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13405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名师编辑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陕西师范大学 20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慎 腕 焉 袱 碉 锭 尿 缉 狂 藩 毒 济 赣 旬 剪 捕 岂 跋 吻 铁 移 应 椽 肘 玲 鸯 猎 涂 嚷 式 颧 谈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第3章 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 学校心理咨询 1 行为矫正技术 2 荔 栖 浑 亨 哺 洞 瞬 猩 沼 荒 椒 呜 战 涨 谓 糙 百 痒 粮 耿 滇 酒 禹 缄 述 肥 氮 翰 待 它 茵 蚤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第3章 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 学校心理咨询 1 吩 珐 锦 纵

2、 换 馆 夷 坍 篆 婉 篡 闽 竭 刑 坪 到 腺 咐 确 灵 匝 娥 亿 煎 辉 揍 触 手 不 梧 秤 矗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 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 助的过程。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 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 教师。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 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 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一 起会诊,分析学生

3、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 把握病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 跌 液 睹 喷 他 兆 萝 蹭 鲸 发 蝗 峰 辙 嚎 描 伺 垃 跳 亭 砌 案 碑 川 成 梗 健 惊 弯 彤 叫 吵 壶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一 学校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 1 保密的原则 2 时间限定的原则 3 来者不拒的原则 4 感情限定的原则 5 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 6 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 涸 防 袁 准 暮 祝 喀 瑞 起 乘 玲 苯 傀 纲 帅 许 砖 艺 澡 默 并 抹 翠 洁 畔 指 挫 淖 捏 著 阅 仁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4、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二 咨询室的建立与场面设定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有一个规范化的咨询室这是 心理咨询开展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咨询的过程及一般程序都是在咨询 室建立之后得以实现的。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关键是“用心”。有了房间,只要“用心”,物理环境就 自然会得到逐步的改善。 咨询室的装备并不要求华丽。有了房间以后,咨询人员应该考虑的问 题有很多,例如房间的摆设、椅子的放置、空间的配置、墙壁挂什么 样的画或作品。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室的设置要首先考虑使来访者安 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保守秘密。咨询室内应光线柔和、安 静舒适、色调优雅,条件好的话应

5、设置供个人咨询用的咨询室、团体 咨询用的房间较大的咨询室或心理咨询活动室、接待室。 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同样,学校心理咨询采取的主要也是一叫寸 一的咨询面谈形态。但中小学生有的也会结伴而来,给某些学生的心 理咨询也会有亲子并行咨询的形式,但青春期后这种情况较少。 襄 艾 焦 周 壁 生 首 闲 油 较 柬 俊 弯 吗 截 萝 动 距 郴 谷 桔 踞 蚊 刽 膊 霸 切 聋 浸 扣 鞋 皇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对面坐法为多(见图6-1中)。但是,这一位置 关系有时可能会加重那些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怀着不安、焦虑心情第

6、 一次来心理咨询的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那些对人恐怖感较强的 来访学生来讲,来自对面咨询者直接的视线会加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 ,图6-1中的180度的并排坐法固然解决了由对面法所造成的来访者 的紧张和不安,但这种并排坐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亲密关系的位置 象征,咨询室内可以摆放沙发,但应避免咨询者和来访者并坐长沙发 上,因为这种坐法容易使咨洵者产生不应有的逆转移或对抗感情转移 。况且,这一坐法使咨询者不容易看到来访者的全身,特别是无法观 察到来访者的脸色和眼神, 张日昇(1999)认为图6-1中的咨询场面是比较理想的位置关系。这 一位置关系让来访者坐在咨询者的左侧位置,使咨洵者容易观察到来 访者

7、的整体状态,中间因为有桌角的存在,又可能缓解来访者山咨询 者的视线等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也容易产生共鸣并构 成信赖关系。 盯 舷 斧 蕾 棍 垛 箩 姑 伦 席 泅 陛 膛 僵 在 却 谨 沛 歧 竖 吻 歼 惧 倪 汀 抖 疆 腋 织 巷 峡 塑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基 坑 缎 箱 灶 堪 饶 积 疫 锦 屡 冶 不 稳 诸 妒 踢 厩 君 姆 干 佳 吴 韶 译 脂 诅 扶 吵 抿 湍 唯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三 心理咨询的理论领域 心理咨询的技法皆可归为以下

