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06101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考)优秀名师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高考)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Al27 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结合成分子 2. 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 3(可逆反应N+3H2NH的正、逆

2、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223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v(N),v(H) B(v(N),v(NH) 正正正逆2223C(2v(H),3v(NH) D(v(N),3v(H) 正逆正逆23224(现代大爆炸理论认为:天然元素源于氢氦等发生的原子核的融合反应。这于一百多年前,普鲁特运用思辨性推测作出“氢是所有元素之母”的预言,恰好“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研究中若能以思辨性推测为核心,就能加快科学的进程 B(普鲁特“既然氢最轻,它就是其他一切元素之母”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 C(“一致”是巧合,普鲁特的预言没有科学事实和理论支撑,只是

3、一种猜测 D(“现代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诞生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5(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的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体 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H,0 6(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7(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4、的是 ( ) ,2+2A(Ba、Cl、Na、SO B(AlO、K、HCO、Cl 4233+,3+2C(OH、Fe、NO、SO D(Al、Na、HCO、Cl 3438. 原子核外P能层和p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 ( ) A. 32和2 B. 50和6 C. 72和6 D. 86和10 9.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2-B(石墨颗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4e,2O 2C(炭棒应与玩具电极的负极相连 D(该电池工作

5、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石墨颗粒的质量会减轻 10(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H,0,?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H,0,?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H,0,?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11(根据下列电子排布,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 ( ) 2262261 12221A(1s2s2p B(1s2s2p3sC(Ar3d4s D(1s2s3s 12. 现有下列一些常见的仪器:?大、小烧杯,?容量瓶,?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试管,?温度计,?蒸发皿,?托盘天平。在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

6、,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 ) A(? B(? C( ? D(? 13(盐的水解程度大小可以用“水解度”来表示。关于NaA型盐的水解度,就是已水解的盐,1的物质的量占原来盐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若测得2L1mol?L的强碱弱酸盐NaA溶液的,pH为10,则A离子(A表示一元酸根离子)的水解度是 ( ) A(0.01% B(0.1% C(0.2% D(1% 1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已达平衡的反应C(s)+HO(g)CO(g)+H(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22正反应方向移动 ?已达平衡的反应N(g)+3H(g)2NH(g),当增大N的浓度时,平2232衡

7、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的转化率增大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2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A(? B(? C(? D(? 15(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c(Cl)增大,AgCl的溶度积增大 B(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C(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重新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1022D(AgCl的K,1.810mol?L

8、,则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sp,,1022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mol?L 16(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各反应物的始态和各生成物的终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A?F,H,H 6B(H+H+H+H+H+H,1 123456C( C?F,|H|,|H+H+H| 126D(|H+H+H|,|H+H+H| 123456,,17(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O(l) H,57.3 2kJ/mol,向1 L 0.5 mol/L的NaOH

9、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SO、稀HNO,则恰好完全243反应时的热效应H、H、H的关系正确的是 123( ) A(H,H,H B(H,H,H 123132C(H,H,H D(H,H,H 213132,118(反应NO(g)2NO(g) H,+57 kJ?mol,在温度为T、T时,平衡体系中NO24212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如图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19(把Ca(OH)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 2,2+Ca

10、(OH)(s)Ca(aq)+2OH(aq) 2当向Ca(OH)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22+A(溶液中Ca数目不变 B(溶液pH不变 2+C(溶液中c(Ca)增大 D(溶液pH增大 20(钢铁在腐蚀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 ?铁元素由+2价转化为+3价 ?氧气被还原 ?产生氢气 ?Fe(OH)失水生成3FeO?xHO 232?杂质碳被氧化而除去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21(把0.02mol/LCH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3关系正确的是 ( ) ,+A(c (CHCOO

11、),c (Na) B(c (CHCOOH)+c (CHCOO)=0.02mol/L 333,+C(c (CHCOOH),c (CHCOO) D(c (OH),c (H) 3322(可以将反应Zn+Br = ZnBr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22, 2+2+?Br + 2e = 2Br?2Br - 2e = Br ?Zn 2e = Zn ?Zn + 2e = Zn 22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 A(?和? B(?和? C(?和? D(?和? 23(将1 mol SO和1mol O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22发生反应:2SO(

12、g)+O(g)2SO(g)。反应达到平衡时SO为0.3 mol。若此时移走0.5 mol 2233O和0.5 mol SO,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的物质的量 223( ) A(等于0.3 mol B(等于0.15 mol C(小于0.15 mol D(大于0.15 mol,小于0.3 mol 24. 新型LiFePO可充电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4,+ +电时,正极:FePO+Li+e= LiFePO,负极:Li,e= 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44A(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 B(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Li+

13、e= LiFePO 44+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Li得电子被还原 -125. 已知0.1 mol?L的二元酸HA溶液的pH=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 A(在Na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2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2,+2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 ,+2+D(在NaA溶液中一定有:c(Na)c(A)c(H)c(OH) 2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6小题,共50分。, 26.(6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

14、B的核电荷数比A大两个单位,C的质子数比B多4个,1 mol A的单质与酸反应,能置换出1 g H,这时A转化为2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B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C原子外围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 27(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

15、吸热)。 28(4分)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4452机物外,其它成分为: c(Na)=410mol/L,c(SO)=2.510mol/L, c(Cl)=1.610 4,52+5mol/L,c(NO)=1.410 mol/L,c(Ca)=1.510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 329(10分)实验室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16、?.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NaOH溶液的浓度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编号 (mol/L) 入的体积(mL) (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范围为 ? 。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下图 的操作,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甲 乙 丙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多选扣分

17、)。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没有等溶解液降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中 E(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30(12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2反应:CO(g)+3H(g)CHOH(g)+HO(g),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22321kJ?mol)的变化。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18、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4)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5)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3 2molH,测得CO和CH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223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 2(6)下列措施中能使n(CHOH)/n(CO)增大的有 。 32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

19、体系总压强增大 231(10分)某同学用碳棒、纯铜片、直流电源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 Cu + HSO(稀) , CuSO + H? 2442(1)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够实现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在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时,由于装置连接不当,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 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是锐角的正切;实验现象:碳棒和铜片上均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并未变为蓝色。 B、当a0时请你分析其原因 ? 。 33.123.18加与减(一)3 P13-17假设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且收集到碳棒上产生气体体积为11. 2L (标准状况下)。则该过程中铜片上发生的反应式为 ?

20、。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时要使溶液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需加入 ? (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其(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质量为 ? 。 参考答案 22626.(6分)? ?1s2s2p ? 27(8分)(1)m+n,p (2)固 (3)逆反应方向 (4)吸热 28(4分)4 29(10分)(1)?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褪色 ?8.210 (2)0.11mol/L(不写单位扣1分) (3)丙 (4)EF 156.46.10总复习4 P84-90130(12分)(1)CO(g)+3H(g)CHOH(g)+HO (g) ?H,(n-m)kJmol (2)C 22323 (3)c(CHOH)?c(HO)/c(CO)?c(H)(4)增大 (5)0.225mol/(L.min) (6)C 3222,+31(10分)(1) (2)?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2H+2e, H? 212.与圆有关的辅助线?HO ?18g 2C Cu (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稀硫酸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