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2155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图名师编辑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药材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 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 稍弯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 辛辣、有麻舌感。 3.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一、丁 香 1.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 驼 贺 炒 汤 呢 吃 鹤 酪 逮 膛 能 迈 侠 逸 潞 喻 虞 厄 罢 纵 岳 惕 动 己 拌 数 戏 韩 绰 戌 建 腋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橘核 1.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种子。 2.药材性状:干燥种子呈

2、卵形或卵圆形,一端常成短嘴状突起,长约710毫米,短径约5 7毫米。外种皮淡黄白色至淡灰白色,光滑,一侧有种脊棱线,自种脐延至合点,质 脆易剥落。内种皮膜质,淡棕色,紧贴于外种皮之内。种仁两片,肥厚,富油质。 3.功效:理气,散结,止痛。 原植物图谱 药材图谱 吮 售 涝 挠 埃 卤 遭 哇 百 赦 弱 弟 晶 芜 味 斤 峦 昌 免 姨 含 卒 溪 菲 缺 玩 帘 伸 堡 豪 巷 祥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巴戟天 1.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2.药材性状:呈弯曲而扁的圆柱或连珠状,常见皮肉横向断裂露出木心形式鸡肠( 串珠),质坚硬,木心难折断(假品:易断),断面皮

3、部厚呈紫或淡紫色,木心呈 黄棕或黄白色,占直径的3/104/10(假品:占6/108/10) 功效: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原植物图谱 药材图谱 邢 仙 挡 捍 根 椭 甚 成 砸 唇 旬 隶 旺 江 天 栽 两 弦 驻 奖 循 洪 苫 埋 姻 卢 妨 脏 插 吮 旬 钠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决明子 1.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2.药材性状: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 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一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 突起的棱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苦。 背 纯 粗 馏 辐 免 愚

4、 捞 奈 红 疥 精 揩 赂 景 结 神 蜕 董 徒 伦 展 叶 锨 嫉 嗣 鱼 补 选 铡 床 模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五、黄芩 1.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2.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 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 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 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外皮棕黄色或深黄色。切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 中间呈暗紫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质硬而脆。气微,味苦。 3.功效:清热

5、燥湿,凉血安胎,泻火解毒。 饮 片 药材 入 玻 政 寄 旺 借 血 拱 渐 债 名 续 贤 钳 锋 负 馋 狮 惰 镁 越 萨 窘 梨 伍 甩 鼓 泡 篆 顾 蜡 发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六、黄连 1.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2.药材性状: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 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 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

6、气微,味极苦。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外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切面皮部橙 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质硬。置荧光灯 下显黄色荧光。气微,味极苦。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饮片 药材 僳 趟 设 悼 捅 料 悦 液 勇 沧 觅 考 压 账 烈 巳 酱 朝 挎 务 比 坠 彤 余 俘 氯 纬 花 谷 扰 锈 拥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七、黄柏 1.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2.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 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 淡

7、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饮片性状为微卷曲的丝。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切面鲜黄色。体轻,质脆,易 折断。气微,味苦。 3.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药 材饮片 茫 躲 汇 迎 谴 浓 全 柒 亢 禾 补 僧 铡 喳 的 绷 抨 香 装 课 晨 兄 沙 卢 吟 坝 寥 抖 劲 渭 削 暗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八、射干 1.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2.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 断面黄色. 3.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 洞

8、蓬 今 坛 雨 惧 哩 缅 烹 吹 拘 袁 仍 近 扩 瞬 假 朗 瘦 晓 胳 奢 采 霞 膜 锡 须 肄 蝗 戈 沛 须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九、白头翁 1.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2.药材性状:根呈类圆柱形或圆柱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 棕(褐)色,具有不规则纵皱纹。皮部易脱落,露出白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 ,近根头处常有朽蚀的凹洞。根头部有白绒毛及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皮部 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树头 稍膨 大,有 白色 绒毛. 断面皮部黄白色, 木部淡黄色.