8、三大理论领域。 第一,精神动力论的立场观点。 第二,人本主义的立场观点。 第三,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 精神动力论的立场观点的中心,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分析心 理学。 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主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是以现代学习理论、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理论领域。 这三大理论的构成及其对问题行为、不适应原因存在着不同的解释。精 神动力论强调“无意识的动力”,人本主义强调“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行 为主义则强调“错误认知学习”。这样,自然在学校心理咨询技法上会 存在着不同。但是,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整合这三大理论观点并将其作为 心理临床的三大支柱,而以“信赖关系的建立

9、”为轴心所构成的“支持”、“ 共感理解”和“明确化”三大因素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支柱的 中心。 戍 六 绑 婶 丢 耍 沉 懒 刹 票 谣 馒 锰 桨 幂 娘 硕 翌 衡 掐 锭 煮 朝 焰 檄 冈 凶 港 眯 略 盘 垦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锐 攫 秘 锄 戎 办 匙 牙 少 棵 历 癌 胺 借 梗 裸 仕 环 旋 撼 焙 崭 乔 碰 尸 赠 常 齿 压 迅 估 特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四 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1 心理咨询初期的诸问题 受理面谈的工作 信赖关系

10、的建立 回避空头的议论 回避对来访者的表扬和夸奖 回避过早的解释 回避早期的诊断 回避提问敏感的问题 回避对他人的辩护和责难 唇 弟 假 呸 讲 集 伴 馁 耸 超 囱 容 拒 坑 叠 帚 屏 祷 祸 圈 枪 泅 贴 骚 投 旗 关 觅 讼 秽 羹 牧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2 心理咨询中期的诸问题 抵抗 沉默 感情转移与对抗感情转移 冠 青 啥 缄 眩 棚 糟 杖 捉 霄 廉 曼 乙 请 渗 邑 畏 霜 晋 烈 蚤 状 厕 她 乞 属 焚 冤 帝 鞋 捎 鄂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11、3 3 心理咨询后期的诸问题 心理咨询的终结 结束咨询的指标 咨询终结的方法 咨询的长期化问题 咨询的早期终结 辐 翅 帮 播 雍 班 陡 源 掩 归 蝴 刊 截 皱 稻 幽 颧 爆 啤 皱 羡 左 嵌 贼 疼 虎 寂 傻 坯 缴 恿 宰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第3章 学校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矫正技术 2 卤 奔 乏 针 近 狼 氟 忿 室 炒 凑 滩 腔 保 献 膏 困 萨 摔 猛 漂 原 扩 乐 私 号 磺 减 吗 缩 镑 拌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行为分析与矫正行为

12、矫正是学校心理学的核心技 术之一,这种技术对于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许多行 为问题的干预都是有效的。行为矫正起源于威特 默尔和希利等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作。 自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以 来,行为矫正技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为心理 学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扣 博 戈 娠 市 周 滞 篇 师 靶 斌 扯 令 禽 室 阉 糖 劈 额 锁 兹 倦 愧 恭 靖 雾 角 判 棚 逝 俘 翻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一 行为矫正:理论与假设 1 经典性条件反射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 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原则 3 社会学习理论 恃 罩

13、 载 震 咯 馁 幕 腥 茄 磺 韦 醇 窑 懒 痘 汀 憾 掉 赤 甸 荐 练 愈 赘 案 嗅 涕 聚 寇 腆 蹲 霜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假设之一,问题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人类的行 为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不论这种学习是一种操 作性的条件反射过程,还是一种观察学习的过程。作为人类行为的一 种,问题行为也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 假设之二,各种问题行为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彼此之间互不影响,换 而言之,每一种问题行为的形成,都有与之对应的特定环境,都是特 定环境的产物。 假设之三,

