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1467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优秀名师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复习资料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Na 熔融电解 K K.Na合金 Cl2 (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Cl 2 水 电解 食盐 饱和食盐水 H 2NaOH (造纸、制肥皂等) 、CONH32 ? CONa23 NaHCO3 HO 日晒 2海水 (富集的方法) Br 2 ? 食卤 MgO (耐火材料) (焰火,照明弹) Mg 过滤 熔融 高温 Mg(OH) MgCl 22(贝壳)CaCO CaO 电解 3Cl 2 一、氯、溴、碘的提取 (一)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化学工业 我国主要以海盐为原料。海盐中含硫酸钙、硫酸镁、氯化

2、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和食盐水再电解。 通电 2NaCl + 2HO = 2NaOH + H? ,Cl? 222氯碱工业面临问题:?产品对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显著。?电能消耗量大。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见工艺 ?浓缩并酸化海水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Br+2NaCl 22?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Br+SO+2HO=2HBr+HSO(也可用NaOH或NaCO溶液吸收) 2222423?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HCl+Br 22?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

3、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三)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主要工艺 ?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 ?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 I+2NaCl 2 2?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二、氯、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气(chlorine gas)的性质和用途 ?原理:MnO,4HCl(浓) ? MnCl,Cl?,2HO ?装置:固液加热型 ?收集:向上排2222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等 ?尾气吸收:NaOH溶液。 1、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

4、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拓展1:氯水(chlorine water) 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有少量与水反应(Cl+H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222,,氯水的主要溶质是Cl。新制氯水含Cl、HO、HClO、H、Cl、ClO、OH等微粒。 222拓展2: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 次氯酸(HClO)是比HCO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性质:?易分解23(2HClO=2HCl+O?),光照时会加速。?是强氧化剂:能杀菌 ;能

5、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 2:漂白粉 拓展3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和石灰乳为原料制成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2成分【Ca(ClO)】,须和酸(或空气中CO)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22(二)溴、碘的性质和用途 溴 碘 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强烈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物理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 紫红色,有刺激气味。 性质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 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气。化学氯、溴、碘单质间能够发生置换反应:氯能把溴和碘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性质 溴能把碘从它的卤化

6、物中置换出来,即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为:ClBrI 222染料、防爆剂、胶卷感光材料、杀虫重要的化工原料。配碘酒和碘化物,食用盐用途 剂、红药水、镇静剂,催泪性毒剂等。 中加KIO,碘化银制造相底片和人工降雨。 3三、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 化合价降低 +ne 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 化合价升高 ,ne 被氧化 2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2、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

7、时发生,相互依存。?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书写要求:?箭头是由反应物中的某一元素指向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同一元素。 ?一定要标出得、失电子的总数,并且数值相等。 【习题精练】 1、家用消毒液的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反应物,通电时,发生器的电解槽的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切断电源后,生成液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能力。与该反应器工作原理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NaOH +Cl = NaCl + NaClO + HO B、H+ Cl = 2HCl 222 2通电 C、2NaCl

8、+ 2HO = 2NaOH + H? + Cl? D、2HClO = 2HCl + O? 22222、ClO是一种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KClO 223+HCO + HSO ? 2ClO?+ KSO +2CO?+2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42422422A、KClO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HCO在反应中被氧化 3224C、ClO是氧化产物 D、1mol KClO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233、当周围空间不慎有大量氯气溢出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A、NaO

9、H B、KI C、NHHO D、NaCO3223 4、将13.4克KCl和KBr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反应后将溶液蒸2,,干,得固体11.175克。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1 B、1:2:3 C、1:3:2 D、2:3:1 5、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 C、液氯和氯水都有漂白性 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 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10、)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7、溴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比Br的活泼性强,下22面是根据氯气的性质,对溴单质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溴单质可以和烧碱溶液反应 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 D、溴离子可以用硝酸酸化过的AgNO溶液来检验 38、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基本操作:?静置后分液 ?充分振荡 ?把碘水倒入分液 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 9、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蓝的是(

11、) A、氯化氢 B、溴水 C、氯气 D、溴化钠溶液 3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10、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311、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 12、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水应保存在无色的细口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12、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13、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来鉴别( ) A、酚酞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4、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 ?Cl做消毒剂 ?AgBr制胶卷,感光纸 ?AgI人工降雨 ?碘预防甲状腺肿2大 ?淀粉检验I的存在 ?NaClO漂白纺织物 2、? D、全部 A、? B、? C15、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 ,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打开?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

13、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浓HSO ?NaOH溶液 ?KI溶液 24?饱和NaCl溶液 A、? B、? C、? D、? 16、用MnO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当4mol氯化氢被氧化,生成的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 2A、22.4L B、44.8L C、67.2L D、89.6L 17、KCl和KBr的混合物3.87克,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溶液后,产生6.63克沉淀,则混3合物中含钾为 ( ) A、24.1, B、40.3, C、25.9, D、48.7, 18、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 ,氯水应存放在 瓶中保存。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 ;过一会

14、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 ;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 ;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起作用的成分是 。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4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一、结 构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还原性。 物 理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性 质 油大,熔点较低。 =2NaO(灰白色)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4Na+O22与非金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 属单质 点燃 2Na+Cl = 2NaCl 2与水反应,现象:浮、游、球、鸣、

15、红 2Na,2HO=2NaOH+H? 22化 学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性 质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H,再考虑NaOH与溶液2与 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 4化合物 2Na+2HO+CuSO=Cu(OH)?+NaSO+H? 242242 与某些熔融盐: o700800C 4Na+TiCl=4NaCl+Ti 4存 在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保 存 煤油或石蜡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制 取 通电 2NaCl(熔融)=2Na+Cl? 21、 钠的化合物 2、钠钾合金常温为液体,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