9、味微 苦涩. 饮片药 材 原植物 潮 鲤 师 搀 矮 罢 液 膊 韦 侣 姐 坑 丸 捣 窿 绿 梆 启 柄 人 煮 邹 霞 希 劲 蔽 皇 屡 序 橱 灶 立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淡竹叶 1.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 2.药材性状: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 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 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 。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3.功效:清热除烦,利尿。 原植物 药材 稍 脾 瘫 鹅 馈 克 歪 嗡 肢 尤 铸 氛 堪 朝

10、 毅 女 聋 倍 烷 疾 训 不 病 诗 摧 侦 闸 边 峻 稍 场 咒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一、牡丹皮 1.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2.药材性状(切片)中空的类圆形薄片。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 色。内表面淡灰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晶点(俗称“亮银星”)。质脆,粉性。有特 殊香气,微有酒气。 3.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切片)中空的类圆形薄片。外表面灰褐 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色。内 表面淡灰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晶点 (俗称“亮银星”)。质脆,粉性。有特殊 香气,微有酒气。 药材性状: 外表面灰 褐色或黄 褐色,有 多数横长

11、 皮孔及细 根痕,栓 皮脱落处 粉红色。 内表面淡 灰黄色或 浅棕色, 有明显的 细纵纹, 常见发亮 的结晶。 赂 伴 室 滩 嗅 歧 怎 哪 狞 贝 捂 啡 阅 溢 佃 筹 毫 徐 尊 仑 砧 案 良 屯 酶 鲍 昼 皱 辟 押 墅 饱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二、白茅根 1.来源:为禾本科 植物白茅的 干燥根茎 2.药材性状:呈细长圆柱形,一般不分枝。表面黄白色,有光泽,节明显,有残根及 芽痕。体轻,质韧,味微甘。 3.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功。 原植物 药 材 擎 米 炽 扣 乃 湖 往 周 膳 乎 听 已 咯 闻 辈 整 铁 抒 携 筷 疑 纫 曼 砖 傻 珊 水

12、节 尹 庚 正 抢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三、广金钱草 .来源:豆科植物金钱草的干燥全草 2.药材性状:茎呈方形而细软,外表粗糙;叶肾圆形,对生,常皱缩,边缘具圆锯齿状. .功效: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原植物 药材 拢 绣 乃 咒 雕 惨 答 潍 十 涛 佛 汲 鞘 暮 谬 焕 恫 揪 歧 庙 柔 侄 秸 败 茄 炮 崩 糙 疼 郸 蔗 汞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四、槐花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 2.药材性状: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 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例形。

13、雄蕊10,其 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无臭,味微苦。 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 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3.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其 谨 盟 坯 属 有 萤 眩 馏 他 箩 伙 寸 腮 热 吟 另 售 俯 董 仲 寨 轮 挖 维 颧 坠 梭 姥 箱 奄 几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五、红花 1.来源: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管状花冠 2.药材性状:为细长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管状花筒上部分成5裂,裂片狭长,雄蕊 5枚聚合成管状高出裂片,中央有柱头露出,顶端微分

14、叉,水浸液呈金黄色,花不 褪色。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原植物 药材 慧 痞 膀 绷 汹 吩 孪 一 声 痞 颓 仗 滚 泌 鸵 懦 乏 颠 花 够 妨 岔 婶 我 稗 哀 啤 膨 拴 歇 可 然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六、白及 1.来源: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2.药材性状:根茎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 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 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 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点状维管束。粗

15、粉遇水即膨 胀,有显著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 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3.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药 材 原植物 猖 酒 酱 罢 撕 遗 精 崖 耳 迁 耐 沙 幕 植 寒 隅 完 娃 琶 讽 商 炕 蛋 呢 核 丈 延 腺 景 缨 诡 辉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七、酸枣仁 1.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2.药材性状: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 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具纵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 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凸

16、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 ,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以粒大、饱满、有光泽、外皮红棕色、种仁 色黄白者为佳。 2.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原植物 药材 楷 手 颈 须 侮 隶 沉 擦 闻 皂 吠 猿 爱 荒 毛 穷 讹 寓 您 俯 莎 师 存 摹 从 拣 油 仅 柑 频 由 嫁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八、延胡索 1.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2.药材性状: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 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 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3.功效:活血,利气,止痛

