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0640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80289.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实验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时间:150150 分钟,满分:150150 分) 第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 3 3 分) “”大团圆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 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 “的 团圆梦境”“,琵琶记的 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 “”“”生殿的 蟾宫相见 等等。讲究 团圆之趣 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 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 天 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 “白天黑夜的交替,

2、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 乾为天,为圆”, “以及 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 “”天 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 “”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 天 “”“”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 天 的运行规律圆 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 “”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 圆 不仅是神秘的示 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 “”子 九九 八十一章,象征

3、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 “”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 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揭示了道 “”“”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 九九 循环往复式的 道 的结构,是离不开圆 的。 “”“”“由于 圆 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 圆 经常在 圆 ”“”“”满至美 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 圆智 ,称般若 “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 圆照”“,称善根为 圆根“,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 圆 成”“,称涅槃境界为 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 圆圆海 。这里, 圆” “”“”“”均可作为 圆满 、 大美 和 至美 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

4、同地将圆作为最 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 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 “”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 大团圆 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 “”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 圆 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 1 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 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 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 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 “”锋一转,却来个 窦天章为女申冤昭

5、雪 ,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的崇 “”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 大团圆 即是审美 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 推选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 “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 大团 ”圆 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 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

6、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 现,其形成与华夏民族的尚圆观念有关。 B. “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 大 ”团圆 结局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 C. “大团圆”审美心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 中国的悲剧往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 D. “”大团圆 审美心理体现了审美对传统规范的崇尚、迎合和屈从、妥协, 它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在技能方面向圆熟精致的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指出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接下来进行相 “”关阐释,最后揭

7、示 大团圆 的内涵。 B. “文章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 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 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C. “文章整体采用了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中间几段主要从华夏初 “”“”“”民对 天 的崇拜以及 易、道、禅 三个哲学角度阐述 大团圆 审美心 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D.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大团圆”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 领先于世界,但也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四季的往复、日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形 “”“”成了 乾为天,为圆 的先进观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 圆

8、 的崇尚 与亲和。 B. 华复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 2 拜的对象,是与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的。 C. “圆”“经常在 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因为 圆”是 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 “在古代中国,对 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规范,它 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圆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14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46 题。 故乡的山泉 徐鲁 故乡的山泉已经消失了。连山泉流过的那条布满层层梯田的碾子沟,也 被填平了。这次回到故

9、乡,童年的伙伴告诉我说,村西碾子沟两边的土地, “”已经被开发商 征走 ,不久就要变成一个高尔夫球场了。 那道山泉,养育过咱们村里多少代人啊!那么清凉、那么甜的泉水,永 远地消失了。 “”诗云: 到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回到故乡,我看见,那永远消失 了的,何止一道山泉。曾经环绕在我们村边的清清小溪,穿过小村的光滑的 石板路,坐落在村西的古老的磨坊,还有村东山坡上的苹果园,矗立在那座 古老的祠堂旁边的高大的老槐树也都看不见了,再也找不到了!它们都 到哪里去了啊? 我依依回想着往日的村庄、童年记忆里的故乡 在那盛开着石竹花和雏菊的幽静的山谷间,或者,在那连结着远山、地 平线和我们村子的乡土路边;

10、在那微凉的、笼罩着乳汁似的白烟的春天的早 晨,或者,在那金灿灿的、荡漾着我们丰收的欢笑声的秋日的傍晚清清 的故乡的山泉,曾经宛若一支支如歌的行板,带着母亲般的温和,潺潺流淌 着,流淌在我们因耕种劳作而疲惫、饥渴,又因收割和期待而幸福、充实的 日子里。 也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叮咚的山泉,流淌在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寂寞与寒 冷的冬日的梦里,但它同样以母亲的温柔,安慰着我们,滋育着我们,供我 们啜饮它仅有的清甜,直到我们的每一颗心、每一脉血管,都被它注入一种 温暖的情感和永不动摇的信念。 请记住这道山泉水,是养育过我们祖先的水;记住这些山沟和梯田,是 供养着我们生生不息的山沟和梯田。凭着我们每个人粗壮的手

