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2309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优秀名师资料.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2)解析版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全国2)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

2、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 (选择题)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2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A 答案,【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

3、O),显然含有4molNO ,32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4,则33n(HNO)=1mol,即有1molHNO被还原。33 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D 答案【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

4、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沉淀的水中通入CO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饱 323和溶液,又有CaCO沉淀生成 3B. 向Na CO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与原Na CO的物质的量23223之比为1:2. - 1 - C. 等质量的NaHCO和Na CO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体积相3232同 D. 向Na CO饱和溶液中通入CO,有NaHCO结晶析出 2323D 答案【解析】CaCO与C

5、O反应生成Ca(HCO),再加入NaHCO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32323向NaCO溶液23仅生成NaHCO,无CO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32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NaHCO3和NaCO,其中NaHCO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多,C项错;D项,发2332生的反应为:NaCO + CO + HO =2NaHCO?,由于NaHCO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232233确。 9.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

6、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D 答案【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C 答案【解析】?均属于酸,其中

7、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CO苯酚HCO ,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233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 -111. 已知:2H(g)+ O(g)=2HO(l) H= -571.6KJ? mol 222-1 CH(g)+ 2O(g),CO(g),2HO(l) H= -890KJ? mol 4222现有H与CH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和HO(l),若实验测得2422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与C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4A(1?1 B(1?3 C(1?4 D(2?3 B 答案【解析】设H

8、、C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则x + y =5,571.6x/2 + 890y = 3695,解得24x=1.25mol; 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 O O 12、1 mol HO 与足量的NaOH OC OCCH 3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A 答案- 2 -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项正确。 13. 含有a mol FeBr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下

9、列各项为通Cl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222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2+3+-A(x,0.4a,2Fe+Cl,2Fe+2Cl 2,B(x,0.6a,2Br+ Cl,Br+2Cl 22,,,,23C(x=a,2Fe+2Br+2Cl,Br+2Fe+4Cl 22,,,,23D(x=1.5a,2Fe+4Br+3Cl,2Br+2Fe+6Cl 22B 答案2,,2,【解析】由于Fe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先氧化Fe,然2 ,2,3,,后再氧化Br。2Fe + Cl 2Fe + 2Cl,2Br+ Cl Br + 2Cl,2FeBr + 3Cl 2 2222 2,2,2Fe

10、Cl + 2Br 。当x/a ?0.5时,Cl仅氧化Fe,故A项正确。当x/a ?1.5时,Fe32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2,,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刚好把Fe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还要氧化Br,22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第?卷 非选择题 27. (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

1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3 -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 _ ?_ ?_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

12、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解析】本题考查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cZ 开始 1.00 1.00 0 转化 0.45 0.9 0.9 平衡 0.55 0.1 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 (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 (4)X的转化率等于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13、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 28. (15分)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 4 -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其作用是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 答案 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

14、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29. (15分) ,2223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BaFeAl,22,1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COHCHCOONOSOCO1,0.1molL,3343液,进行如下实验: ?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

15、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BaNO()32?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5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 D 、F . 答案 +2离子共存、盐类水解综合运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溶液的性质,确定CO只能与K形成3显碱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Ba(OH) 。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2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因此A为Ba(OH),E为KCO,C为醋

16、酸盐,由?可得B中阳离223+22子为Ag,则肯定为AgNO,由?可得D中无SO,则F中的阴离子为SO,D中的阴离子为3442+3+3+Cl。由?可得F中的阳离子为Fe,即F为FeSO,而CHCOO若与Al形成溶液时,Al也发43生水解,所以C为醋酸钙,而D为AlCl。 330. (15分)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 RCHCHO,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分子式为 ;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A的结构简式是 ; (4) 反应?的化学

17、方程式是 ; (5) 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 6 - 。 答案 推断【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题意,A分子中碳的原子数为4个,氢原子的个数为6个,则氧原子的个数为2个,即A的分子式为CHO。由于A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在硫酸存在条件下生462成两种有机物,则为酯的水解,即A中含有酯基。根据不饱和度,没有其他功能团。由A的水解产物C和

18、D的关系可判断C与D中的碳原子数相等,均为两个。则A的结构为CHCOOCH=CH,32因此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CHCOOH和CH=CHOH,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接羟基不稳定,转32化为CHCHO。A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B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3酸和。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理综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l35.5 Cu63.6 7.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 B.NO C.NO D

