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2965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WPS 页数:8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南县2018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学案20180524211.wps(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 复习内容 议论文阅读 学习目标 1.找出中心句,明确中心论点。 2.明确议论文运用的议论方法及作用。 3.评析议论文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议论文答题技巧,解题方法。 复 习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考点透视: 1. 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3. 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4.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5. 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 二、考例展示: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 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

2、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 别名,让位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 定比”这 一定律争论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 “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 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 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的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 “”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地研究下去的。 同时, 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

3、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 天色云影、落花流水。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 黄色,脚下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 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 刀断水水更流。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 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 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 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 活,什

4、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 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 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 狠手辣的人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 1 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 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 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选自华夏时

5、报,略有改动) 1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四段所举的事例。 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16这是议论文考察最通常的题型,考察文章的论点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 或者自己概括出来。参考答案:宽容是一种爱。(或要学会宽容) 17只是考察学生对文中所举事例的概括能力,既要简洁又要能把核心的事件 归纳出来,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泛泛而谈。参考答案:作为定比定律的 发现者,普鲁斯特把自己成功的一半功劳让给了论敌贝索勒。 三、考法指津: 1.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 (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 点。 (

6、3)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就是论点。 (4)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 心论点,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 2.指出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及作用 (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 X 的话,充分有力证明 Y 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 X 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 Y 观 点,从而使论证更 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比喻论证:把 X 比作 Y 证明 Z 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 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 X 与 Y 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 Z 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 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7、 3.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1)常见的作用:引出下(全)文、总结前(全)文、承上启下。 (2)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引出论点 或论题。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考题演练: 随堂练: (一)阅读 成为你自己,回答文后问题。(10 分 ) 21 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 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这是一句伟大 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不是吗?向日葵可以复制,但梵高不可 以克隆;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决不会重现。世界之所以如此斑斓,是因 2 “为她的子民永远奉行着一条法则成为你自

8、己!” 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奉行这 一 法则。 真的,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课堂最是生长个性的土壤!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运的园丁,绮丽多彩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 老师! 卓而不凡的旋律需要慧心独具的乐师,生动鲜活的课堂更应该有个性飞 扬的学生。 心中没有自己的学生,最为可悲;永远重复别人的学生,最为可 惜; , 最为可敬。喜欢沉默的学生,他将在自卑的风雨中没 有开放就迅速地凋零;喜 “欢说 是”的学生,他将在别人的阴影里重演毫无新意的角色;喜欢说“不” 的学生,他将在思索的火花里点亮自己光辉的前程!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 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 ”自己,我就是一切。

9、“愿每一个学生都响亮地喊道: 是的,对于整体,我只是 一角;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记住吧,“成为你自己!”“它也许如同一切道德格言一样知易行难,但是, 绚丽的风景恰恰盛开在险峻的山巅!行动吧,让你的个性飞扬;展翅吧,让你的 心灵翱翔!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 2.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 分) 3.“第段中说: 课堂最是生长个性的土壤。”请你从正面或者反面说说为什么(。不 超过 40 个字) (4 分) 4.根据上文的意思在第段中画线处补填恰当的句子。 (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 很有意思。 我

10、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 保持身体的 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 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 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 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 “而且 成自然”“了。什么叫做 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 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 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 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 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 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 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 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 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

11、,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 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 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 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 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 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 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 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 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 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 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 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 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 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 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 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3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

12、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 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 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 “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 知” “罢了, 知”比“”“不知 似乎好些,但仅仅是 知”“,实际上与 不知”并无两 “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 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 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 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 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 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

13、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 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 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 育只 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 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 “子一生 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3“”第段加点的 似乎 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文中

14、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段学校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课后练: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12 分 ) 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 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便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山 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河则回到 了源头,等待到了良机,流向大海。执着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 了成功。 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放弃和锲而不舍并不 矛盾。鲁

15、迅放弃了医学,成为了文学巨匠,梵高拒绝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画 家。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重新认识和发现,不 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的跨越生命, 驾驭人生。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 停止前进,不得不丢掉爱情,不得不放弃梦想。 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伤感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 常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失, 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得勃勃生机。拒绝放弃,只 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束缚而死。 放弃有痛,宛如壮士断臂,但放弃将给你一个美丽的开端。放弃不再爱你 的恋人,你

16、会多一个好朋友,苦苦纠缠,你就会多一个仇人,放弃屈辱留下的 仇恨阴影,你的眼里满是和平阳光,鸟语花香。放弃是一种明智,是一种宽容。 当然,面对暂时的伤痛,放弃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悲的精神,需要直面淋 4 漓鲜血的豪迈气概,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头碰南墙才回头。忘掉最 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的整个人生 从此黯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只有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得起的 东西更好地把握着。 记住,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

17、么作用?(4 分) 3.“你如何理解第五段中 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得勃勃 ”生机。 的含义?(2分) 4.放弃需要勇气,古往今来许多人也正是因为勇于放弃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请 根据生活实际补充一个相应的论据。(2 分) 5.“作者就 放弃”阐明了自己的观 “点,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 成功者 只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小步”,你觉得哪种观点更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 分) (二)阅读记住回家的路回答文后问题。(16分 )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 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 主张年轻人拒

18、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 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 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 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 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 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 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 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

19、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 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 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 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 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 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 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 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 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 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 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 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 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 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 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