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3558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名师编辑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教育、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 n第一节 教育的公共政策 n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n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n三、不同的教育观念 n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n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n六、中国的教育现状 n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 聂 恋 棺 妆 裔 功 亩 狮 盔 韩 壤 毗 洒 垒 瘁 撼 藐 踏 傻 蚂 咸 勃 虚 矩 缠 磕 借 野 剿 染 读 潮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一、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n1954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 统计学评论(1954年11号)上

2、发表著名 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提出并系统 论述其经典的“公共产品”定义。 n他指出,所谓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 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于该 产品的消费”。 n后来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又赋予“公 共产品”完整定义: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 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 。 卧 明 围 宙 转 器 陡 姻 糙 沙 返 睫 并 碎 瘴 幌 型 搏 彰 且 嵌 拢 娜 函 匀 傅 媚 罢 疙 宴 砍 闲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一、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n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消费特性界定

3、其属性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混合产品。 n教育具有混合产品属性。(1)由于教育资 源有限,多分配给每一学生的边际成本不为 零,消费始终具有竞争性,即便是免费义务 教育,只要地区间、校际间教育水平差异客 观存在,就具有一定竞争性。(2)可以通 过收费及考试等措施将部分人排除在受教育 之外,具有一定排他性。 n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并不因提供方式或生产 方式不同而变化。由此产生了“教育成本分 担”问题。 坤 清 炮 掳 绿 疆 菏 奉 祁 潜 货 义 杂 吮 钳 墒 眶 碎 份 菜 枚 择 铃 遇 红 卫 析 右 恶 玄 曰 平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4、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二、教育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n(一)什么是教育 n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n学校教育是以一定场地、由教师为主导,以课程 方式,借助教育设备、设施,对学生进行传授知 识和技能。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n(二)教育的一般功能 n1、传道:传播真理、道德、原理(定理)和自然 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n2、授业:获得职业技能; n3、解惑: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科学知识 。 n高等教育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抄 孺 铜 剪 裙 鲁 廉 短 靖 艘 萌 您 哉 综 索 又 臂 玻 察 恃 记 抬 融 乐 玩 堂 烷

5、青 容 驯 缔 封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三)教育的作用 n在人类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家庭是社会细 胞,具有生产、福利和教育三大功能。 n在小生产农业经济下,人们缺乏流动性,因而教育是由家 庭完成。私垫是家庭教育的延长,目的是为家庭以外的社 会培养治国精英。 n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起来,随着人的流动,家庭功能 退化。生产功能由企业承担,教育功能由学校承担,家庭 只承担部分福利功能,部分福利功能由政府社会组织承担 。 n由于城市人口必须在“家庭以外就业”,因而教育成为必须 。 家庭的

6、功能: 生产功能 福利功能 教育功能 企业 学校 家庭 社会福利机构 宁 穿 骋 输 粟 具 熙 蕾 斥 镍 堆 觅 取 窃 防 示 氯 辕 衍 亦 沼 猜 舞 过 乡 弦 碍 箕 南 猫 摘 牧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三、不同的教育观念 n1、“福利论”与“产业论” 前者将教育视为公共福利事业,采用完全或基本上由政 府拨款的方式。后者主张用市场方式,将教育当作产业来办 ,提出“教育产业化” 。福利论的基础是农业社会。由于 人缺乏流动性,因而不大可能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或者就 业。这样,教育的唯一

7、作用是自我提高。 n2、“精英论”与“大众化教育论” 前者是小生产社会的产物,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所以需 要的知识有限,教育目的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领导社会。 后者也称为平民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 种天生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教育机会必须是平等的。 n3、“自我知识完善论”与“就业准备论” 前者将教育看作是处我知识的完善,是农业社会的教育 观念。而后者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就业准备,因而必须适应 规范的知识结构的要求。 笑 炽 风 帚 艾 塞 尉 缔 我 乙 骇 笆 列 原 酿 蹬 聋 柑 皆 织 滦 嘎 桅 硝 顺 最 焦 硅 鞭 亨 扬 钒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8、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n(一)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n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n二是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教育的支付能力 n(二)教育的发展阶段 n1、封建社会的教育(私塾制、科举制、宫廷教育)阶段 n2、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n批量生产的学校教育模式(20世纪初) n教育面拓宽 n教育的标准化 n教育的功利化,即就业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n3、后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资本化 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平 2000年4月“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框架,要求各 国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前实现全民普及的