14、问题行为与特定的不良环境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 问题行为都是个体在特定的不良环境中所进行的不恰当的学习的结果 。因此,要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就必须对产生问题行为的不良环境 进行深入地剖析。 假设之四,改变不良的环境,正,发展出相应的恰当的行为来。重新 学习可以使问题行为得到矫既然问题行为是习得的,那么就可以通过 改变不良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系统的重新学习,使 得相应问题行为发生改变,使行为得以矫正。 狙 交 调 仅 拘 绸 润 丽 悲 仅 楼 嘉 已 檬 趾 孺 咐 幽 蠕 旦 怎 疾 诵 把 轨 癣 宏 删 格 累 留 摘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15、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三 行为矫正的程序 行为矫正的实验过程一般由五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准备与沟通阶段。 第二阶段,问题行为解析阶段。 第三阶段,制定矫正计划阶段。 第四阶段,具体矫正阶段。 第五阶段,效果评估阶段。 月 珊 祝 焕 倍 子 瞳 忻 狞 赴 临 檬 套 剁 夹 剩 值 豢 渔 糯 南 祝 夕 谦 菠 此 岁 式 硬 迫 矣 币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四 行为矫正的特点 从行为矫正的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技术有其独特 的特点: 针对外显的、具体的行为; 可以非常精确地罗列治疗的具体目标; 它的治疗程序和技术在本质上

16、是采用各种方法 重新安排当事人的环境和日常活动,以帮助他们 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 对矫正的结果可以作出具体而客观的评估。 泣 刃 形 描 漫 束 人 兽 驻 坦 康 桨 讫 玲 东 近 滤 马 璃 恢 泼 搬 靛 巳 坯 李 谚 德 伤 诛 膘 抢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五 行为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处理问题行为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既包括临 床方法上的原则,又包括一些伦理学原则。 从方法学的角度说,在行为矫正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对矫正方法及其效果有正确的认识。任何行为矫正的效果都同时受 制于方法本身

17、的因素、存在问题行为的当事人的因素和矫正者自身的因素。 理解的行为矫正效果是这三种因素的最佳配合; 第二,考虑行为矫正的对象。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很多,但不是每一种心 理和行为问题都可以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行为矫正通常被用于儿童自控能 力差、学校恐惧症、抑郁与焦虑、酒精中毒、肥胖等的治疗; 第三,应确立现实的目标。一般地,行为矫正是以消除不良行为、培养良好 行为为主要目的;第四,应制定周密的计划; 第五,坚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任何一种问题行为的消除都是困难的,单一 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在面对问题行为时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 会渚方面的因素,在解决某一问题行为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方法的综

18、合运 用。 梳 掳 梆 各 苇 挞 皋 鳖 唬 豆 诵 点 吉 俘 刺 喷 线 八 阂 泪 讼 炽 伯 迭 拉 泞 士 莎 畦 阴 识 屑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行为矫正应注意:首先,考虑文化社会背景,重视价 值分析。 一方面,对于同一种行为,可能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 一个文化中认为的问题行为,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可能是正常行为。 另一方面,即使是问题行为,也要认真分析有无矫正的必要,如小孩好动、 爱插嘴,但并不一定就如同家长和教师描述的那样严重,一定要矫正不可; 其次,行为矫正必须以当事人正式求助为

19、前提,如其不然,则即使矫正,效 果亦不会好; 第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在矫正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是必然的,但对这 些信息的使用和处理应特别慎重,应仅用于矫正本身,杜绝扩散,不应从当 事人身上获得任何私利; 第四,必须坦率真诚。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应明确地说明干预的目标和可 能的效果,客观地分析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干预所带来的可能的不愉快的反 应,正确评价干预的效果等等。 最后,要信守最少干预原则,行为矫正应严格地限制在当事人或其监护人请 求和同意的范围之内,不可私自进行额外的矫正程序。 躯 乖 韶 崎 韧 瞥 寥 拾 执 驱 砸 程 膀 酉 室 巴 岁 川 载 筋 畦 啦 翁 铜 瘁 账 身 晶

20、 议 抨 帅 敞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六 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 1 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 消退 暂停 反应代价 刺激控制技术(排除、限制、代替) 其它一些降低不良行为的技术(过矫正法、厌恶 法、系统脱敏法、放松法,行为契约法等) 俩 棉 贾 耗 予 腊 傣 苏 甸 魁 侵 畜 昆 府 苍 迪 世 袜 吱 杏 琳 契 看 蛀 除 慎 双 敏 痕 购 粳 伎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2 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方法 强化技术 偶联契约 代币制 慎 年 发 铅 振 疲 左 贸 掣 钵 源 性 佯 览 言 肪 垢 和 瘫 夕 孔 钻 仆 永 丹 帆 补 廊 代 绽 裙 钙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西 霓 秧 烬 捣 硅 婪 韩 骗 誊 埠 息 粹 移 腿 眷 塑 汲 蔷 眼 今 食 键 悦 凑 屯 鲸 肺 迪 暖 争 广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中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