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18721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优秀名师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计算题十大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 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 二.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 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 四.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齐同时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方程式

2、法: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计算 1、实验室用10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 ( ) A(小于0.6mol B(0.6mol C(0.6mol1.2mol之间 D(1.2mol -1,12、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 体积为 ( )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3、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 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

3、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4、在FeCl3和CuCl2的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加Fe粉质量相等, 则原混和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7:2 B、2:7 C、1:2 D、2:1 二(差量法:利用质量差或原子数之差计算 1. 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 2. 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

4、.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3. 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4.将CO和H2的混合气体2.1克,与足量的氧气充分燃烧,立即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重为 克。 三(极值法(极端假设法) 1.下列各组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均为3g,把它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可产生0.1g氢气,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 Ag Zn B Mg Al C Al Fe D Zn Fe 2.将15g两种金属的混合粉末投入定量盐酸中

5、,充分反应后,得到1g氢气,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A.Mg Ag B.Zn Cu C.Al Fe D.Al Mg 四:守恒法: ?质量守恒法 1.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物料守恒法(元素守恒法) 1.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NaOH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应为 ( ) A(250mL B(42

6、5mL C(500mL D(560mL 2. 一定量的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mol/L的足量硝酸溶液中,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 NO(标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 ) A(450mL B(500mL C(400mL D(不能确定 ?电荷守恒法 2-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c(SO)=0.2mol/L,当加入等体积的40.2mol/LKOH溶液时,生成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混合物中k+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 ?电子得失守恒法 1.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HNO中,铜完全溶解,

7、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3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 2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的体积是 ( ) 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 2.、已知氧化剂XO(OH)被NaSO还原到低价。如还原含2.410mol XO(OH)的溶液,2232需30mL0.2 mol/L的NaSO溶液,则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 ) 23A(,2 B(,1 C(0 D(,3 3、已知白磷(P)与CuS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CuSO,HO?CuP,HPO44442334,HSO,则1molCuSO能氧化白磷的物

8、质的量是 ( ) 244A.2/5 mol B.1/5 mol C.11/5 mol D.1/20 mol 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 NaSO溶液恰好把224 mL(标223,2准状况下)Cl完全转化为Cl,则SO将转化成 ( ) 223,222A.S B.S C.SO D.SO 34五(十字交叉法:适用范围-二元混合体系的平均量与组分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可按M1n1+M2n2=Mn计算的问题,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计算。(1)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有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4)有关平均分子式的计算; (

9、5)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6)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1.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5B ,5B ,硼元素的原子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 5B 质量百分含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0% (B)略大于20% (C)略小于20% (D)80% 2.已知:C(金刚石)+O2(g)=CO2(g) ?H=-395.41KJ/MOL;C(石墨)+O2(g)=CO2(g) ?H=-393.51KJ/MOL. 若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晶体1MOL在O2中完全燃烧,产生热量为QKJ,则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六(关系式法 2. 十字交叉法解题详解 十字交叉法又称图解法,应用于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

10、意义的计算问题,表现出实用性强,能准确、简便、迅速求解的特点。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适用于两组分混合物(或多组分混合物,但其中若干种有确定的物质的量比,因而可以看做两组分的混合物),求算混合物中关于组分的某个化学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等)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1: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 A.25.0% B.27.6% C.72.4% D.75.0% 解析:要求混合气中乙烯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十字交叉法先求出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当然也可以求两组分的质量比,但较繁,不可取),再进一步求出质量分数。 这样,乙烯的质量分数是:

11、(C2H4)= 32 128328 ,=72.4% 答案:C 。 (解毕) 二、十字交叉法的解法探讨: 1.十字交叉法的依据: 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ax+b(1,x)=c (a、b、c为常数,分别表示A组分、B组分和混合体系的某种平均化学量,如:单位为g/mol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g的质量分数等) ;x为组分A在混合体系中某化学量的百分数(下同)。 如欲求x/(1,x)之比值,可展开上述关系式,并整理得: ax,bx=c,b 解之,得: b ac 即: c 2.十字交叉法的常见形式: 为方便操作和应用,采用模仿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十字交叉法,记为: 3.解法关健和难点所在:

