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52337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doc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对各种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2)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了解碳单质、一氧

2、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联想.质疑 神奇的溶洞、美丽的珊瑚,它们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海底储量巨大的可燃冰,这些物质都含碳元素,大家还能列举出其它含碳物质吗, 【指导阅读】阅读P62 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 展示C、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60【设问】 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已经了解的知

3、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比喻成用砖盖成60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 4、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 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5、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

4、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CO后,还需测2定其他数据吗, 6、了解C、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60表现性评价记录。 【过渡】 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下面,我们一起2来探讨有着重要用途的两种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 【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5、是否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似物质性质的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活动探究】 NaCO 和 NaHCO的化学性质。 233 【归纳点评】根据汇报成果归纳NaCO 和 NaHCO的化学性质,教师点评并板书。 233NaCO+2HCl=2NaCl+HO+CO? 2322NaHCO+HCl=NaCl+HO+CO? 322NaHCO+NaOH=NaCO+HO 3232加热 2NaHCO=NaCO+HO+CO? 32322六、练习题: 1、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CO还是NaHCO, 2332、如何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 3、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

6、间如何转化, HCO 23碳酸盐 碳酸氢盐 加热,加碱 小节: 1、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1)与酸反应 (2)热稳定性 (3)相互转化 七、检测题 1、金刚石、石墨、C60性质有所不同,是由于 ( ) A. 构成原子不同 B. 原子的各自排列方式不同 C. 具有不同的几何外形 D. 硬度不同 2、关于Na2CO3和NaHC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 Na2CO3比NaH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与NaH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盐酸

7、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 溶液 C.加盐酸 D.通入足量的气体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NaCO 和 NaHCO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33【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及其化合物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是怎样转化的呢, 【指导阅读】 阅读P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64-66 【讨论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做好表现性评价。 (1)CO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 2(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3)若大气中没有CO会怎么样,CO过量又会怎么样, 22

8、【过渡】 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中美妙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展示一些有关溶洞的图片)。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模拟溶洞的形成。 【活动探究】 通过阅读材料,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设计和实施简单的实验-模拟溶洞的形成。 : 1、指导阅读P-模拟溶洞的形成。 652、讨论溶洞形成的原因 3、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 4、实施模拟实验 5、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6、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钟乳石、石柱的形成过程。 【指导阅读】 阅读P-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66-67 【交流研讨】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

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指出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C CO CO 2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的实例, 【概括整合】 学生自主完成P的概括整合。 68检测题: 高温1. 对反应方程式:SiO,3CSiC,2C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A.反应中SiO是氧化剂,C只作还原剂 24,B.Si被还原了,而C只被氧化了 C.在反应中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氧化

10、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 2A.水、浓HSO、洗气 24B.饱和NaCO溶液、浓HSO、洗气 2324C.饱和NaHCO溶液、浓HSO、洗气 324D.NaOH溶液、浓HSO、洗气 243. 由10 g含有杂质的CaCO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了0.1 mol CO,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32是 A.KHCO和MgCOB.KCO和NaCO 33 2323C.MgCO和NaCOD.NaCO和NaHCO 323 233CO4.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COH22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通过

11、碱石灰石,气体体积变小?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 COA. 一定含有、,至少含、中的一种 COHOH222COB. 一定含有HO、,至少含有CO、H中的一种 222COC. 一定含有、CO,至少含有HO、H中的一种 222COD. 一定含有、H,至少含有HO、CO中的一种 222【布置作业】P 1、2、3、4。 71第2节 自然界中的元素 氮的循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通过了解氮的固定形式,认识N 、NO 、NO的性

12、质; 223、认识NH、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 34、认识 HNO的性质。 3(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 2、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 、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2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 三、课时安排(3个课时) 四、学生准备 将学生每6人编为一组,完成小组互教活动和设计

13、“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五、教学模式:学?导?练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2分钟) 投影图片引入,每当雷阵雨过后,植物长得特别好,什么原因呢,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种元素有关,那就是氮元素。 【板书】 第二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 【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分钟,由一学生大声朗读) 【投影自学指导】(10分钟)请同学们用10分钟时间快速、独立、安静阅读课本7376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P73图3-2-2,试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 2、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它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3、电闪雷鸣的天气,氮元素发生了哪些一系列的反应,