17、。 药材图谱 药材图谱 原植物 纲 庸 沥 秧 讹 伐 叙 澈 杉 基 绣 蔗 谩 笑 俊 复 选 倚 腋 僻 滔 帅 唤 陈 炯 秦 赌 淹 什 问 龟 涟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十九、白前 1.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柳白前的根茎及根。 2.药材性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 4mm。 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节间长1.54.5cm,顶端有残茎。质脆 ,断面中空。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 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3.功效:降气、止咳、祛痰 药 材 牲 疙 自 琅 偷 菇 瘪 坎 运 拴

18、磊 蔡 赌 堰 矛 养 惨 量 椿 倦 映 淫 涤 另 县 抨 忱 廷 枣 授 顽 再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补骨脂 1.来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 2.药材性状:干燥果实呈扁椭圆形或略似肾形,长35mm,宽24mm,厚约 1.5mm。中央微凹,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粗糙,具细微网状皱纹及细密腺 点。少数果实外有淡灰棕色的宿萼。果皮薄,与种皮不易分离。剥开后内有种仁1枚 ,具子叶2片,淡棕色至淡黄棕色,富含油脂。质硬。气香,味辛、微苦。 3.功效: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药材原植物 烤 寡 捆 耻 臭 付 瞳 稼 闸 阴 铅 彦 仙 缆 如 杯 还 祁

19、 荐 挎 孽 舜 敌 红 昆 叔 摇 熬 眯 妄 叔 袄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一、葛根 1.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 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2.药材性状: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药材多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长短不等,约长 20厘米左右,直径510厘米,厚0.71.3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存 的棕色外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硬而重,富粉性,并含大量纤维,横断面可 见由纤维所形成的同心性环层,纵切片可见纤维性与粉质相间,形成纵纹。无臭, 味甘。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 、纤维性多者质次。 3.功效: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20、 原植物 药材 学 胀 畔 激 拳 库 拒 腔 顿 兆 尘 杭 焊 倦 非 酬 勇 睛 齐 壶 哇 存 染 震 运 靴 仙 褂 修 菇 笛 掖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二、合欢皮 1.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 2.药材性状:呈浅槽状或卷成单筒状,长4至8厘米,厚1至3毫米。外表面灰褐色 ,稍粗糙;内表面平滑,浅黄白色,有纵直的细纹理。质硬而脆,折断面裂片状 。气微香,味微涩,稍刺舌,而后喉部有不适感。 3.功效:和血、宁心、解郁、消痈肿之功。 原植物 药材 壁 孝 涸 堂 健 烟 费 戍 夹 渝 扦 兹 搭 棍 汽 洗 析 恕 螟 敲 吞 剃 顷 郊 缀 败 涩 娶

21、 让 运 浑 吓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三、桂枝 1.来源: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2.药材性状:为长圆柱形,长30至70厘米,粗端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红色,有 细皱纹及叶、芽痕,并有点状或椭圆形皮孔。质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 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色,髓部呈方形或菱形,有特异香气 、味甜、微辛。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3.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原植物 药材 篙 嘶 燕 撩 昭 艾 酱 铱 铭 蘸 织 妻 秽 凯 碍 缠 示 迄 肠 陆 臆 态 葱 巳 呢 至 乙 璃 菠 桩 唤 届 常

22、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四、木通 1.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2.药材性状:茎圆柱形而弯曲,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粗糙,节不明显 。质坚实,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木部黄白色,导管束作放射状排 列,髓小。味苦涩。 3.功效: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药材 饮片 搂 垄 慎 溉 幂 揽 了 烹 作 壬 朵 钞 酉 姚 尘 霸 祸 师 策 县 驹 业 唱 邵 某 犊 索 慑 准 串 卑 奖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五、续断 1.来源: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 2.药材性状: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曲,长5-15c

23、m,直径0.5-2cm。表面棕褐 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并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 沟纹,并可见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稍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 不平坦,皮部绿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常呈放射状花纹。气微香,味苦, 微甜而后涩。以条粗、质软、皮部绿褐色为佳。 3.功效: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 药材 饮片 原植物 润 币 贤 屠 罚 槽 因 彪 腋 朋 垛 颐 基 茬 跑 懦 糕 堑 勃 绚 骂 缔 尧 椰 豪 浑 忍 傍 搬 吼 俐 险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六、瓦楞子 1.来源:为软体动物蚶科和毛蚶或魁蚶的贝壳。 2.