12、 十字交叉法应用于解题快速简捷,一旦教给了学生,学生往往爱用,但是也往往出错。究其原因,无外乎乱用平均量(即上述a、b、c不知何物)、交叉相减后其差值之比不知为何量之比。 关于上述a、b、c这些化学平均量,在这里是指其量纲为(化学量1 ?化学量2)的一些比值,如摩尔质量(g/mo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关于物质组成、变化的其它化学量等等。设计这些平均量时应优先考虑待求量和题给条件,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待求量设计为上述化学量 2(分数中的分母) ,至于化学量1则依题给条件选取最容易获得的化学量(分数中的分子),这样上述第 1论点中的a、b、c应该是分别这样的一些化学平均

13、量(如下图): 而这些化学平均量a、b、c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则是组分1和组分2的化学平均量的量纲中化学 量2 如a、b、c为摩尔质量(g/mol)时,便是物质的量 mol的比值。 例2:把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残留物中钙和镁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3 C.1:1 D.1:2 解析:上述问题是计算两组分混合物中某两个化学量之比,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解题时先设计混合物的平均化学量c,该题中要求钙和镁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原子个数比),而平均量中分母(即上述化学量y(组分2)与题给条件相

14、差甚远,故以一摩尔组分质量为分母,一摩尔物质分解后残留物质量为分子而得如下的几个平均量: a=56g?100g b=40g?84g; c=1/2 应用于十字交叉法: 所以,原混合物中两组分CaCO3和MgCO3物质的量之比(即残留物中Ca和M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a)?n(Mg) =(1/42)g?100g/mol?(3/50) g?84 g/mol =1?3 答案:B (解毕) 注:熟练后或在要表达的计算题中可略去上图,而只以比例式表示,为防止出错,也可在草稿中画上述十字交叉图。 三、十字交叉法的应用与例析: 1.两组分混合物中已知组分及混合体系的摩尔质量(或式量),求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15、(或组分气体的体积比、组分物质的微粒数之比): 解答这类问题,需设计的平均化学量a、b、c就直接用摩尔质量(g /mol)。而用十字交叉法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是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微粒数之比),或依阿伏加德罗定律,也等于(相同状态下)气态混合体系中组分气体的体积比。 例3.硼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硼在自然界中有种同位素:105B 与115B,则这两种同位素105B、115B 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2 B.1?4 C.1?6 D.1?8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相等,故元素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看做十字交叉法中的平均化学量,量纲为gmol, 1,交叉相减

16、后所得差值之比为两同位素的物质的量(即原子数)之比。 )组分)组分22(xy=2 212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组分)组分11(xy=2111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混合体系)混合体系)(xy=21混合体系的化学量 混合体系的化学量 答案:B (解毕) 2.两种溶液(同溶质)相混合,已知两溶液及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两溶液的质量比: 例4.将密度为1.84gcm, 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水配制成30,的稀溶液,应怎么配制, 解析:要配制这种硫酸,必须先求出浓硫酸与水的比例。因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分数,所以质量分数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均化学量,可用于十字交

17、叉法求出浓硫酸和水的质量比。这样,上述平均化学量a、b、c中的化学量2最好就设计为溶液质量,而化学量1取最方便的就是溶质质量,即平均化学量a、b、c就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图略),记为: m(浓硫酸)?m(水)=(30,0)?(98%,30%)=15?34 即取15份质量的浓硫酸与34份质量的水混合得此稀硫酸。 (解毕) 3.两可燃物组成的混合体系,已知其组分及混合物的燃烧热,求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或百分含量。 例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气)+O2(气)=2CO2(气)+566KJ; CH4(气)+2O2(气)=CO2(气)+2H2O

