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2000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20180526174.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08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68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

2、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

3、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1下

4、列与“中华文明中统治者的包容性”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是在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C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2下列对“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

5、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B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C契丹族建立了精美的山西应县木塔,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曾在唐朝任职,这些分别证明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D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多种文明因素按照“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整合的过程。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的包容

6、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B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C作者认为,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唯有包容文明才能不断壮大。由此可见,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有鼎盛阶段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

7、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

8、。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B为文简畅有法 为:写作C劝帝早朝晏罢 晏:晚D还边兵,革宫市 革:改变5.以下各组句子中,

9、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下诏罪己,求直言 凡十余条,皆切至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

10、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分)(2)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8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5分)

11、9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进行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连蜂去天不盈尺,。(2) ,潦倒新停浊酒杯。(3) ,尽西风,季鹰归未?(4)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3分)玩笑法莫泊桑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整个晚

12、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

13、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

14、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

15、,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注意:此题答案不涂卡,写在答题纸上! (5分)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

16、熟。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1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1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各有什么好处。(6分)14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6分)第卷(表达题,8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1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腐败总有蛛丝马迹。李启红案给人以启发,要查处贪官,很重要的一个

17、途径是看看他们的身边人在干些什么,由此肯定会看出点儿端倪。一般来说,贪官周围总会密集着一帮子诸如老婆、孩子、秘书、司机等身边人,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沆瀣一气。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身边人,这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贪官置之度外,铤而走险,把一个个身边人大胆“用”了起来。像李启红这样,“夫妻腐败”、“家族腐败”、“秘书腐败”等酿成的“窝案”很可怕,也很危险A蛛丝马迹 B端倪 C沆瀣一气 D置之度外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碧桂园大酒店是我市一家具有旅游、购物、饮食、娱乐的大酒店,每天,五邑地区不少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B经历了“姜你军”之后,生姜价格近期大跌,投资

18、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更加成熟的心态。C衡水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17下面一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

19、地道道的“中国梧桐”。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AB CD18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的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道: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因此,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事情。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温家宝总理提到“拍砖”和“ 谣诼”两个词。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请你谈谈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5分)19、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

20、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四种人的共同特点。(4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陈光标曾在3000 万元捐款摆成的“钱墙”前合影,又跟盈江地震灾区群众高喊口号、手举善款合影,最近他还将自己打造成“穿军大衣、持钢枪照”的经典雷锋造型。号称已经捐款几亿元的陈光标虽然好事做了不少,但也遭到非议:中国人向来喜欢低调,以做好事不留名为美德,高调行善终究有作秀之嫌。假如要为这种“高调慈善”作辩护,请你从两个角度来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1) (2) 五作文(60分)2

2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一个职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作准备时,一个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

22、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C(本项表述的是包容带来的益处)2.C(“作出重要贡献”属主观臆断)6.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7.(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皇上回京,皇上没有答复。 (译出大意给2分;“币”(解为“财物”“礼物”均可)、“谢”、“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

23、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 (译出大意给2分;“因”、“趣”、“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8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2分)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2分)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1分)10、略11、C、E 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13、心理描写,(2分)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

24、,(举例略);(1分) 动作描写,(2分)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1分)14、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2分) “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 一切都值得怀疑”等是当时的社会缩影。(2分)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

25、刻。(2分)(分析合情合理即可)15D(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处应用“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A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线索B端倪:事情的头绪迹象C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18、答:这两个词意思不一样。1分。拍砖:网络词语,意思是对事情问题持反对、批评意见,重于对所讨论问题的批判性。2分。谣诼:出自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是造谣诽谤,不切实际的污蔑性的批评。2分。20、(5分)示例:不管陈光标的动机如何,他都有了金钱、实物的付出;我们注重的是“公益”的实际效果,他的一颗公益之心值得让人敬重。 行善总

26、是好事,其行为无疑起到了标杆与感召作用,其精神无疑应该得到尊敬和流传,即使方式有些让人不舒服也应该给与宽容。 陈光标的高调捐款,客观上起到接受媒体和舆论监督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慈善事业的公 信力和透明度。 现代社会,号召大家做好事,也必须要符合当今的大众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达到宣传的效果。(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参考译文】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

27、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 ,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

28、,武宗只好作罢。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

29、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可以抹杀。” 【作文】:认真阅读,就可以发现,题目是在讨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谦让这种美德还需不需要,是谦让重要还是进取重要。从肯定、否定和辩证地看待三个角度入手,可以有以下三种观点:1市场经济下当然要进取,但仍然需要谦虚这种美德。因为这种美德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2市场经济下重要的是锐意进取,谦让这种美德显得不合时宜。3市场经济下谦让和进取各有其价值,该谦让时要谦让,该进取时要进取,二者并不冲突。另外,概念必须清晰。例如:谦让:谦+让,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一种处事的方式。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一种精神。退让:让步,向对方妥协。忍让:容忍退让。以上四个概念各有侧重,论述时万不可混为一谈。进取: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审题主要失误:1泛泛而谈各种美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全文只谈一个方面,完全未提及另一方面。3论述时完全脱离材料,只字不提市场经济,没有较强的针对性。4未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中提炼出“任何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观点”等话题。-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