19、.NO 222224答案A 【解析】根据2NO+2yCu=2yCuO+xN,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xy2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题目较为老套,而且这种题目在若干年前就已经经常出现了。 8.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 7 - 【解析】我们可以根据3-甲基戊烷的碳架,进行分析,可知1和5,2和4上的H是对称的,加上3位上的氢和3位甲基上的氢,不难得到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4种。 【考点分析】本题大方面考的是卤代烃相关知

20、识,其实真正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 在必修教材中属于较为简单的内容,这样考查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 9.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答案C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一个关键知识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还有碳碳不饱和键,这样选项只剩下C和D了,再根据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为含有苯环物质或烷烃(或烷基),因此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了。 【考点分析】本题较为新颖,考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容易误选A选项。第一个关键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突破原来老教材的提法,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提法。 1

2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SO+HSO=NaSO+SO+S?+HO,下列各组223242422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NaSO溶液 稀HSO HO 223242实反应温V/mc/V/mc/V/mL 验 度/? -1-1L (mol?L) L (mol?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答案D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非常忠实于新教材必修2,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22、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来源于课本,考生很有亲切感。 1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A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B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C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因此导电能力增加。D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反应了,因此氢氧化钠开始时为0.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题目容量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12.

2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 8 - 2+-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Ca+2ClO+CO+HO =CaCO?+2HClO 22232+-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Ca+2ClO+SO+HO= CaSO?+2HClO 22232+-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Ca+OH,CaCO?+HO 3322+3+-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4H+NO=3Fe+NO?+2HO 32答案D -【解析】A选项CO过量的话,应该生成HCO 方程式应为:ClO+CO+HO=HClO+HCO;B选项232232+-+HClO可将CaSO氧化为CaSO ,正确的方

24、程式为:Ca+ClO+SO+HO=CaSO?+Cl+2H ;C选项342242+2+-要考虑到Mg(OH) 为沉淀即可, Mg+2HCO+2Ca+4OH,Mg(OH)?+2CaCO?+2HO。 32232【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把平时练习中的次氯酸钙与CO和SO 反22应问题在一个题目中出现,很是少见,四个选项都很常规,都是熟题。难度不大。 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g)+ 1/2X(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22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 5% B. 17% C. 25% D

25、.33% 答案B 【解析】1/2H(g)+ 1/2X(g) HX(g)的平衡常数K为10,那么HX(g) 1/2H(g)+ 221221/2X(g) 的平衡常数K为1/10, 2HX(g) H(g)+ X(g) 的平衡常数K为(1/10)=0.01.22223设HX(g)分解xmol/L,有, 2HX(g) H(g)+ X(g) 221 0 0 x x x 1-x x x 2 K= x?x/(1-x)= 0.01 ,得到x=0.17,所以,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B. 17% 3【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平时要掌握方程式的变化对于化学平衡常

26、数表达式的影响和数值的改变。 26.(14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yCu(OH)?zH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3 22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写出xCuCO?yCu(OH)?zH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22?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 )?( )( )?( )( )?( )( )?(l) ?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

27、,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 9 - 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答案(1)?xCuCO?yCu(OH)?zHO+(x+y)H = (x+y)Cu+ xCO+(x+2y+z)HO 322 222?a?k,j?gf(hi)?de(ed)?hi(gf)?bc(cb)?l ?1.8 CuCO?Cu(OH)?HO 3 22(2)可行 根据反应xCuCO?yCu(OH)?zHO=(x+y)CuO+ xCO?+(y+z)HO?,依据碱式碳酸3 2222铜、CuO、CO和H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22【解析】(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

28、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CuCO和Cu(OH)受热分解后产物CuO再与氢气反应,第?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要能32分析出测定反应后CO和HO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22防止对后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HO和CO分别用浓硫酸和碱石灰是固定的。(2)其22实在分析(1)?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 xCuCO?yCu(OH)3 ?zHO=(x+y)CuO+ xCO?+(y+z)H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和HO质222222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考点分析】又是仪器组装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29、很为流行,2007年的全国I卷和2008年海南卷也再次出现,因此可以说这是高考题若干年轮回的一种体现。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 、 (填化学式); (4)反应?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Al C NaO

30、 (2) 2HO +NaO =4NaOH+O? 2Al+ 2NaOH+2HO=2NaAlO+3H? 222222222-2-(3) CO CO (4) NaCO (5) 2AlO+CO+3HO=2Al(OH)?+CO 22322233【解析】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锁定NaO,能与22水和CO反应,但是题目另一信息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C是水,则G为CO;再依据K22能溶于水,说明K为NaCO ,F为O;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2322说明B为C(碳);依据F(O)与E反应生成C(水)可知E为氢气,再根据金属A与碱性溶液2反应产