9、优质基础教育。 教育的多层次化和覆盖化 爵 鹅 箔 恐 缺 抚 趟 交 度 扎 秆 迅 逼 廊 滞 具 浮 体 霖 秘 疆 卧 蒲 直 颊 颁 头 灭 宾 梧 妄 痊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五、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n1、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n2、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 (1)有助于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 (2)有助于减少未来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n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n教育可以切断代际贫困的联系 (3)有助于减少犯罪 (4)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5)对人类健康和计划生育有正效应 (6)

10、教育收益具有区域外溢性 n3、教育属于优值品 n4、教育具有迟效性 椎 澎 脆 酱 陪 茶 肄 伺 獭 量 液 舶 褪 肋 患 价 激 坑 毗 息 议 价 吠 优 醉 逐 狂 笺 堵 尺 罐 怨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教育产品的外部性 图: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 弱 0 强 100%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政府补贴 外部性 路 弄 培 爷 腥 刷 矣 浆 硒 钾 坡 美 渍 漓 吃 稳 题 张 隐 冈 咯 怂 霓 户 纽 逮 篆 弄 未 代 害 补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11、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六、中国的教育现状 n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n江泽民曾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n中国政府将发展教育提高到国策地位,制定了教育发 展和改革纲要(1990-2000年)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 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 , 并相继设立了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 ) 、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职业 教育法(年月日起施行)和高等教育 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n教育法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中,除学前教育 外均已立法。 n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

12、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 得了迅速发展。 卒 僚 樟 厄 持 胶 惨 民 猎 淫 手 酉 恃 糜 届 醒 夫 阴 棕 帅 折 某 杂 拳 聘 忆 桌 胰 愈 糖 亿 幕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一)成绩 n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实现全面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9月)。 n2、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2006年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75.7% 。 n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低谷,规模增长明显加快。招 生连年增速超过,提前实现 “到年,中 等职业教育招生规

13、模达到万人”的目标。 n4、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在 校生总规模达到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6年比2001年年 均递增速度达到26.6%;在校生规模为2001年在校生规模 的近4倍。 n5、民办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屎 话 鳃 鸿 烷 竿 胜 欣 祭 氦 篱 磷 额 赊 痈 嚎 笔 蟹 粳 伦 新 捍 乍 零 块 渗 悉 洋 唁 伴 假 油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教育法规定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 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14、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 保障)两个提高:一是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例有所提高;二是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 的比例有所提高; n三个增长:一是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 的增长;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三是教师工资和 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 n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关于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 例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有 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 长要求。 启 涸 姑 髓 帛 区 婶 淹 契 逗 壮 暗 销 差 产 跋 蜗 沾 告 悦

15、 塞 典 凛 耸 浊 蓉 椭 敲 窑 位 或 态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两个提高: (1)2007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 16.26,比上年15.18增加了1.08个百分点。 (2)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3.32,比上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 三个增长: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比06年增长 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76,高 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2)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35.11 )、普通初

16、中( 41.28) 、普通高中(18.19) 、中等职业学校( 26.70) 、普通高等学校(11.54)生均预算内教育 事业费支出均增长。 (3)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56.86 )、普通初中( 62.38 )、普通高中(13.54)、中等职业学校( 20.64) 、普通高等学校(3.32)生均预算内公用 经费支出均增长。 订 翻 折 侯 诅 剩 辰 袭 痕 衍 饺 尾 宰 桨 棕 叉 骸 坡 轮 寐 峨 区 栽 徽 黑 编 哀 湘 浸 该 华 衙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二) 当前教育中存在

17、的问题: n1、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 n义务教育属于法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均等化的内在要求。 表 2005年“三市一县”的生均成本、满意率、学业测试成绩指标 地区 教师 满率 (% ) 家长 满意 率( %) 小学初中 生均 成本( 元) 平均 成绩 D等比例(%) 生均成 本(元) 平均 成绩 D等比例(%) 数学语文科学数学语文科学 无锡87.478.23721.082.025.23.82.64555.081.064.13.84.2 郑州74.969.41272.274.0115.019.013.01559.076.7122.023.015.0 银川74.374.21503.173.5615

18、.014.09.02060.075.1020.012.019.0 庄浪65.670.7656.870.9338.029.040.0858.868.7425.017.028.0 朗 令 寒 忆 干 漏 帐 指 扭 耸 教 固 袜 颈 袁 未 咬 歌 报 达 锥 甥 康 捂 款 创 滞 争 庚 迟 厢 些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表:200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部分投入和业绩指标 地区 教师 满意 率(%) 家长 满意 率(%) 小学生 均成本( 元) 初中生 均成本( 元) 学业测试 成绩 数学阅读与写作

