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20798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优秀名师资料.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数学温习常识点分类领导经验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2009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若,则P+Q中元素的有_个。(答:8) (2)非空集合,且满足若,则,这样的共有_个(答:7)2. 极端情况否忘记:集合,且,则实数,_.(答:)3.满足集合M有_个。 (答:7) 4.运算性质:设全集,若,则A,_,B,_.(答:,)5.集合的代表元素:(1)设集合,集合N,,则_(答:);(2)设集合,则_(答:) 6.补集思想: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求实数的取值

2、范围。 (答:) 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在下列说法中:?且为真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且为假是或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为真是非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非为真是且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正确的是_答:?) 8.充要条件:(1)给出下列命题:?实数是直线与平行的充要条件;?若是成立的充要条件;?已知,若,则或的逆否命题是若或则;?若和都是偶数,则是偶数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答:?); (2)设命题p:;命题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 9.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

3、10.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解关于的不等式:。(答:当时,;当时,或;当时,;当时,;当时,) 11. 对于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1)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2)若在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则实数的范围是_.(答:) 1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理论。 (1)实系数方程的一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根大于1且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1) (2)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二、函 数 1.映射: AB的概念。 (1)设是集合到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每一个元素在中必有象 B、中每一个元素在中必有原象 C、中每一个元素在中的原象是唯一的 D、是

4、中所在元素的象的集合(答:A);(2)点在映射的作用下的象是,则在作用下点的原象为点_(答:(2,,1);(3)若,则到的映射有 个,到的映射有 个,到的函数有 个(答:81,64,81);(4)设集合,映射满足条件对任意的,是奇数,这样的映射有_个(答:12)2.函数: AB是特殊的映射。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则, (答:2) 3.若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其定义域不同的函数,则称这些函数为天一函数,那么解析式为,值域为4,1的天一函数共有_个(答:9) 4.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函数的定义域是_(答:);(2)设函数,?若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若的值域是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 (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1)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_(答:);(2)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答:1,5)( 5.求函数值域(最值)的方法: (1)配方法(1)当时,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2)换元法(1)的值域为_(答:);(2)的值域为_(答:)(令,。运用换元法时,要特别要注意新元的范围);3)的值域为_(答:);(4)的值域为_(答:); (3)函数有界性法求函数,的值域(答: 、(0,1)、);(4)单调性法求,的值域为_(答:、);(5)数形结合法已知点在圆上,求及的取值范围(答:、);

6、(6)不等式法设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7)导数法求函数,的最小值。(答:,48)6.分段函数的概念。(1)设函数,则使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答:);(2)已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7.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已知为二次函数,且 ,且f(0)=1,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的解析式 。(答:) (2)配凑法(1)已知求的解析式_(答:);(2)若,则函数=_(答:); (3)方程的思想已知,求的解析式(答:); 8. 反函数: (1)函数在区间1, 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 B、 C、 D、 (答:D) (2)设.求的反函

7、数(答:)( (3)反函数的性质: ?单调递增函数满足条件= x ,其中? 0 ,若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的定义域是_(答:4,7). ?已知函数,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求的值(答:); ?(1)已知函数,则方程的解_(答:1); ?已知是上的增函数,点在它的图象上,是它的反函数,那么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2,8); 9.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_(答:奇函数)。?等价形式:判断的奇偶性_.(答:偶函数)?图像法: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2)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若为偶函数,则. 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2,则不等式的解

8、集为_.(答:) ?若为奇函数,则实数,_(答:1). ?设是定义域为R的任一函数, ,。?判断与的奇偶性; ?若将函数,表示成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之和,则,_(答:?为偶函数,为奇函数;?,) 10.函数的单调性。 (1)若在区间内为增函数,则,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2)若函数 在区间(,?,4 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 (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答:); (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答:(1,2)。(5)已知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 11. 常见的图象变换 ?设的图像与的图像

9、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像由的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则为_(答: ) ?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有_个(答:2) ?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又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如果与原图象关于直线对称,那么 (答:C) ?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伸缩为原来的得到的。如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_(答:)(12. 函数的对称性。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且方程有等根,则,_(答:); ?己知函数,若的图像是,它关于直线对称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像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_(答:); ?若函数与的图象关于点(-2,3)对称,则,_(答:)13. 函数的周期性。 (1)类比三角函数图像已知定义在