16、剂 用 途 3、作强还原剂 4、作电光源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碳酸钠(NaCO) 碳酸氢钠(NaHCO) 233俗 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溶解性 易溶(同温下,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易溶 2NaHCO?NaCO+CO?+HO 32322热稳定性 稳定 碱性(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水溶液的碱性 碱性 PH比碳酸氢钠的大) 与 盐酸 NaCO+2HCl=2NaCl+HO+CO? NaHCO+HCl=NaCl+HO+CO? 2322322酸 碳酸 NaCO+ HO+CO= 2NaHCO 不能反应 23223NaOH 不能反应 NaHCO+NaOH=NaCO+HO 与 3232碱 Ca(OH

17、) NaCO+Ca(OH)=CaCO+2NaOH 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22323三、镁的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与O 2点燃 2Mg+O=2MgO 2化学性质 与其他 点燃 点燃 非金属 Mg+Cl=MgCl,3Mg+N= MgN 222325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与氧化物 点燃 2Mg+CO=2MgO+C 2与酸 Mg+2HCl=MgCl+H? 22MgCl+Ca(OH)=Mg(OH)?+CaCl Mg(OH)+2HCl=MgCl+2HO 2222222制 取 通电 HCl MgCl6HO= MgCl+6HO? MgCl(

18、熔融)= Mg,Cl? 222222四、侯氏制碱法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利用NaHCO溶解度较小,23析出NaHCO,将析出的NaHCO晶体煅烧,即得NaCO。 3323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定 义 的化合物 物质种类 大多数酸、碱、盐,部分氧化物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CO、SO、22NH等 3能否电离 能 不能 实 例 HSO、NaOH、NaCl、HCl等 酒精,蔗糖,CO,SO等 2423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

19、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1、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2、把4.6g钠投入到95.6g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假设水无蒸发现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4.6% B(7.7% C(8.0% D(10% 3、核工业中常作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的是( ) A、钠钾合金 B、铀汞合金 C、生水 D、镁 4、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 B、CHOH C、

20、HSO D、NaHCO 2524 3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 B、其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D、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36、将4gNaOH分别加入100mL下列液体中(设密度均为1gcm),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自来水 B、3.65%的稀盐酸 C、6,的稀醋酸 D、5.35%的氯化铵溶液 6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7、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2+,2+,3+,22A、Ca Na NO SO B、Mg Cl Al

21、 SO 344+,2+3+,C、K Cl HCO NO D、Ca Fe Na NO 3338、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O ?N ?空气 ?CO中燃烧,将燃烧后所得的固体产物按质222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B、? C、? D、? 9、将一定质量Mg、Zn、Al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8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的2 质量可能是 ( ) A、2g B、4g C、8g D、10g 10、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BaCl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

22、沉淀生成 11、以N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A、53g碳酸钠中含N个CO B、0.1molOH含N个电子 A3AC、1.8g重水(DO)中含N个中子 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个氧原子 2AA12、镁粉在焰火、闪光灯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气体中,可用来冷却镁蒸气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氩气 13、下列关于钠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能独立存在 B、比钠原子活泼 C、焰色反应呈黄色 D、具有强还原性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2,,,,2A、 过量的NaHSO与Ba(OH)

23、溶液反应:Ba,2OH,2H,SO,BaSO?,2HO 42442,,B、NHHCO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OH,NH?,HO 43432,2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CO,CO,HO,2HCO 2322323,,D、FeCl溶液中通入过量Cl:Fe,Cl,Fe,2Cl 22215、1892年,比利时人索而维以NaCl、CO、HO、NH为原料生产NaCO,叫索而维法。其22323主要步骤是:(1)在NH的NaCl饱和溶液中通入CO制得NaHCO;(2)再将NaHCO3233焙烧制得纯碱,CO循环使用;(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循环使用。23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

24、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而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Cl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4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 ?在氨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2、 ?不能在NaCl溶液中通入CO制NaHCO的原因是 2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 ?“侯氏制碱法”与“索而维”法相比,其优点是 16、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 (2)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 37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17、今有九种物质:?铝线 ?石墨 ?氯气 ?BaSO晶体 ?纯硫酸

25、?金刚石 4?石灰水 ?乙醇 ?熔化的KNO 3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18、?要除去氯化钠里混有的少量溴化钠和碘,可先将固体混合物 ,使碘 ,把碘除去;再将处理过的残渣溶于水,向溶液中先 ,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的 ,分层后进行 操作,最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即得纯净的NaCl。 ?盛放溴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其原因是 ;装碘的瓶子不能用铁盖,其原因是_;不能用自来水配制碘化钾溶液,其原因是_。 19、有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组成的。现进行实验,取白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得到澄清的溶液,并有气体放出,那么白色粉末

26、中肯定有的是 ,肯定没有的是 ,不能确定的是 。为了把不能确定的物质断定它是否存在,那么可在澄清溶液中加入 ,若出现_现象,则能确定 存在,反之说明不存在。 20、据图提供的仪器装置,完成提纯并测定NaCO样品的纯度(其中含NaHCO杂质) 233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测定NaCO样品中NaHCO的分解放出的CO的体积(不考虑溶于水)。 2332(1)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 (2)完成实验一尚缺少的仪器是 。 (3)产生的气体从装置?的 端进入,从装置?中 端进入。 实验二:测定经实验一后的残留固体物质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的体积。 2(4)应将实验一的装置作哪些调整, (5)实验一不再产生气体时,通过量筒内的水位读数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产生aL CO,实验二中加2盐酸无气体产生时,通过量筒内水位读数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产生bL CO,则样品中NaCO223纯度的实验值为 。 21、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12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 南浔中学高一期未复习资料(专题二)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