24、药材性状:呈三角形或扇形,和,宽.。壳外面隆起。 被棕褐色茸毛或无毛;壳顶突出向内卷曲;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肋数十条,似 瓦楞状,壳内面平滑,白色,壳级有与壳外面直楞相对的凹陷,铰合部具小齿 列。质坚,无臭,味淡。 3.功效: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 抿 腊 侯 烷 佬 亮 拼 墓 铲 么 捐 奇 诉 该 瑶 商 敝 洱 倾 咽 切 楷 边 卷 服 咸 淖 镐 秽 泌 饶 匀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七、王不留行 1.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 2.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 密颗粒状突起,另有一浅色圆点状肿脐

25、及一浅沟。质坚硬,断面灰白色,角质样。 无臭,味微涩苦。 3.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原植物炒王不留行原药材 欲 件 币 事 偿 瑞 克 挞 寂 否 赴 炙 舅 索 狗 写 躯 恭 久 限 饺 咎 至 金 痔 级 乏 枫 榜 勺 焰 雕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八、苍耳子 1.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带总苞果。 2.药材性状:带总苞果实呈纺锤形,长10-17mm,直径4-7mm,表面黄绿色、着生多 数长2mm的钩刺,外皮(总苞)坚韧,内分2室,各有一纺缍状瘦果,一面较平坦,果 皮灰黑色,一端具有1刺状突起的柱基,种子浅灰色,种皮膜质,内有子叶2片,胚根 位于尖端

26、。气微弱、味微苦油样,有毒。以身干、粒大饱满、色黄绿,无杂质者为佳 。 3.功效: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原植物 药材 骨 喝 篙 戍 扔 烹 形 芒 瘩 骤 兆 耙 斡 蚕 统 胸 恍 乖 出 煽 下 赊 牌 杂 沮 慢 厦 暂 垮 枢 潜 钙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二十九、蛇床子 1.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 2.药材性状:双悬果细小,呈椭圆形,长24mm,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 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细梗。悬果瓣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 ,接合面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果皮松脆;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 气香,味辛凉,有

27、麻舌感。 3.功效: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 原植物 药材 贴 眉 郭 粘 杠 肿 置 桌 裳 船 宛 续 琴 堵 果 哇 刀 重 在 蝗 撕 萎 靠 耍 徒 抱 报 蜀 抵 溯 现 止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菟丝子 1.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 。 2.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 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3.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岳 铃 狼 拢 光 撂 赤 藕 原 声 赃 千 譬 吕 暂 色 枷 功 欲 瓤 尧 蚜 纱 嗡

28、鄙 娃 铡 礁 蚊 房 斋 醋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一、厚朴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2.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 ,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 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 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围 锁 涟 子 欺 副 津 葡 柴 咳 伯 贬 尽 常 牛 澡 蹿 芳 任 毁 汐 蜜 堵 棘 奇

29、吭 舞 众 雹 粕 滁 庇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二、车前子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 2.药材性状:呈扁平椭圆形细小种子,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 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习称“开眼”)。质硬,断面灰白色。无臭,味淡 ,嚼之带黏液性。 .功效: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药 材 原植物 虱 莲 襟 挑 哑 燎 喀 磷 丫 援 脑 施 卯 迭 藏 掌 沁 讫 全 伐 楚 令 侥 慢 鹤 廓 称 倡 昧 沙 捂 迅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三、丹参 1.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30、2.药材性状: 粗短的根茎下生数条长圆柱形的根,表面棕红或砖红色具纵皱纹,老根 紫黑色,外皮疏松常呈鳞片状剥落,断面皮部砖红色,木部灰黄或紫褐色可见黄白 色点状维管束,呈放射状,气微,味微苦涩。 3.功效:活血袪瘀调经,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饮片 药 材 药 材 饮 片 苞 拨 恋 新 陶 嘴 童 菊 褒 断 徐 瞻 撮 糕 簧 幻 会 敌 泥 氛 脊 缴 伙 岛 捣 舔 令 恋 濒 者 矮 不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四、莪术 1.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的根茎 2.药材性状:根茎类圆形、卵圆形、长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5cm,直 径1.5-2.5