31、生氢气,可得到A为Al. 【考点分析】本题框图复杂,纵横交错,难度较大,但是若找到NaO这个突破口,本题也就22迎刃而解了。 28.(14分)2SO(g)+O(g) =2S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223-1图所示。已知1mol SO(g)氧化为1mol SO的H=-99kJ?mol.23请回答下列问题: - 10 - (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O作催化剂,加VO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2525-1(2)图中?H= KJ?mol; (3)VO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O氧化SO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

32、再被氧气氧25252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1-1-1-1(4)如果反应速率(SO)为0.05 mol?L?min,则(O)= mol?L?min、(SO)= 223-1-1mol?L?min; -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计算由S(s)生成3 molSO(g)的?H (要求计3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2)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3)-198 (4) SO +VO=SO+2VO 4VO+ O=2VO (4)0.025 0.05 225322225-1-1(5) S(s)+O(g) =2SO(g)?H

33、=-296 KJ?mol , SO(g)+1/2O(g) =SO(g) ?H=-99 KJ?mol 2212232-13 S(s)+9/2O(g)=3SO(g) ?H=3(?H+?H)=-1185 KJ?mol 2312【解析】(1)本小题考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A和C所表示的意义,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2)图中表示的是2molSO2-1的反应,因此?H=-992KJ?mol;(3)依题意即可写出:SO +VO=SO+2VO 4VO+ O=2VO;225322225(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考点分析】本题类似2008年的海

34、南试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增多了。 37(,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请回答氯碱的如下问题: (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质量比)生成的产品。理论上k,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 2,2,3,2,(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Mg、Fe、SO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4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CO、?HCl(盐酸)?BaCl,这3232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_(填序号)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

35、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图中X、Y分别是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 ?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 负极:_; ?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 答案(1)k=M(Cl)/2 M(NaOH)=71/80=1:1.13或0.89(2)? (3)?Cl H a,小于222- -b, ?O+4e+2HO,4OHH,2e+2OH,2HO ?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2222电解 - 11 - 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只要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

36、式2NaCl+2HO 2NaOH+H?+Cl?即可222得到,k=M(Cl)/2 M(NaOH)=71/80=1:1.13或0.89;(2)只要抓住除钡离子要放在除碳酸根离2子前即可得到顺序关系:?;(3)本题突破口在于B燃料电池这边,通空气一边为正极(还原反应),那么左边必然通H,这样Y即为H ;再转到左边依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22方程式可知唯一未知的就是X,必然为Cl了;A中的NaOH进入燃料电池正极再出来,依据2- O+4e+2HO,4OH可知NaOH+浓度增大。 22【考点分析】本题前半部基本就是课本内容的再现,但后半部很有创意,可以很好的综合考查考生的原电池和电解的相关知识 38(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Y,Z元素可以形成23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该元素的符号是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该元素的名称是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 3(4)已知化合物XY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产物还有ZnSO和HO,该反应23342的化学方程式是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

38、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 226261023答案(1)1s2s2p3s3p3d4s4p As(2)(3)三角锥 (4)AsO+6Zn+6HSO=2AsH?+6ZnSO+3HO (5)稳定性:NH,PH,AsH 因为键长越短,键能2324342333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沸点:NH,AsH,PH NH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相对33333分子质量比PH大,分子键作用力大,因而AsH比PH沸点高。 333【解析】(1)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可通过写电子排布式得到X为33号元素As;(2) 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同样根据电子排布式得到Y为O;再根

39、据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可得到Z为H.(3),(5)就不再分析了。 【考点分析】涉及电子排布的问题,一般相对简单,这也是目前选修科目的一个趋势。 39(,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 ?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mol 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 12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反应; (2

40、)D的结构简式为_; (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E中官能团有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G的结构简式为_; (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解析】依据题给信息?,可推知,CH=CH-CH=CH与Br发生的是1,4-加成,A为222BrCHCH=CHCHBr,依次可得B为HOCHCH=CHCHOH,C为HOCHCHCHCHOH,D为HOCHCHCHCHO,22222222222E为HOCHCHCHCOOH,F为。再分析另一条线,B?G应该是分子内成醚,G为;G?222H应该是是G与HClO发生加成反应,H应该为;H?I是:2+Ca(OH)=2 2+CaCl+2 HO;I?J其实就是醚的开环了,五元环相对于三元环稳定,因此:22。 【考点分析】本题分析完了,感觉这张卷子的命题者就是2008年海南卷命题队伍的那套人马。看本题的G?H?I,与2008年海南卷21题多么相像。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