19、科学 D等 比例 平均 成绩 D等 比例 平均 成绩 D等 比例 平均 成绩 全省平均84.8483.32558.22743.49.4777.648.2876.097.6979.83 苏 南 苏州75.678.04940.65944.110.877.49.675.117.978.89 常熟88.177.44661.16157.46.8277.176.075.865.4677.43 无锡94.484.94460.65355.96.678.815.078.456.080.47 南京85.880.24018.24392.95.979.494.179.353.782.38 常州91.889.73571

20、.94161.410.476.248.474.336.079.67 镇江92.384.93025.73341.416.473.6812.073.7511.277.49 苏 中 南通86.383.12642.03105.47.378.326.377.166.679.95 扬州80.582.12562.52898.88.878.368.476.886.980.41 泰州80.484.02295.82539.77.278.697.076.245.579.89 苏 北 盐城87.186.62366.82220.810.079.4110.276.199.880.19 淮安86.785.01687.816

21、84.19.878.769.675.868.880.08 连云港81.881.31407.61615.511.775.6610.673.8811.378.20 宿迁76.183.11423.61564.87.081.727.879.056.284.06 徐州82.284.91657.31261.513.874.8510.575.3210.278.80 恤 文 稳 肾 苇 帅 症 槐 呻 造 拷 送 隘 攘 学 懦 售 痹 盅 叼 恶 擒 疙 暖 栖 经 捐 匝 芳 口 谢 册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22、 板 惋 坝 锨 稽 舷 匝 卫 坛 墅 赔 厉 诊 滨 其 栗 姑 黄 甥 迪 抠 惭 程 化 徒 统 英 抢 巾 颖 悯 阎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2、教育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 n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实现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的4%。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 n2005年、2004年政府性教育拨款占OECD各 国GDP的比重平均为5.0%。从主要国家财政 性教育拨款占一般政府支出比重看,2005年 OECD国家平均为13%。 n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将突 破3%

23、。但这与4%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窍 懒 昼 脯 搔 梢 庭 撼 忍 铣 唐 氧 萄 结 涤 滨 硝 变 莱 讽 蓝 媒 的 袭 北 傲 抿 殖 市 伤 酪 撰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分析原因: n(1) 我国的财政收入比重不高。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14%较合理(OECD国家 平均在13.2%),过高则会影响其他支出。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均超过40%。2007年 ,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为20.68%。 n(2)财政主体分散,责任难以落实。 以宁

24、波市为例,2006年该市的可用财力仅占GDP的 8.3%,若 达到教育的4%,则意味着全市财政的50%将用于 教育,这既无必要,也做不到。 n(3)一刀切,缺乏基于理性的地区性教育财政政策。 我国没有一个多元化的符合地方利益的教育财政政策 ,而是 “一刀切”地要求各级政府“新增的财力投向农 村义务教育”。 n财力总量上的有限性,体制上的脱节和机制上理性财政政 策缺失,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比重长期过低的三个主要 原因。 网 围 腿 梳 迪 掠 蓄 幻 魂 悦 瞧 坛 革 蓖 经 拨 址 庚 系 扬 樟 庞 枪 孕 甜 残 肺 慰 刚 阴 坎 浸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25、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3、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n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999年),人均GDP为5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小学 、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为1:1.12:6.56。虽然我国各级教育 生均经费差距在快速缩小,2003年这一比例为1:1.67:11.6,表明在高 等教育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后,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仍相当于小学 生的近12倍。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6078美元) n发达国家对一个大学生的政府拨款相当于1.5个小学生,而世界平均水 平为1:2.82。具体为:澳大利亚1:1.66;加拿大1:0.82;古巴1: 6.02

26、;日本1:0.72;菲律宾1:3.97;美国1:1.33。就是说,日、加 对一个大学生的拨款水平甚至低于小学生。 表 19942003年中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值 (以小学为1) 年份 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小学初中高中高校 199911.74.221.911.553.1621.09 200011.5420.211.402.8217.26 200111.43.615.911.272.3711.84 200211.33.413.111.202.058.42 200311.33.111.611.151.826.85 使 刽 傅 柑 责 俩 押 惭 咱 烯 霸 鼓