11、臂,凭着我们 每个人对乡土的忠诚和热爱,幸福一定会在这块土地上生长,我们都会幸福 的! 这是母亲般的泥土和泉水的恩赐!凭着不老的岁月和不竭的泉水, 让我们都来相信吧:幸福、祥和、美满的日子,总会完整无缺地属于我们。 3 故乡的山泉,你这清冽、甘美的慈母之乳啊! 而在从前,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谁能够告诉我们,你是从哪里流来, 你又将流向何方。也没有人知道,你独自流淌了多少年,你为什么有着那么 多流也流不尽的清冽与甘甜。 曾经有多少个贫穷的童年的日子,我们拾穗在田野,放羊在草坡,躲雨 在茅棚当我沿着秋日的小路走来,坐下歇息的时候,聆听着你的叮咚的 声音,我就常常对着旷远的碾子沟发呆和痴想 故乡的大

12、山深处,该不会流得空空了吧?难道真的是像祖父说的那样, 在大山那边的白云深处,住着一位好心的水神仙? 只因为喝着这甘甜的山泉水,我们一代代孩子,才如一棵棵小树一样, 坚强地生长着。欢乐与幸运,也一次一次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来到我们共同 的艰辛的村庄和土地上。 今天回首,有多少沉重、深情的往事,使我依恋,又使我无限伤感。我 在想,我的埋怨和愤怒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自己,不是也早已远离了这个曾 经养育过我的生命、洗涤过我的灵魂的村庄和土地了吗?我自己,难道不是 也离那片曾经打湿过我的头发、扭伤过我的脚踝、曝晒过我的肌肤的风雨和 苍烟越来越疏远了吗? 那是从哪儿吹来的一团团烟雾啊,掳走了我们心中那幽幽的

13、山谷?那唯 一的黄土小路上哪儿去了?那些长满马兰花和车前草、牛蒡花的河岸呢?那 流淌着我们的欢乐与忧愁的童年的流水呢? 还有你,还有你们 那些默默地养育了我又默默地把我送走的人,你们都在哪儿呢?在哪儿 能重新听到你们深情地呼唤我的声音呢?那在正午的小河边,在暮色苍苍的 村口,在清早结满白霜的井台上,在黄昏的灶火边,在黑夜的老磨坊边,你 们温存地叫着我的小名儿的声音那散发着苦艾的气息的声音啊。 故乡的山泉,你这清冽、甘美的慈母之乳啊!你在故乡的大地上消失了, 却永远地流淌在我的心头。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次回到故乡,作者发现故乡的山泉已经消失了,碾子沟被填

14、平了,村西 “”的土地已经被开发商 征走 ,不久就要变成一个高尔夫球场了。 B作者知道老家的伙伴们再也无法找到童年时代的那道山泉了,但他们的每 一颗心、每一脉血管,都被它注入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和永不动摇的信念。 C文章感人至深,特别是结尾,作者继续运用第二人称对故乡的山泉发出了 深情的呼唤,说明对故乡山泉的无限怀念的情感永远埋在心灵深处。 D作者通过回忆昔日山泉及其生活的美好,引起人们的思考,表达了对消失 的山泉的留恋和痛惜,因为让一代代孩子坚强地生长着的正是这甘甜的泉水。 4 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故乡的山泉消失了 ,其作用有什么异同?(5 分) 6“题目是 故乡的山泉”“”,能否改为

15、消失的山泉 ?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分)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 7979 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 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 ”义的,都可以算作 滑稽 ,而 幽默 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 “幽默 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 ”“态 。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老舍 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 ”“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 。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 它 ”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老舍的我怎样写“道出了他避不开幽默的原由: 我自 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

16、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 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 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 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 ”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 “”腐败与 猫城 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 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 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 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 “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 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 ”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 。 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 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 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 国文学的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