18、(液)+890KJ 现有CO和CH4组成的气体混合物89.6L(标准状态下测定),在上述条件下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953KJ,则CO和CH4的体积比为( ) A. 1?3 B. 3?1 C.1?2 D.2?1 解析:可燃物的反应热以摩尔反应热来表示时,单位是:KJ/mol,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平均化学量,两可燃组分及混合物的反应热可当做十字交叉法基本形式中的a、b、c进行十字交叉,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即为两可燃组分的物质的量之 比。解题时设计并先求算气体混合物的反应热: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89.6L?22.4Lmol,1=4.00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反应热: Q(混合物)=2953

19、KJ?4.00mol=738.3KJmol, 1 双两组分的反应热分别为:Q(CO)=566KJ?2mol=283KJmo, 1;Q(CH4)=890KJmol, 1 这样,十字交叉法就记为:n(CO)?n(CH4) =(890,738.3)?(738.3,283)?1?3 答案:B。 (解毕) 4.其它有关物质组成、变化关系的两组分混合体系,依题意,设计适当的平均化学量,也可用十字交叉法求算两组分的某个化学量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6.在一定条件下,将25 g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使之充分反应,测知所得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L,则在相同状态下原混合气体中CO2和CO

20、的体积比为 A.1?4 B.1?3 C.1?2 D.2?1 解析:本题所求为两组分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的体积之比(按阿伏加德罗定律,即为两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依CO2,高温2CO,CO不与C反应。又从反应后的气体体积22.4 L(标态),是1 mol纯净CO,总质量为28 g,即上述反应中气体质量增加了28g,25g=3g,应用差量法可求得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3 g?12 g/mol=0.75mol 即原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是:25g?0.75mol=33.3g/mol,将两组分及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如下图): ?原混合气体中CO2与CO的体积比为:n(CO2

21、)?n(CO)=1?2 答案:C。 (解毕)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因题给条件的限制,无法将待求量设计为平均化学量的分母(即化学量2),此时就应以与已知量有关又容易换算为待求量的其它化学量做为平均量中的化学量2 例7.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和等质量的NaHCO3分别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则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是 A.50% B.68% C.81% D.90% 解析:根据KHCO3和CaCO3分别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HCO3+HCl=K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依题意,上述混合物每消耗1摩尔HCl需质量84 g,

22、而组分KHCO3和CaCO3 每消耗1摩尔HCl需质量分别是100g和50g,这样就可以把反应中消耗的HCl设计为上述平均化学量中化学量2,而与HCl反应消耗的固体物质质量设计为化学量1,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并记为 : 又从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看出,每消耗1mol酸需KHCO3 1mol,而CaCO3则需0.5 mol。所以混合物中两组分KHCO3和CaCO3物质的量之比是: n(KHCO3)?n(CaCO3)=17?(8?2)=17?4 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是: (KHCO3)= 4 1717 100%=81.0% 答案:C。 (解毕) 例8.使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CO2 3

23、.52 g,H2O 1.92 g,则该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1?1 C.2?3 D.3?4 解析:该题已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从中可以计算出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CO2)=3.52g?44g/mol=0.08mol、 n(H2O)=1.92g?18g/mol=0.11mol;进而求出混合气体中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0.11mol2?0.08mol=11/4;而组分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同样定义的化学量分别是,乙烷C2H6为3,丙烷C3H8为8/3;将这些平均量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可得这两组分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含C原子数之比。 所以混合气

24、体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C2H6)?n(C3H8)=(1/2)?(3/3)=1?2 答案:A (解毕) 例9(MCE99.33第2小题)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缺陷,例如在某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右图所示(图略,请参看高考原题)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0.97O,试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数之比。 解析:这种有缺陷的晶体可看作是由NiO和Ni2O3组成的混合物,现在题中要求Ni3+和Ni2+之比, 实际上就是求混合物中NiO和Ni2O3两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可适用于十字交叉法: 答案:91?6。 (解毕) 从上述几例中可看出,十字交叉法应用于处理两组分(或相当于两组分)的混合物的组成计算十分方便,如果在应用中能注意平均量的设计和判断交叉相减后的差值之比,则十字交叉法应用于化学计算中不仅方便快捷、同时还能提高答案的准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