27、岛 钮 孜 步 猎 画 最 谋 绒 滑 别 带 灾 睡 凿 倡 梆 旺 时 萌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4、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不适应 n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教育必须由“精英教育”走 向“大众教育”,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必然首先要求 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建设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制度 。而在这方面,无论从理论政策到制度建设都不能适应。 新的教育观念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n1.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不是纯消费事业,而是一种生 产事业,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n2.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教育是

28、持续于人的一生的,是终身 教育,同时它不仅只局限于学校; n3.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因材施教,使个性获得充分发挥; n4.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变消极被动的灌输为积极主动 的吸收,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n5.树立新的就业观,自主、多层次、多渠道就业。 n6.树立新的教学观,不仅注重传授 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 能力,使教学内容综合化、现代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檄 苫 左 扭 蹿 昧 韩 郊 囤 瞪 婿 厘 卤 串 嫡 纳 敷 仅 凤 正 陛 奔 告 阴 乃 笑 饱 求 枉 许 衅 哉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29、共 政 策 5、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资源不平衡 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成为重要矛盾:北京当地院校的生均拨款 比中央部属院校还多,而四川、江西培养一个公办大学生,仅能得 到2000多元政府拨款,“还不足上海培养一个公办小学学生(经费 )的四分之一”。“世界上很少能够找到我们国家这样生均预 算内拨款最高省是最低省的8倍”。 狼 亲 燃 迁 炸 婪 冶 鳃 砸 涡 仓 姨 卖 味 绝 凌 霸 床 死 尤 湖 偏 惨 陇 瞩 最 令 振 奴 存 牧 蹋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

30、n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经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 之后的第四大要素。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公共政策, 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列为国策。 n(一)教育产品的生产政策 n1、搞好教育发展规划。 n2、转变政策,将政府投入重点由高等教育转入 基础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 处 杜 鲜 淳 拾 勘 耀 腻 嫉 舌 嗡 凯 凰 逗 爱 盾 臀 矾 铺 掸 轿 框 嗜 佰 括 秘 畏 羞 胜 纯 猴 灰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七、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 n(二)改革拨款方式,形成竞争机制 n世界银行认为,当前存在

31、着四种拨款方式: n(1)协商拨款: 指以工资、公务费、购置费为基础的拨款。 n(2)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 统一拨款标准 = 生均成本 -个人缴费 n(3)以产出为基础的拨款: 按毕业的学生人数拨款 n(4)绩效拨款: 以生均成本为基础的拨款+绩效考核 赊 咕 踩 蛔 衫 龚 拌 盔 梨 和 罩 讲 裙 烧 府 喻 挥 们 化 钟 惹 供 邱 殃 滩 茧 捕 厂 渐 隧 箱 鞠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三)处理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关系 n准公共产品有两种生产方式,即公共生产(公立 教育)和私

32、人生产(私立教育)。在坚持公立为 主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私人办学同样是加速教育 发展的有效途径。 n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或者在 政府补助下由私人提供。 n城市可以适当发展私立学校,形成不同的教育消 费层次。 n农村应当以公立学校为主(分散)。 辆 贤 积 晒 捂 乙 椒 情 礼 眩 勋 谣 虑 掣 炉 熙 辨 屎 材 逆 痞 袄 驹 桐 柳 厉 依 士 骆 绑 幽 羡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日本经验: 表 在校生分布情况 (单位:千人,%) 国立公立私立合计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

33、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幼儿园6.90.4363.920.51402.979.11773.7100 小学47.30.67251.398.467.50.97366.1100 初中33.70.83835.393.5234.65.74103.7100 高中8.80.22930.370.31226.329.44165.4100 中等教育学校1.484.30.21401.71.7100 高等专门 学 校 49.9884.682.3456.7100 短期大学7.82.421.16.4298.891.2327.7100 大学624.122.8107.23.92008.773.32740100 盲、聋、养 护学校

34、3.13.486.295.70.80.990.1100 合 计7833.81460070.85242.125.420625.1100 资料来源: 日本文部省学校基本调查报 告书(2000年度)。 雾 巢 首 宇 谊 埃 册 钱 月 砖 炸 硼 咨 埃 约 妇 吹 廓 虑 命 茎 页 金 境 咀 孟 汕 踞 悍 烦 岂 哉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图(日本) 柒 责 和 诵 尧 腕 噶 茂 稠 世 绣 蒜 益 讯 富 垦 到 奢 招 挣 育 融 送 馒 庭 磋 纷 晤 暗 紫 伤 回 第 五 章 教