10、上的函数是以2为周期的奇函数,则方程在上至少有_个实数根(答:5)(2)由周期函数的定义 (1) 设是上的奇函数,当时,则等于_(答:);(2)已知是偶函数,且=993,=是奇函数,求的值(答:993);(3)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为周期函数,若它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_(答:0) (2)利用函数的性质 (1)设函数表示除以3的余数,则对任意的,都有 A、 B、 C、 D、(答:A); (2)设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且满足,如果,求(答:1);(3)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单调递增。如果,且,则的值的符号是_(答:负数) (3)利用一些方法 (1)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答:

11、奇函数);(2)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答:偶函数);(3)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 三、数 列 1、数列的概念:(1)已知,则在数列的最大项为_(答:);(2)数列的通项为,其中均为正数,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答:);(3)已知数列中,且是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 A B C D 2.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中,则通项 (答:);(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答:) (1)数列 中,前n项和,则,,,(答:,);(2)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答:). (4

12、)等差中项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中,则,_(答:27);(2)在等差数列中,且,是其前项和,则A、都小于0,都大于0 B、都小于0,都大于0 C、都小于0,都大于0 D、都小于0,都大于0 (答:B)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25,前2n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n和为 。(答:225) (2)在等差数列中,S11,22,则,_(答:2);(2)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奇数项和为80,偶数项和为75,求此数列的中间项与项数(答:5;31). 设与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那么_(答:) (3)等差数列中,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答:前13项和最大,最大

13、值为169);(2)若是等差数列,首项,则使前n项和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是 (答:4006)4.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1)一个等比数列共有项,奇数项之积为100,偶数项之积为120,则为_(答:);(2)数列中,=4+1 ()且=1,若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的通项:设等比数列中,前项和,126,求和公比. (答:,或2) (3)等比数列的前和:(1)等比数列中,,2,S99=77,求(答:44);(2)的值为_(答:2046); (4)等比中项:已知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为A,等比中项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答:A,B) 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

14、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12,求此四个数。(答:15,,9,3,1或0,4,8,16)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公比为);但偶数个数成等比时,不能设为.,.,因公比不一定为正数,只有公比为正时才可如此设,且公比为。5.等比数列的性质: (1)在等比数列中,公比q是整数,则=_(答:512);(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 (答:10)。(1)已知且,设数列满足,且,则 . (答:);(2)在等比数列中,为其前n项和,若,则的值为_(答:40)若是等比数列,且,则, (答:,1)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若成等差数列,

15、则的值为_(答:,2)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关于数列有下列三个命题:?若,则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若,则是等差数列;?若,则是等比数列。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答:?)6.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答:)?已知的前项和满足,求(答:);?数列满足,求(答:)数列中,对所有的都有,则_(答:) 已知数列满足,则=_(答:) 已知数列中,前项和,若,求(答:) ?已知,求(答:);?已知,求(答:); ?已知,求(答:);?已知数列满足=1,求(答:)数列满足,求(答:) 7.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S,2,,则,_(答

16、:);(2)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2进1,如表示二进制数,将它转换成十进制形式是,那么将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答:) (2)分组求和法: (答:) (3)倒序相加法:?求证:;?已知,则,_(答:)(4)错位相减法:(1)设为等比数列,已知,?求数列的首项和公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2)设函数,数列满足: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令 ,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并比较与的大小。(答:?略;?,当时,,;当时,) (5)裂项相消法:(1)求和: (答:);(2)在数列中,且S,,则n,_(答:99); (6)通项转换法:求和: (答:) 四、三角

17、函数 1、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则,_。(答:)若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_象限角(答:一、三);已知扇形AOB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答:2) 2、三角函数的定义:(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的值为,。(答:);(2)设是第三、四象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1,); 3.三角函数线(1)若,则的大小关系为_(答:);(2)若为锐角,则的大小关系为_ (答:);(3)函数的定义域是_(答:)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已知,则,_(答:);(2)已知,则,_;,_(答:;);(3)已知,则的值为_(答:,1)。 5.三角函数诱导

18、公式(1)的值为_(答:);(2)已知,则_,若为第二象限角,则_。(答:;)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倍角公式:(1)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A、 B、 C、 D、 (答:C); (2)命题P:,命题Q:,则P是Q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C);(3)已知,那么的值为_(答:);(4)的值是_(答:4);(5)已知,求的值(用a表示)甲求得的结果是,乙求得的结果是,对甲、乙求得的结果的正确性你的判断是_(答:甲、乙都对)7. 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 (1)巧变角:(1)已知,那么的值是_(答:);(2)已知为锐角,