14、4、什么是氮的固定,有哪两种方式, 5、分别找出NO、N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 2【教师导学】(15分钟) 1、氮气在常温下不活泼,教师通过化学键的角度解释不活泼的原因。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板书】1、氮气 N+O 2NO (有毒、无色、难溶于水) 222NO+O=2NO (有毒、红棕色、与水反应) 223NO+HO=2HNO+NO 223N+3H 2NH (可逆反应) 223【过渡】2、植物只能利用化合态的氮,除了闪电等自然方法外,能否用人工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呢,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15、,氮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板书】2、氮的固定 ,高能固氮,自然固氮,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人工固氮,【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概括、整合 七、【五分钟训练】 1、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 闪电时N 转化为NO 2C. 合成氨 D.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转化为NH 232、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讲PO、SO、SO、CO、ClO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2523227是( ) A. CO B. NO C. NO D. NO 2523、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指出下列固氮方

16、式各属于哪种类型。 (1) 闪电时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 (2)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 (3)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 4、雷鸣闪电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闪电发生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氮7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假设某次雷电放出的能量为1.510KJ。已知1molO与1molN,22化合时要吸收181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 (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此次雷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加了多少千克的尿素CO(NH)化22肥, 【小组互教】(4分钟) 【教师讲解】(3分钟) 【作业布置】(1分钟) 第二

17、节 氮的循环 第2课时 【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分钟,由一学生大声朗读) 【投影自学指导】(15分钟)请同学们用12分钟时间快速、独立、安静阅读课本7679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 验1 实 验2 2、氨的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由什么现象可以说明, 3、由演示实验2的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氨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演示实验2中若将浓盐酸用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 6、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

18、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7、氨水为何不大量用作化肥,铵盐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8、根据图3-2-12分析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什么,并猜测如何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了。 【教师导学】(15分钟) 1、在做氨的喷泉实验和与氯化氢反应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板书】一、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HO NH?HO (可逆反应) 3232-+NH?HO NH+OH (可逆过程) 3242、与酸反应:N

19、H+HCl=NHCl 34NH+HNO=NHNO 33432NH+HSO=(NH)SO324424 3、与氧气反应:4 NH+5O 4NO+6HO 322【导学过程】2、由于氨水易挥发,不易运输,因此氨水不宜大量用作化肥,而是常将氨制成各种固态的铵盐加以使用,如何科学的使用铵态氮肥呢,通过了解铵盐的性质,分析在使用铵态氮肥的注意事项。 【板书】三、铵盐的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四、铵盐的化学性质: 1、受热易分解:NHCl NH?+HCl? 43 NHHCONH?+CO ? +HO 433 22- +2、与碱溶液反应:NH+OHNH?+HO 43 2-+ NH+OH= NH?HO 4

20、32保存方法: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 施用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用;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导学过程】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可根据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这个原理,指导学生解读吐3-2-12. 【板书】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理:2NHCl+Ca(OH)2NH?+CaCl+2HO 423 22? 2 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型 3 干燥剂碱石灰或无水CaCl 24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5 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 尾气处理用水吸收 【课堂小结】 学生整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当堂训练】(6分钟) 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B. 氨

21、水呈碱性 C. 氨气和酸相遇能产生白色烟雾 +D. 在反应 NH + H, NH 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342、NHHCO 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43足量浓HSO 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24A. NH B. O C. HO D. CO 32223、检验氨气可以用( )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C(湿润的pH试纸 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4、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取少量待检物质放入试管中,然后( ) A.直接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检验。 B.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

22、溶液。 D.加氢氧化钠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处检验。 5、下列各项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生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A.Cl B. NH C.SO D.CO 232【小组互教】(4分钟) 【教师讲解】(3分钟) 【作业布置】(1分钟)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3课时 【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分钟,由一学生大声朗读) 【投影自学指导】(14分钟)请每一组同学用10分钟时间探究课本8082页的“观察?思考”,并思考下列问题。 【观察?思考】 实验1 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的扇闻浓硝酸的气味。 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mol/L的稀硝酸和14mo

23、l/L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3 将实验2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通过实验探究,你对硝酸的氧化性有了哪些认识, 3、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为什么, 4、归纳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导学过程】(10分钟)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1、物理性质:纯硝酸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大。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4HNO 2HO+4NO?+O? 3222(2)强氧化性:(规律:浓硝酸一般被

