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0877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优秀名师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歌词三首教学设计1歌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2、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 3、通过读写培养同学们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内容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字词疏通。 1、要掌握的字词。 萦(yng) 烙(lo

2、) 穗(su) 澜(ln) 魄(p) 嶂(zhng) 巅(din) 哺(b) 2、解词。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嶂:像屏风那样遮拦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遮挡。 九曲连环:形容广阔或壮大。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二、学法指导。 1、读歌词,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赏歌词,赏歌词主要是品味语言,交流感受。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3、创作歌词,表达情感。问题精选: (1)中国心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

3、对这 首歌的共鸣, 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这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 (2)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词的思路怎样, 歌词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来表现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全文自然间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至8行):歌唱家乡。 第二层(第9至16行):歌唱理想。 第三层(第17至24行):歌唱未来。 (3)黄河颂从哪几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一是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 (4)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

4、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层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三、知识背景。 1、关于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是在香港回归前,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歌曲,在晚会上他身穿白色的西装,脖子围条长围巾,戴着金丝眼镜,当他深情并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并且在以后广为流传。 、关于在希望的田野上。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

5、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歌,表达了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 3、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陕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

6、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关于黄河大合唱。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 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慨,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关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

7、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四、课中探究。 1、我的中国心这首歌词中反复提到的中心词是什么, 这首歌词中反复提到的中心词是“中国心”。 ?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点题)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根源)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总结) 2、长城、长江、黄山、黄河在这里指什么, 长城、长江、黄山、黄河在这里指祖国的山河?(借代)祖国。 3、晓光的歌词中“希望的田野”是什么意思,他借赞美家乡抒发了什么感情, “希

8、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诗人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和赞美,歌颂 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4、歌词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 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

9、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

10、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 曲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慨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8、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结合具体语言说说你的体会。 我觉得“望黄河滚滚”中的一个“望”字,写出了黄河雄伟、广阔的气势,也统领了全诗的内容。从“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中我

11、感受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写出了黄河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显示了黄河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进发展。“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这里的“屏障”既是天然的、军事上的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 9、你是怎样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五、作业 1、理解每首歌的大意,体会每首歌的思想感情。 2、课外再找些比较有意义的歌词跟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