19、则与的函数关系为_(答:) (2)三角函数名互化(切割化弦),(1)求值(答:1);(2)已知,求的值(答:) (3)公式变形使用设中,则此三角形是_三角形(答:等边)(4)三角函数次数的降升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答:) (5)式子结构的转化(1) (答:);(2)求证:;(3)化简:(答:)(6)常值变换主要指1的变换已知,求(答:). (7)知一求二(1)若 ,则 _(答:),特别提醒:这里;(2)若,求的值。(答:); 8、辅助角公式中辅助角的确定:(1)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2,2);(2)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值是_(答:);(3)如果是奇函数,则=(答:,2)

20、;(4)求值:_(答:32)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1)若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_,,(答:或);(2)函数()的值域是_(答:,1, 2);(3)若,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_ 、_(答:7;,5);(4)函数的最小值是_,此时,_(答:2;);(5)己知,求的变化范围(答:);(6)若,求的最大、最小值(答:,)。 (3)周期性: (1)若,则,_(答:0);(2)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_(答:);(3) 设函数,若对任意都有成立,则的最小值为_(答:2) (4)奇偶性与对称性:(1)函数的奇偶性是_(答:偶函数);(2)已知函数为常数),且,则_(答:,5);(3)函数的

21、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_、_(答:、);(4)已知为偶函数,求的值。(答:) (5)单调性: 16、形如的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_(答:); (1)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的图象,(答: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的图象,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的图象,最后将纵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即得的图象);(2)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向_平移_个单位(答:左;);(3)将函数图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这样的向量是否唯一,若唯一,求出;若不唯一,求出模最小的向量(答:存在但不唯一,模最小的向量);(4)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交

22、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5)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1)函数的递减区间是_(答:);(2)的递减区间是_(答:);(3)设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它的周期是,则A、 B、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C、 D、的最大值是A(答:C);(4)对于函数给出下列结论:?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象关于直线成轴对称;?图象可由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得到函数的图像。其中正确结论是_(答:?);(5)已知函数图象与直线的交点中,距离最近两点间的距离为,那么此函数的周期是_(答:) 的周期都是, 但的周期为,而,的周期不变; 中,若,判断的形状(答:直角三角形)。 (1)中,A、

23、B的对边分别是,且,那么满足条件的 A、 有一个解 B、有两个解 C、无解 D、不能确定(答:C);(2)在中,A,B是成立的_条件(答:充要);(3)在中, ,则,_(答:);(4)在中,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则,_(答:);(5)在中,若其面积,则=_(答:);(6)在中,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则外接圆的直径是_(答:);(7)在?ABC中,a、b、c是角A、B、C的对边,= ,的最大值为 (答:);(8)在?ABC中AB=1,BC=2,则角C的取值范围是 (答:);(9)设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心,若,且的面积满足关系式,求(答:)(19.求角的方法(1)若,且、是方程的两根,

24、则求的值_(答:);(2)中,则,_(答:);(3)若且,求的值(答:).五、平面向量 1、向量有关概念: (1)向量的概念:已知A(1,2),B(4,2),则把向量按向量,(,1,3)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_(答:(3,0) 下列命题:(1)若,则。(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3)若,则是平行四边形。(4)若是平行四边形,则。(5)若,则。(6)若,则。其中正确的是_(答:(4)(5) 2、向量的表示方法:(1)若,则_(答:);(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A. B. C. D. (答:B);(3)已知分别是的边上的中线,且,则可用向量表示为_

25、(答:);(4)已知中,点在边上,且,则的值是_(答:0)4、实数与向量的积 5、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ABC中,则_(答:,9);(2)已知,与的夹角为,则等于_(答:1);(3)已知,则等于_(答:);(4)已知是两个非零向量,且,则的夹角为_(答:) 已知,且,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_(答:)(1)已知,如果与的夹角为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或且);(2)已知的面积为,且,若,则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答:);(3)已知与之间有关系式,?用表示;?求的最小值,并求此时与的夹角的大小(答:?;?最小值为,) 6、向量的运算: (1)几何运算: (1)化简:?_;?_;?_(答:?;?