24、还原为NO,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 ?与金属反应除金、铂、钛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 Cu+4HNO(浓)=Cu(NO)+2NO?+2HO 332223Cu+8HNO(稀)=3Cu(NO)+2NO?+4HO 3322?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反应 C+4HNO(浓)CO?+4NO?+2HO 3222?通常情况下,浓、稀硝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有何规律, ?浓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故相同条件下,稀2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的氧化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指导阅读】(4分钟) 阅读P-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25、78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 【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1页的“概括?整合”。 【5分钟检测】 1、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 HSO 与稀HNO 反应 233B. 铁和热的浓HNO 3C. Ag 和稀硝酸共热 D. Fe(OH) 和稀HNO 332、 在Fe、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 并微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3属a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加热,充分振荡后还剩金属bg ,则( ) A. a 可能等于b B. a 一定等于b C. a 可能小于b D. a 一定大于b 3、

26、 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 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2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 3:2 B. 2:3 C. 8:3 D. 3:8 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分真伪的方法是( ) A. 测定密度 B. 放入硝酸中 C. 放入盐酸中 D. 观察外观 5、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有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与被还原的H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时,还原产物是( ) 3A. NO B. NO C. NO D. N 2226、每年的6月5日是世

27、界环境日,在这天各国政府和人们都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整治环境的大行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主要指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及噪声等 B(大气污染主要指CO、SO、NO、CH及粉尘等 2mnmnC(大气中CO浓度增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D(从保护环境考虑,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小组互教】(4分钟) 【教师讲解】(3分钟) 【作业布置】(1分钟) 教 案 第三节 硫 的 转 化 第3节 硫的转化 主备人:黄新慰 修改人:黄新慰 审核人:蔡伟其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

28、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 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黄是黄色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够与铁、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

29、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浓硫酸的性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知识目标:1 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 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3 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氧还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来源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硫单质有着广泛的用途 教学重点: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S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相关的用途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演示)

30、 【课前预习区】 1、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 2、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3、总结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预测单质硫的可能化学性质 【课堂互动区】 单质硫 ? 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完成下表,认识硫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 颜色 状态 硬度 熔沸点 水中 酒精中 CS中 2? 化学性质: 1、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 2、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 【实验探究】实验记录: 实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加热硫粉 与Fe反应 与O2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放映】:火山爆发的影

31、片片断 【讲述】:火山爆发的一瞬间,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在火山喷发后人们其附近地下找到的几种矿物质。 【投影】黄铁矿(FeS2)雄黄(As4S4)雌黄(As2S3) 辰砂(HgS)等含硫矿产的图片 【设问】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矿物质的分子式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硫元素。 【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重点: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6-87,思考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 1、硫元素存在于哪里,有哪些存在形态,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的, 2、硫的

32、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小结:学过有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哪些,) 3、试管壁上有硫附着时应如何洗涤, (洗涤方法两种,一种是物理方法,一种是化学方法) 4、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请从元素化合价分析,硫单质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氧化性:【实验2 】观察:硫与变价金属Fe反应 注意有什么现象 ,是生成高价态硫化物还是低价态硫化物, (思考:硫与铜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比较硫与氯气的氧化性强弱, 还原性:【实验3 】观察: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思考:硫与氧气反应能否直接生成SO) 35、硫有哪些用途,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33、【投影】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图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HS 2SO HO HSO 微生物 S 2223SO HSOHS 324 2CaSO?2 HONaSO?10 HO 42 42Fe、As、Hg FeS、AsS、AsS、HgS 44 23【学生活动】通过自己阅读讲述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 【讲述】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和单斜硫 【演示实验】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呈融化状态后,迅速伸入底部有少量水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归纳】化学性质: 氧化性:S + Fe = FeS(

34、黑色) S + H = HS(臭鸡蛋气味气体) 22S + Cu = CuS(硫化亚铜) 2还原性:S + O = SO (无色、刺激气味有毒) 22【投影】(体现S用途的图片) 【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 2、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元素是( ) A.氯 B.钠 C.氧 D.硫 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CS洗涤 B.通氧气加热 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水2洗涤 【本节知识点小结】 【

35、5分钟检测题】 1、在下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 A.Cu B.H C.Fe D.O 222、在加热条件下,HS=S+H,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 22A.酸性 B.不稳定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 A.SO B.FeS C.AlS D.CuS 2234、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上沾有的硫,其反应如下: 6NaOH+3S=2NaS+NaSO+3HO,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2232是( ) A.2:1 B.1:2 C.5:6 D.6:5 作 业: 1、完成课本P93练习与活动 2、课