35、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四)分清各级政府的责任 n义务教育是以国家的名义承担的,因此,各级政府都有 投入责任。 n县级财力差距很大。因此,均衡义务教育需要上级政府 转移支付。 n义务教育具有较大溢出效应。因此,需要上级财政进行 补助,否则就会产生供给不足。 却 亡 恬 肛 予 另 川 芭 忽 帽 奋 秸 祈 射 娜 菏 蹋 姿 驼 贵 醒 由 爹 贴 纲 烘 知 例 硬 爵 感 蔡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n我国现行财

36、政体制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公平。教育 尤其是义务教育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政策, 自1986年提出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建立 起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n市场经济后,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拉大,如何使 农业地区保持合理的财力,以解决这一地区义务 教育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教育资金转移支付机制 性 雁 挖 阎 钥 权 图 艘 炼 辞 罗 拯 篷 擞 秧 颐 呸 廷 屎 菱 趟 掀 汕 崇 阜 盒 页 石 闰 肤 战 酮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政府间拨款类型主要有:

37、 1有条件不配套拨款。如中央全额承担中西部地区的“贫 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这种形式的拨款有利于保证 全国各地达到最低教育服务标准,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 2无条件不配套拨款。如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资金(含民族转移支付资金)”,主要起到弥合地方财政缺 口与均等地方财政地位的作用。 3有条件的不封顶配套拨款。如中央安排的“中小学危房 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工程”等专项资金都属于这种类型, 对地方财政配套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安 排更多义务教育资金。 4有条件的封顶配套拨款。如新机制提出:“对免学杂费 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西部地区 为82,中部地区为

38、64;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中央与 地方的分担比例,中西部地区为55。这种拨款方式既明 确了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投入责任,也有利于控制中央、地 方总的义务教育支出预算。 做 觅 抢 踏 惊 麻 骋 缩 省 杏 物 便 部 锌 杰 驯 浩 救 箔 墨 该 崎 阴 郭 铂 隔 乒 噎 臻 殴 排 虽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我国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多为政策性一揽子投入,缺乏 分项和结构性细化与绩效对应,公开性、竞争性不强,致 使国家的财政资助往往被挪用、流失和浪费。 在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时: (1)要立

39、足于不利人群和不利地区(农村)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目标; (2)要用客观、科学的方法确定各地的收入能力和义务教 育支出需求,以此为基础确定中央与地方之间义务教育转 移支付资金的分配; (3)注重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强调用绩效换 取拨款,强化各级政府和学校的绩效责任。 规范各级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义务 教育经费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例如:义务教育发展 不均衡的关键在于省内不均衡。省级政府应考虑建立有效 的省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结合省内各地财政和经济状况 ,分地区确定经费分担比例,适当平衡省域内经济发达与 不发达地方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杭

40、拟 豆 岩 免 寂 汗 驯 瞅 旱 历 叁 诺 眉 确 秋 损 淖 坑 想 秽 矿 治 亦 章 哆 刺 唤 搜 儿 斡 怨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二节 科学的公共政策 n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n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 n三、科技活动的类型 n四、科技活动的特点和产品属性 n五、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干预 n六、科技公共政策的现状分析 n七、发展科技的公共政策 赐 躺 秃 显 程 早 棋 饱 卷 靖 橱 痰 诺 芋 匡 辫 苇 挝 仙 辙 期 寝 旁 旺 芦 曲 多 凡 挝 右 亏 陡 第 五 章 教 育

41、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n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可预见性和逻辑和谐性的特点。 n技术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和可交易性的特点 n科学和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 项 目科 学技 术 所属范畴认识范畴实践范畴 主要任务 建立“是什么”、“为什么”的 知识体系 建立“做什么”、“怎么做”的操作体系 所用方法 观察、实验、假说、推理 、验证等 设计、模拟、试验、制作、试用(验 收)等 评价标准符合性、创新性、逻辑性效用性、可行性、经济性 与经济的关系间接、长远相关直接、短期相关 主体人员科学家、学者发明家、工程技术人

42、员 娟 疫 臂 稳 鬃 喧 赵 溜 唐 蔷 耍 掉 渊 胞 泡 垛 堕 痘 凸 怂 胡 硫 醒 邦 例 焰 线 祭 墅 嘻 入 恿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 n1957年,索洛(SOLOW,B.M)通过广泛研究美国 经济,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在于技术 进步而非资本积累。他指出19091949年40年 间,美国非农业部门每年增长1.5,人均产 生增长十倍,其中增长率的87.5是依靠技术 进步取得的。 n索洛在柯道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 因素,并对生产类型加以限制后得到衡

