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18444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优秀名师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核心考点-选择题-f核心考点1 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规律方法 1、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2、 阿伏伽德罗常数应用时常设的陷阱 典型例题 (双选)设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与CO 的混合物22.4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42A B.在标准状况下,N个HO 分子所占体积为22.4L A 2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2A 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 N A对点练习 1(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A(1L 1mol?L 的硫酸铝

2、溶液中含有的Al为2N A,B(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烷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D(常温下,23 g NO和N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个氧原子 224A2(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1 mol羟基中含有10N个电子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含有NA 个分子 ,3C(1 L 1 mol/L 的FeCl溶液中含有N 个Fe 3AD(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转移3N个电子 A3(设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

3、水后溶液中含有n个HCl分子 AB(常温常压下,16g O气体含有n个O分子 3A3,,1 C(1L 0.1 mol?L的NaSO溶液中含有0.1n个Na24AD(1mol Cl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2A 4(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A(1L1mol?L的NaCO溶液中含有的CO数目为N 233AB(常温常压下,1.8gH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N 2A,C(25?时,pH,13的 Ba(OH)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 N 2A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5(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

4、确的是 AA(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C(25?时,pH,13的1.0 L Ba(OH)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2AD(53(5gNHCl中含有HCl键的个数为4N4A 核心考点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离子共存 规律方法 1、 书写注意事项 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 离子共存 典型例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 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H + OH=HO 2,,3 B(AlCl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OH,Al(OH)? 33,+2+C(铜溶于稀硝酸:3Cu+8

5、H+2NO,3Cu+2NO?+4HO 32,2+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Ca+2ClO+HO+CO,CaCO?+2HClO 2223对点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的反应事实正确的是: ( ) +3+2+A(FeO与稀硝酸反应:FeO+8H=2Fe+Fe+4HO 34342,2+2B(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SO=BaSO? 44,+2C(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CO+2H=CO?+HO 322,D(向C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 + HO + CO = HClO + HCO 222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2+3+-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

6、气:Fe+Cl=Fe+2Cl 23+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NH.HO=Fe(OH)?+3NH 3234+2+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2H=Ca+2HO+2CO? 3222-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OH=3Cl=ClO+HO 2323、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2+,+2,A(Na、NH、CO、Br B(Fe、H、ClO、Cl 433+2+3+2+,2,C(Al、Ca、HCO、SO D(Fe、Cu、NO、OH 343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2,,2,,2,NH、Ca、OH、COAg、H、SO、

7、ClO B. A.433,,,2,,,2,H、C1、Fe、NOC. D. NH、Br、Na、SO3445、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2,3,2,Ag、K、NO、SFe、NH、SO、NOA. B. 34432,,,,2,Fe、Na、Cl、ClOH、Cl、SO、AlOC. D. 426、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322A(K、H、NO、SiO B(H、NH、Al、SO 3344,2+3+2+ 222C(Fe、H、ClO、SO D(Al、Mg、SO、CO443核心考点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规律方法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元素性质强弱的判断

8、方法 典型例题 例:Q、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性:W Z ?A ?A ?A ?A B(原子半径:X Y Z Q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Y X Y D(氢化物稳定性:Q W 对点练习 1、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YO 3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W X Y C(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9、,Z比W更剧烈 Z W D(X的氧化物不能与Z单质反应 2、(双选)X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如果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小于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一定为HX 2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 3、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 ( )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 X Y B.单质的活泼性可能是 Y,Z Z W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能均为强酸 4

1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X A.原子半径:Y,Z,W Y Z 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D(W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5、(双选)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TQR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 T Q W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核心考点4 离子浓度大小 规律方法 1、

11、 单一溶液 2、 混合溶液 典型例题 例(双选)25?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0.10COONa NaClNaOHCHA(mol?L的三种溶液:?、?、?,3pH其大小顺序为:?,?,? ,12-,1B(0.10mol?LNaHCO溶液中:(CO),(HCO),(HCO)=0.10mol?L ccc33323C(pH=2的盐酸和pH=12的Na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相同 ,1D(与体积相同、pH=2的盐酸和醋酸完全反应,需要0.010mol?L NaOH的体积相同 对点练习 1、(双选)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c(CHCOO) +

12、c(OH) 3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降低 ,+D(与等体积pH为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HCOO) 32、(双选)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1+2A(0.1 mol?L NaCO溶液:c(Na),2c(HCO),2c(CO?),2c(HCO) 233323,,,1B(0.1 mol?L NHCl溶液:c(NH),c( Cl) 44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COO)c(H)c(OH) 3D(常温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

13、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c(NH)c(Cl) c(OH)c(H) 4,113、(双选)常温下,用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CHCOOH溶3液。当滴入NaOH溶液为20.00 mL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CHCOO),c(H),c(OH) 3,,+B(c(Na),c(OH),c(CHCOO),c(H) 3,,+c(Na) + c(H),c(CHCOO) + c(OH) C(3,,+D(c(Na) + c(OH),c(CHCOO) + c(H) 3-14、某温度下,0.1mol?LNaHCO溶

14、液pH=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3,-4-1 A(c(OH)=10mol?L,+B(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和c(HCO)均增大 3,+ C(c(Na)+c(H)=c(HCO)+c(OH) 3,+2 D(c(Na)= c(HCO)+ c(CO) +c(HCO) 33235、(双选)25?时,某氯化铵溶液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0-1 A(c(OH)=110mol?L +- B(c(NH)c(Cl)c(H)c(OH) 4+ C(c(NH?HO)=c(NH) 324+ D(c(H)+c(NH)=c(Cl)+ c(OH) 4核心考点5 有机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5、规律方法 典型例题 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盐、醋酸和蔗糖都是电解质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和乙烯均可使KMnO溶液褪色 4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对点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和HO 22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KMnOB. 用酸性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 (NH)SO, CuSO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16、 444Cu( OH ) D. 葡萄糖、蔗糖都能与新制的2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冶炼铝常用焦炭还原氧化铝 B.CO2、 N0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光导纤维、聚乙烯、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可通过加水吸收后再用半透膜渗析的方法分离PM2.5微粒与可溶性吸附物 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沉淀析出 C(苯能与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晶、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 B(乙烯、苯、甲苯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C(铝盐、活性碳、铁盐都常用作净水剂 D(SO、HO、O都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2223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HO,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6126C(不含其他杂质的油脂属于纯净物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核心考点6 化学实验原理及其操作 规律方法 典型例题 例: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A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B 将Cl通入NaBr溶液中 比

18、较Cl与Br的氧化性强弱 222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C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D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溶液 研究蛋白质的盐析现象 4对点练习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AlCl溶液和过量氨水制备Al(OH) 33B(用NHCl和Ca(OH)混合加热制备NH 423C(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溴 D(用足量铜粉除去FeCl溶液中的FeCl杂质 23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CCl萃取碘水中的碘 4B(将足量盐酸加入混有少量CaCO杂质的NaSO中可除去杂质 324C(将混有少量HCl的Cl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

19、HCl 2D(将Fe(OH)固体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胶体 333、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NaCl溶液中的Cl,可加入酒精后分液 2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 C(用排水法收集稀HNO和Cu反应产生的NO气体3D(用KSCN溶液和氯水鉴别FeCl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 3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 A(将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 A1C1A1C133B(在温水瓶中加入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除去内壁能 NaCOCaSO234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NaHCOC1、HC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炔和苯均为不饱和烃,都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B(加新制的Cu(OH)悬浊液并加热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2C(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SO或CuSO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