26、;?);(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_(答:);(3)若O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的形状为_(答:直角三角形);(4)若为的边的中点,所在平面内有一点,满足,设,则的值为_(答:2);(5)若点是的外心,且,则的内角为_(答:); (2)坐标运算:(1)已知点,若,则当,_时,点P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答:);(2)已知,则 (答:或);(3)已知作用在点的三个力,则合力的终点坐标是 (答:(9,1)设,且,则C、D的坐标分别是_(答:);sinx,cosx), ,(sinx,sinx), ,(,1,0)。 已知向量,(1)若x,,求向量、的夹角;(2)若x?,函数的最大值为,求的

27、值(答:或);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那么,_(答:); 如图,在平面斜坐标系中,平面上任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斜坐标是这样定义的:若,其中分别为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P点斜坐标为。(1)若点P的斜坐标为(2,,2),求P到O的距离,PO,;(2)求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在斜坐标系中的方程。(答:(1)2;(2); 7、向量的运算律:下列命题中:? ;? ;? ;? 若,则或;?若则;?;?;?;?。其中正确的是_(答:?)(1)若向量,当,_时与共线且方向相同(答:2);(2)已知,且,则x,_(答:4);(3)设,则k,_时,A,B,C共线(答:,2或11) (1)已知

28、,若,则 (答:);(2)以原点O和A(4,2)为两个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则点B的坐标是_ (答:(1,3)或(3,,1);(3)已知向量,且,则的坐标是_ (答:)10.线段的定比分点: 若点分所成的比为,则分所成的比为_(答:)(1)若M(-3,-2),N(6,-1),且,则点P的坐标为_(答:);(2)已知,直线与线段交于,且,则等于_(答:,或,) 11.平移公式:(1)按向量把平移到,则按向量把点平移到点_(答:(,,,);(2)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则,_(答:) 12、向量中一些常用的结论: 若?ABC的三边的中点分别为(2,1)、(-3,4)、 (

29、-1,-1),则?ABC的重心的坐标为_(答:);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若点满足,其中且,则点的轨迹是_(答:直线AB) 六、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 (1)对于实数中,给出下列命题:?;?;?;?;?; ?;?;?,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答:?);(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2. 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比较1+与的大小(答:当或时,1+,;当时,1+,;当时,1+,) 3. 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的最小值是2 B、的最小值是2 C、的最大值是 D、的最小值是(答:C);(2)若,则的最小值是_(答:);(3)正数满足,则

30、的最小值为_(答:);4.常用不等式有: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1)已知,求证: ;(2) 已知,求证:;(3)已知,且,求证:;(4)已知,求证:; 6.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答:或);(2)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或);(3)设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且的解集为,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4)要使满足关于的不等式(解集非空)的每一个的值至少满足不等式中的一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 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答:); (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 8.绝对值不等

31、式的解法:解不等式(答:);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答:) 9、含参不等式的解法:(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或);(2)解不等式(答:时,;时,或;时,或);(3)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1,2)11.恒成立问题(1)设实数满足,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答:);(2)不等式对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_(答:);(3)若不等式对满足的所有都成立,则的取值范围_(答:(,);(4)若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5)若不等式对的所有实数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6)已知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

32、数的取值范围_(答:) 七、直线和圆 1、直线的倾斜角:(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_(答:);(2)过点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值的范围是_(答:)2、直线的斜率: (1) 两条直线钭率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_条件(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实数满足 (),则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_(答:) 3、直线的方程:(1)经过点(2,1)且方向向量为=(,1,)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_(答:);(2)直线,不管怎样变化恒过点_(答:);(3)若曲线与有两个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过点,且纵横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_条(答:3)4.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 5、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直线间

33、的距离: 6、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设直线和,当,_时?;当,_时;当_时与相交;当,_时与重合(答:,1;3);(2)已知直线的方程为,则与平行,且过点(-1,3)的直线方程是_(答:);(3)两条直线与相交于第一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与的位(4)设分别是?ABC中?A置关系是_(答:垂直);(5)已知点是直线上一点,是直线外一点,则方程,0所表示的直线与的关系是_(答:平行);(6)直线过点(,,,),且被两平行直线和所截得的线段长为9,则直线的方程是_(答:) 7、到角和夹角公式:已知点M是直线与轴的交点,把直线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4

34、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_(答:)8、对称(1)已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点P与点N关于轴对称,点Q与点P关于直线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_(答:);(2)已知直线与的夹角平分线为,若的方程为,那么的方程是_(答:);(3)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2,7),则的方程是_(答:);(4)已知一束光线通过点,(,,,),经直线:3x,4y+4=0反射。如果反射光线通过点,(,,15),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答:);(5)已知ABC顶点A(3,,),,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6x+10y,59=0,?B的平分线所在的方程为x,4y+10=0,求,边所在的直线方程(答:);(6)直线2x