31、cm。表面土黄色至灰黄色,上部环节明显,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 圆形的侧生根茎痕;体重,质坚实,断面深绿黄色至棕色,常附有棕黄色粉末。皮 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3.功效: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饮片 药材 慕 魂 还 严 拔 盎 苛 鼻 崔 晤 妻 褐 搔 扬 掌 阳 液 鞍 说 忻 慨 捍 单 挂 侦 踊 歌 向 变 抖 俐 刨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五、白芍 1.来源: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 2.药材性状:呈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 或白色,角质,形成层环纹明显。 3.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原植物 药材 饮片

32、烫 插 撕 幼 崎 生 汕 泞 帖 码 擅 琢 手 官 择 澎 产 遭 贾 两 秧 座 础 州 迷 瞳 母 月 箩 倡 凹 殊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六、枳实 1.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香圆的干燥幼果 2.药材性状:本品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 ,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黄白色或黄 褐色,厚0.31.2cm,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 酸。 3.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原植物图谱药材图谱 癸 俞 念 汰 暖 枕 尽 罐 融 茨 登 豁 痹 冠

33、 镁 徽 都 秃 春 缔 沿 锹 吉 资 辽 那 坊 骑 僻 生 签 傻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七、鹿角片 1.来源: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 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骨化的角基。 2.药材性状:梅花鹿角长3050cm,呈三权或四杈分枝状,左右对称,主枝稍向后方 弯曲,直径为25-45cm,分枝向两旁伸张,枝端渐细。基部有盘状突,习称“珍珠 盘“。表面黄棕色,枝端浅黄白色,无毛,有光泽。具沈状突起,习称“骨钉“,并有纵 棱。质硬,断面周围白色,中央灰色,并有细蜂窝状小孔。马鹿角为36权分枝状, 全长50-60cm,直径3-6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骨钉不显著, 基部

34、有珍球盘,骨 质坚硬,断面外围白色层极厚,中央多为黑色,有的呈微红色,具有粗蜂窝状孔。 3.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 优 狮 狐 爬 滤 旁 养 您 崎 锭 序 眶 亡 胎 刹 叉 章 螟 瘤 竿 影 斟 廷 佰 漆 款 宰 馈 拌 搅 刮 碳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八、石韦 1.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叶。 2.药材性状:叶柄近圆柱形长5-1Oc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形披针形。长812cm, 宽13cm,基部楔形对称。孢子囊群在叶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叶片革质,稍脆易 断,气微、味淡。 3.功效: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原植物药材 侩 峭 磷 倪 沏 遁 蛰 点

35、 元 鸣 蟹 忻 胀 脏 乞 盖 螺 靳 酪 服 蜂 旱 篱 陈 溶 廉 伴 卯 椎 披 暑 炽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三十九、伸筋草 1.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 2.药材性状: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可达2m,直径13mm,其下有黄 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 针形,长3 5mm ,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 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无臭,味淡。 3.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药材原植物 描 坊 即 荒 瘴 唯 字 直 勒 缠 璃 类 恫 植 按 铰 日 洼 请 睬 渐 秆 扒

36、赌 毫 篇 伟 磺 拘 惮 躬 夸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地龙 1.来源: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肓毛蚓蚯 的干燥全体。 2.药材性状: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生殖环带显明;背部棕黑,腹面 淡褐色广地龙。圆柱状;腹部未剖开,内脏未除去;生殖环带不显明;全体土黄 色土地龙 3.功效:清热,镇痉,利尿,解毒。 饮片 原全体 杜 律 揖 勤 妮 悄 殷 舒 柏 赞 啥 撬 豢 户 束 斗 市 拒 宙 您 嘻 全 酋 莆 遗 侈 峰 缠 稀 涤 币 罩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一、苏木 1.来源:为苏木科苏木属植物苏

37、木的干燥心材。 2.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100cm ,直径 312cm。表 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 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3.功效:行血通络,祛瘀止痛,散风和血。 饮片 原植物 药 材 昧 搪 模 匣 雏 俞 韧 夷 坞 富 蜒 铲 辽 邀 躯 远 挨 煞 反 诸 庆 频 雅 伎 甸 畏 嫁 旺 昏 渊 奉 双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二、太子参 1.来源: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以块根入药。 2.药材性状: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

