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可知封建儒学造就了国民奴役心态,之前的民主政治 缺乏国民的政治参与及西方人

17、权思想传入。两场运动的相同点,可从性质、内容、影响三个角 度进行分析。 答案:(1)特点:反教权而不反神权;体现了新旧阶级的对立;迫求信仰自由,借助于文艺形式;具 有一定的理性精神。(10分) (2)原因:封建儒学造就了国民奴役心态;民主政治缺乏国民的政治参与;西方人权思想传入的 影响。(6分)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都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都促进了人性的觉醒。(9 分) 14.解析:根据所给信息,此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之间 的关系。观点的提取可以围绕近代经济、政治和思想关系来提取,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了民主

18、政治运动的发展;也可以提取近代新思想推动了 政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然后围绕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说明 即可,论证部分一定要严格按照提取的论点进行论证,忌论点和论据脱节。 答案:观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民主政治运动的 发展。(2分) 评析:19 世纪 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光绪帝实行 戊戌变法,结果失败。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到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0 分) 观点二:近代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变革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评析:19 世纪 60年代,“”中国洋务派把林、魏 师夷 的思想加以发展和实践,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指导了 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在中国广泛传播,形成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辛亥革命。革命后的政令和思潮极大地推动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 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 整顿经济秩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0 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