36、后思考题: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这是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说明了硫单质具有什么性质, 第2课时 知识目标:1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转化 2 SO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硫酸的氧化性 23通过二氧化硫与酸雨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以二氧化硫为中心从分析硫元素的价态出发,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充分运用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设计实验,研究硫元素间的转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实验和亲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

37、SO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硫酸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实验,演示) 仪器与药品:SO气体两瓶、SO的水溶液、NaOH溶液、BaCl溶液、氯水、品222红溶液、稀硫酸,70%浓硫酸,铜片 【课前预习区】 1、根据物质的分类和硫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硫属于 ,硫元素的化合价: 。 2、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二氧化硫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3、浓硝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课堂互动区】 二氧化硫的性质 (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S0中的硫是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 性,又有 性。 2氧化性: 还原性: (3)漂白性 通入品红溶液 原理:

38、思考:SO的漂白原理与HClO, HO漂白原理有什么不同, 2222实验卡1 1、在SO的水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现象为:_ 222、将上述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 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为:_ 3、在SO的水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少量氯水,现象为 。 22实验卡2 硫酸的性质 将SO通入品红试液中,现象为_将褪色的品红试液稍微加热,现象为2_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的粘稠液体。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是高沸点无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卡3 SO的试管中,加热

39、观察实验现象。 将几片Cu片放入盛浓H24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它们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里是否也能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投影】学习目标 1、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0价,+4价,+6价硫元素的转化 2、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了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重点: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8-90,回答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 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哪几种,分析各种化合价的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二氧化

40、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提示可以从化合价和酸性氧化物两方面去分析) 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 4、浓硫酸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常温下要如何储存, 5、酸雨是怎样形成,要如何防治,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投影】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学生活动】讨论讲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代表物,以及它们相互转化。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氧化性: SO + 2HS =3S + 2HO 222?还原性: SO +Cl+ 2HO =2HCl + HSO22 224 ?漂白性:品红退色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1、+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有表现还原性。同时它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或碱性物质反应。 【投影】二氧化硫的性质 【演示实验】铜分别与稀硫酸、浓硫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分析产物,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观察】【投影】交流与讨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2、根据硫元素的价态变化,浓HSO在该反应中表现出哪些性质, 243、1 mol Cu 与2 mol 浓HSO共热能否得到1 mol SO ? 为什么, 242【学生分组讨论】 【观看实验录像】木炭与浓HSO的反应。 24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在该反应中,浓HSO表现的作用,

42、 24【小结】浓HSO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241、常温下,能使Fe、Al钝化; 2、加热时,能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除外),不生成H 2【投影】酸雨的危害 【学生】酸雨的防治 【练习题】 1、下列试剂中能鉴别SO和CO的是 ( ) 22A(湿润的石蕊试纸 B(品红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 D(HCl溶液 2、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便某些有色物质退色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 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工业上在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

43、矿石为原料治炼金属 D. 汽车排放尾气 【本节知识点小结】 【5分钟检测题】 1、将SO通到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 22( ) A(有漂白性 B(有还原性 C(有氧化性 D(溶于水后显酸性 2、在加热条件下,HS=S+H,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 22A.酸性 B.不稳定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 4、浓HSO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24?Cu,2HSO(浓)=CuS

44、O,SO?,2HO 24422?C,2HSO(浓)=CO?,2SO?,2HO 24222?2FeO,4HSO=Fe(SO),SO?,4HO 2424322?FeO,3HSO=Fe(SO),3HO 23242432A(? B(? C(? D (? 作业:完成配套的练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海水中常见元素的存在和用途 ? 了解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掌握镁单质的性质 ? 了解海水提溴的流程和用途 ? 掌握溴、碘的性质,知道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探究活动,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

45、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交流研讨 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四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引入 我们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不能直接饮用。看来,海水中除了含有氢、氧元素外,一定还含有其他的元素。那么海水中还含有哪些元素呢,它们在海水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提取利用食盐的, 指导阅读 用5min阅读课本P55-P57,完成: 1. 海水中的元素有多少种, 2. 什么是常量元素,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有哪些,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3.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用途, 4. 什么是微量元素,锂、碘、铀有哪些重要用途, 学生阅读后回答 海水中共有80多种元素,含量大于1mg/L的为常量元素, 主要有氯、钠、钾、镁、硫、碳、钙、锶、溴、硼、氟等,主要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