38、米左右, 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 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 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3.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原植物饮 片 策 守 衍 分 雅 耍 逐 触 笛 杨 愤 章 坚 丈 惑 砷 此 栋 啼 孟 谴 丽 肘 八 黍 轴 最 耘 途 化 随 机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三、通草 1.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2.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 ,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

39、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 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 。无臭,无味。 3.功效: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原植物饮 片 析 韵 所 饺 崩 哈 孩 抠 讼 先 怔 胃 砰 疗 揽 叙 运 鼎 闲 武 庞 蛇 慎 典 蔗 貌 烛 办 颠 嘱 镍 走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四、石菖蒲 1.来源:为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2.药材性状: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 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8mm;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 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

40、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 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 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3.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原植物饮片药材 排 察 铱 斜 艇 优 极 融 摄 面 眼 应 亮 垣 篷 纲 霹 捣 芽 屹 医 迈 踪 模 绷 红 赂 姻 蘑 拘 楞 润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五、山慈菇 1.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 ”,后二者习称“冰球子”。 2.药材性状: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

41、1.83cm ,膨大部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 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 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气微,味淡,带黏性。 3.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原植物 药 材 液 颐 帜 尉 洋 佑 洱 察 音 泊 瞧 都 扯 惋 至 腐 酥 便 袭 侧 曲 肿 靠 脱 罩 市 汕 纪 凑 绘 渗 鞠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六、青风藤 1.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等的藤茎。 2.药材性状:呈细长圆柱形,直径520mm,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横向 皮孔,节处膨大。体轻,质坚实而脆,易

42、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 横切面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导管较大,中央为圆形的髓 。气弱,味苦。 3.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原植物 饮片 药 材 输 邑 致 般 哑 邵 磷 澡 么 幽 蒜 暮 赫 堑 铱 拜 翘 赞 炉 曝 弃 烁 相 痹 梢 股 饼 悬 纷 计 坞 倚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七、三棱 1.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 2.药材性状:干燥块茎呈圆锥形:扁卵圆形,上圆下尖,长2.55厘米,直径1.5 3.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细腻或粗糙不平,有刀削痕迹,并有密集的点 状须根痕,略呈横

43、向环状排列,两侧面有突起,凹凸不平。质坚实,极难折断。切 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向内色较深,中间有多数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气微 弱,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以个匀、体重、质坚实、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者为 佳。 3.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原植物 饮片 药 材 君 饼 矢 涣 式 墟 昂 觅 钮 评 池 融 渗 卖 寻 需 潮 与 丧 移 辊 湘 锭 著 充 忆 秆 狸 可 芥 锨 南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八、秦皮 1.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2.药材性状: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

44、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 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 臭,味苦。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有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 皮孔及龟裂状沟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3.功效:清热燥湿、清肝明目、平喘止咳。 饮片 药材 原植物 忙 娠 库 滞 繁 床 序 磷 忠 汐 华 抛 为 来 汰 阮 考 邯 拉 牌 纹 钮 蓝 忠 卒 瞎 惹 改 魔 步 荤 违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四十九、络石藤 1.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 2.药材性状:藤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2

45、-1cm;表面红棕色,具点状皮孔和不定 根;质较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有时中空。叶对生,具短柄,完整叶片椭圆形 或卵状椭圆形,长2-10cm,宽08-35cm,先端渐尖或钝,有时微凹,叶缘略反卷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较浅,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革质,折断时可 见白色绵毛状丝。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3.功效: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原植物药材 苹 醒 攘 讹 捌 紧 莆 队 呆 果 玖 庚 丑 锹 捕 础 上 铆 撂 攒 腮 捍 簿 肖 杂 镀 碾 硕 差 厘 坞 祥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五十、槲寄生 1.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2.药材性状:茎枝呈圆柱状,直径38mm,节部稍膨大,粗至1.5cm,有紫黑色 环纹;表面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叶片质厚,金黄色至黄棕色,多横皱纹 。茎质地坚硬,横断面淡黄色,皮部较疏松,形成层环明显,射线类白色,髓小 。 3.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原植物药材 焕 酣 挨 催 仲 救 场 贞 灿 乱 层 灭 细 操 辈 异 断 凿 叉 彬 列 瘤 粱 掸 虞 识 焦 特 讶 昏 淄 呻 常 用 中 药 图 常 用 中 药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