35、y4=0上有一点,,它与两定点,(4,1)、,(3,4)的距离之差最大,则,的坐标是_(答:(5,6);(7)已知轴,C(2,1),周长的最小值为_(答:)。 9、简单的线性规划: 已知点A(-2,4),B(4,2),且直线与线段AB恒相交,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 (1)线性目标函数z=2x,y在线性约束条件下,取最小值的最优解是_(答:(,1,1);(2)点(,,)在直线2x,3y+6=0的上方,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3)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_(答:8);(4)如果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_(答:21) 10、圆的方程: (1)圆C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C的方程为_(答:);(2

36、)圆心在直线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答:或);(3)已知是圆(为参数,上的点,则圆的普通方程为_,P点对应的值为_,过P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是_(答:;);(4)如果直线将圆:x2+y2-2x-4y=0平分,且不过第四象限,那么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答:0,2);(5)方程x2+y,x+y+k=0表示一个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答:);(6)若(为参数,若,则b的取值范围是_(答:)11、点P(5a+1,12a)在圆(x,),,y2=1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答:) 1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答:相离);(2)若直线与圆切于点,则的值_(答

37、:2);(3)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答:);(4)一束光线从点A(,1,1)出发经x轴反射到圆C:(x-2)2+(y-3)2=1上的最短路程是 (答:4);(5)已知是圆内一点,现有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和直线,则A(,且与圆相交 B(,且与圆相交 C(,且与圆相离 D(,且与圆相离(答:C);(6)已知圆C:,直线L:。?求证:对,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设L与圆C交于A、B两点,若,求L的倾斜角;?求直线L中,截圆所得的弦最长及最短时的直线方程. (答:?或 ?最长:,最短:) 1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顶点为A1、A2,P是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则分别

38、以线段PF1、A1A2为直径的两圆位置关系为 (答:内切) 14、圆的切线与弦长: 设A为圆上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_(答:); (2)弦长问题: 八、圆锥曲线 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1)已知定点,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 B( C( D(答:C);(2)方程表示的曲线是_(答:双曲线的左支) (2)第二定义已知点及抛物线上一动点P(x,y),则y+|PQ|的最小值是_(答:2)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1)椭圆:(1)已知方程表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为_(答:);(2)若,且,则的最大

39、值是_,的最小值是_(答:)(2)双曲线:(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方程_(答:);(2)设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离心率的双曲线C过点,则C的方程为_(答:)(3)抛物线: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 椭圆:已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_(答:)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1)椭圆(1)若椭圆的离心率,则的值是_(答:3或);(2)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_(答:) (2)双曲线(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答:或);(2)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 (

40、答:4或);(3)设双曲线(a0,b0)中,离心率e?,2,则两条渐近线夹角的取值范围是_(答:); (3)抛物线;设,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答:);5、点和椭圆()的关系: 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答:(-,-1);(2)直线ykx1=0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答:1,5)?(5,+?);(3)过双曲线的右焦点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有_条(答:3); (2)过双曲线,1外一点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如下:?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不含双曲线的

41、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分别与双曲线两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包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只与双曲线一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P在两条渐近线上但非原点,只有两条:一条是与另一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一条是切线;?P为原点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3)过抛物线外一点总有三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条切线和一条平行于对称轴的直线。(1)过点作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答:2);(2)过点(0,2)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答:);(3)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4,则满

42、足条件的直线有_条(答:3);(4)对于抛物线C:,我们称满足的点在抛物线的内部,若点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与抛物线C的位置关系是_(答:相离);(5)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则_(答:1);(6)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右准线为,设某直线交其左支、右支和右准线分别于,则和的大小关系为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等于);(7)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答:);(8)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当为何值时,、分别在双曲线的两支上,?当为何值时,以AB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答:?;?);7、焦半径(1)已知椭圆上一点P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3,

43、则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_(答:);(2)已知抛物线方程为,若抛物线上一点到轴的距离等于5,则它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等于_;(3)若该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是4,则点的坐标为_(答:);(4)点P在椭圆上,它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两倍,则点P的横坐标为_(答:);(5)抛物线上的两点A、B到焦点的距离和是5,则线段AB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_(答:2);(6)椭圆内有一点,F为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使 之值最小,则点M的坐标为_(答:); 8、焦点三角形(1)短轴长为,离心率的椭圆的两焦点为、,过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的周长为_(答:6);(2)设P是等轴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1、F2是左右焦点,若,|PF1|=6,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答:);(3)椭圆的焦点为F1、F2,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圆)?(?圆)0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答:);(4)双曲线的虚轴长为4,离心率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