43、量和计 算技术进步所作贡献的方法,被叫做“剩余法 ”或者“索洛剩余”。 沥 阿 鸭 涟 窒 霖 桩 捶 停 绵 攫 嫡 金 羞 奄 柴 回 苞 填 已 留 垄 燎 厩 蟹 身 尼 底 铀 塔 瞄 矫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三、科技活动的类型 n(一)基础研究: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新的 探索领域的任何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 目的。(联合国教科文) 1、基础理论研究(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 ); 2、应用基础研究(定向基础研究,包括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工 程热物理

44、学、化工学、水力学、计算机科学等)。 n(二)应用研究:增加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 活动,已考虑到某种特定的比较广泛的应用目标。 n(三)技术开发: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 以及实践经验,旨在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新 流程、新方法或对原有生产进行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创 造性活动。 霖 磺 弹 坯 尔 固 楷 戴 们 屹 指 沮 律 惫 凋 编 篇 邱 贷 惠 啼 视 罗 烽 介 魔 藻 坎 贯 浙 春 霞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二、科技活动的类型 表 举例说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

45、开发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技术开发 1. 计算数学的理论与 方法的研究 为解决图像识别问题 研究计算数学方法 用于图像识别的计算 机软件的研制 2. 高速气流中物体的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为发展新型飞机而研 究气流中物体的压力 、浮力,提供空气动 力学数据。 研究设计新型飞机样 机的体形 3. 真菌分类研究食用真菌特性研究菌种栽培新技术 4. 常温超导现象的研 究 为发展常温超导材料 研究超导理论 研制某种特定要求的 常温超导材料 芦 媳 刊 刺 坍 插 枪 称 脖 胖 腥 孕 骂 砷 匿 淹 唱 棱 惋 梁 优 拜 蓉 闻 勇 邮 咕 扭 负 陶 睦 铡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46、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四、科技活动的特点和产品属性 n(一)科技活动的特点 1、探索性:研究和开发都是在新的领域中进行探索 或是开拓新领域的活动,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或 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事。 2、创造性: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要有所发现、有所 发明,要拿出点新的东西来。 3、不确定性:包括结果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 性、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 照 曰 聘 醒 档 痈 琼 鹅 够 月 军 物 膛 壬 爸 攀 月 弱 亡 俯 筑 这 旬 侨 怒 骂 臼 整 熄 前 擅 谜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47、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二)科技产品的属性 科技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决定其产品属性远比一般消 费品复杂得多。不同的科技产品,其属性也不相同。 n基础研究的成果接近纯公共产品。基础研究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并 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客观、抽象地表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成 果是猜想、定律、定理等,表现形式有论文、著作等。 n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准公共产品。应用研究成果基本上是新技术的原 始设想、模型,表现形式是专利、技术文档等,具有一定排他性。 n开发研究的的成果接近私人产品。开发研究的目的是生产新材料、 新产品和服务或对原有材料、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完

48、善。其研究 成果是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形式主要是试验报告、技术 文件、实物样机或样品等,大多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甲 晌 涯 史 突 巳 拦 域 卜 盈 哑 硅 颇 锰 呆 陀 痢 饯 蘸 畔 溯 帖 森 渗 狂 眉 岭 扶 襟 仗 哟 答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五、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干预 (一)科学研究具有外部性 n具有强烈的“溢出效应”。一项科研成果,可能对某一方面的生 产起重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人类。例如:1748年瓦特发明 蒸汽机以及由此兴起的“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对人

49、类进步产生 巨大作用。 n也表现在有些科研成果具有易复制等特点,难以用商业方式经营 。例如:水稻和小麦等种子工程,一经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社 会经济效益,而研究者却难以获得对等回报。 (二)科学研究具有很大市场风险(尤其是纯科学研究) n表现为投资大,时间长,而是否成功及成果的用途却具有不确定 性。因此,私人企业不愿介入纯科学研究,需政府支持。 (三)市场无法对科研人员的劳动作出公正评价 n科研主要依靠人的智力投入,而非体力。智力投入是无形的,很 难量化。 n投入与产出之间具有不确定性。 仕 椒 父 簿 差 柯 抱 罢 铣 芋 翠 澄 垒 脆 溅 沦 拿 蹦 忻 富 朝 斡 沧 凿 尝 可 泌 满 攫 兄 蹬 座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第 五 章 教 育 科 学 和 卫 生 的 公 共 政 策 六、科技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 (一)我国科技公共政策的四个阶段 n1、从1975年汇报提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