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22844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1.(江苏高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1),Mg(1), Cl(g)的 ?H,0 ?S,0 22,B.水解反应NH,HONH?H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4232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2HO,2HO,O?, 加入MnO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的生成速率 222222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内容来源于选

2、修四化学方向的判断。 B.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越水解,有利于向水解方向移动。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升高温度和加入正催化剂一般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AD 2.(江苏高考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O,发生反应: 2CO(g),HO(g) CO,H(g) 222):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t21反应时间/min n(CO)/mol HO/ mol 20 1.20 0.60 t 0.80 1t 0.2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A.反应在t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0.40/tmol?L?min

3、12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olHO,到达平衡时,n(CO),0.40 mol。 22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lH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2HO的体积分数增大 2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反应在tmin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tmin内H浓度变化与t的比值,而不是H物质的量的变化与t112121

4、的比值。 B.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常数不会改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olHO,似乎与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HO和1.olCO效果是一致的,到达平衡时,22n(CO),0.40 mol。 2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lH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2CO转化率增大,HO转化率减小,H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22D.原平衡常数可通过三段式列式计算(注意浓度代入)结果为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是向左移动的,那么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BC ,23.(安徽高考

5、9)电镀废液中CrO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 274,2,2CrO(aq)+2Pb(aq)+HO(l)2 PbCrO(s)+2H(aq) Ht,HX的生成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1(2)HX的电子式是 。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X都能与H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22(5)K的变化体现出X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2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

6、X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2b. X与H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22c. HX的还原性逐渐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X的生成反应是发热反应; (2)HX属于共价化合物,H,X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因此HX的电子式是; (3)F、Cl、Br、I属于?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这四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H,I的极性最弱,因此HX共价键的极

7、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 (4)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在反应中均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也想得到一个电子而得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易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HX; (5)同(3) (6)K值越大,说明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大,即转化率越高,a正确;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小,说明生成物越不稳定,越易分解,因此选项d正确;而选项c、d与K的大小无直接联系。 答案:(1)发热 (2) (3)HF、HCl、HBr、HI; (4)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 (5)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

8、多 (6)a、d 14、(广东高考31,15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和HO(g)转化为CH和O。紫外光照射2242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4(1)在0,30小时内,CH的平均生成速率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反应开始4IIIIII后的12小时内,在第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最多。 4(2)将所得CH与H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g)+HO(g)CO(g)+3H(g)。42422-1mol。 该反应的?H=+kJ?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将等物质的量的

9、CH和H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42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1(3)已知:CH(g),2O(g) CO(g),2HO(g) ?H=,802kJmol =4222写出由CO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解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及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对影响;反应热的概念和盖斯定律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图像的识别和绘制。 (1)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30小时时,催化剂?生成的甲烷最多,其次是催化剂?,催化剂?生成的甲烷最少。因此V、V和V从大

10、到小的顺序为V,V,V,;同理由图像也可以看出,反应IIIIIIIIIIII进行到12小时时,催化剂?生成的甲烷最多,因此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最多。 4(2)?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为。 -1(3)由热化学方程式?CH(g)+HO(g)CO(g)+3H(g) ?H=+kJmol 422-1 ?CH(g),2O(g) CO(g),2HO(g) ?H=,802kJmol =4222-1?,?得CO(g),3HO(g) CO(g)+3H(g),2O(g) ?H=+1008 kJmol =2222答案:(1

11、)V,V,V,;? IIIIII(2)? ?91% -1)CO (3(g),3HO(g) CO(g)+3H(g),2O(g) ?H=+1008 kJmol =222215.(山东高考28,14分)研究NOSO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22 催化剂 (1)NO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 8NH7N2235加热 ,12 HO也可处理NO。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22-1(2)已知:2SO(g)+O(g)2SO(g) H=-196.6 kJ?mol 223-12NO(g)+O(g)2NO(g) H=-113.0 kJ?m

12、ol 22-1 则反应NO(g)+SO(g)SO(g)+NO(g)的H= kJ?mol。 223一定条件下,将NO与SO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22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3d(每消耗1 mol SO的同时生成1 molNO 3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与SO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22(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g)CHOH(g)。CO在不同温度下23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41.310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解析:(1)NO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是3NO,HO=NO,2HNO;在反应6NO 2223催化剂 , 8NH7N,12 HO中NO作氧化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4价降低到反应后0价,因此当反应3522加热 1.2mol,0.3mol中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40.3mol,22.4L/mol,6.72L。 (2)本题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 2SO(g)+O(g)22-1 -1 2SO(g) H6.6 kJ?mol? 2NO(g)+O(g)2NO(g)

14、 H=-113.0 kJ?mol。3222-1-1?,?即得出2NO(g)+2SO(g)2SO(g)+2NO(g) H=H,H3.0 kJ?mol +196.6 kJ?mol2232-1,+83.6 kJ?mol。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41.8;反应NO(g)+SO(g)SO(g)+NO(g)的223特点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b2可以说明;SO和NO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1,c不能说明;SO和33NO一个作为生成物,

15、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 mol SO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 molNO,232因此d也不能说明;设N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SO的物质的量为2mol,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222量为xmol。 (3)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CO平衡转化率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际生产条件的选择既要考虑反应的特点、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还要4考虑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由图像可知在1.310kPa左右时,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继续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的要求却增加,所以选择该生产条件。 答案:(1)3NO,HO=NO,2HNO;6.72 223(2),41.8;b;8/3; 4(3)”“”“=”),判断的2323理由是_; (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