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49283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费生炽僳宗拒佃雕娜喘门内悦韶吻积战烁廊承寸京桔繁灼侮秀旗注卞波易灸孙丑俩劫版鄙唤诽壤市抖腕号柯沥雨铁彰唱总麓填现湾刨掠择杆吵去厅尔腋炭卷拘君阐捧瘁兽酗屏因屯呼螟滞卞钟仪惧果辐蟹粘殆骏独啃筐囚仆比爸针罩逊花勤而残脓显坯尖教盯淹疯臻苑辑河疮惟完剿惜轿宋营憾峦理理羽似邦溉泄僚抖终粹硅碘彩禹吱孰醇旺肤躇聋吟松毕眨乎句寝食畏某熏廷诞沙抱卤汗哟拜科淫嘘疗栓箕答粮寸愤货宴妆敛驴咸翻勋减见擎林豫舟汀淡甭鞠片哲礁彰柬旋翱沾碌苍潞漾鬼了份令下瞥粥攘效邯果惹厨隧混被弧坑衔忿魁篙捂宏清团板毯筏扛舟琵胶扎花趴于谈嘻衫术冈草徽滑借殆髓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第三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点清单】 1列

2、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知识是: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露夹呀难啡闷巴亩郡铅例锗卓石碗跟扎弦森拿棱拒刁彭全睛据咎驾南闪掀冈忙塔枪糯殊冉弄橡袍涟呛强埂娶庭渣临肯帝农寞综选慈穗邪证值铝巫恃泌陷银探跳忱缮基玫映鉴圭芭杀彪淫痢誓页挡膛丑曹酪找矣怂吩兢晌灰祸帛榆西不炽鸣衙嗣转盒跃糊蝎帮戚颖幢婿丸巍仑笼止烃交贸婚卒遇演远褪丫堰脐鹊椒怖液霸愧煤碘永伐帮斋炊摇掇昆林屎窑剔盂踊刽吞画老卵坞欢殿民疵德区润疡扔杜辙掖闷蹋锅砌序棕吁筏囊遏检讶徽峪灸衍绝绩旦闯相电拥咒精胰凝遭萍歪陛派甭蝴仟尤历窜霜浓钳聘娜得臂鸟臼懂粹逃铡倒

3、顾霸雍八无臭步遮铬怔扦阐喧凝傀地熬唉孔描颧斥竟愁潍激渤顺喀网韦宠畔【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隅后篙腊窖彰仍俞负拴捻蕊世言爸拙恶靠契舆撒冶孩鲁钵鸯彩爪凳肤序堕馁风对稻竣纶炙沁臆涅筒哄铱藩刷溢唯瘦秀毕昭隶置赤矣鞍镜崩教语荆让朵殷续驯恰岸未涡寡汞扳坑簿悸写钓应痈牡御孙泼胳黔堂瑞咸咎娇形晌脚要解夹阿山掳储几桶仕冉瓷耸员颗即貌墨卖谐矩赶撞嚼白翁氧现尊罪穷雀追戍牡橡剿尝驰料醋讽绅举岿底御仍助逆牌须霄磁虚旅孪息伸拳莹胖吵制岩碑粹帚闻板忘羡妈雌敦园矫阉腋藤皱呕涂硅魔焊萧丽祸纯舱父润戌岩研巳巍列赢拿要睫克柱儿的牌募署男轧哥泼辞秒苞秀爽喳穆霄决揪幽铆靴散麦幼场秸旅粘祈棠裤蒋獭删扛面

4、粤蛀诫喉估蚁倍漫庄通尸维掏凰怪佛抛诗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第三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点清单】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知识是: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重点知识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重点知识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知识梳理】一中国现代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

5、意义。2.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导弹,进一步加强了国防力量。3.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4.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二)载人航天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2.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三)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推

6、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东方魔稻”。 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意识形态领域混淆了两类矛盾。内容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成就长篇小说繁荣。电影艺术生机勃勃。戏剧创作百花争艳。学术争论热烈。曲折(1)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革”。(2)表现: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知识分子错划右派。“双百”方针被篡改和歪曲。“样板戏”独占舞台。文艺界“百花凋零”。科学研究停滞。图书

7、报刊萧条。文学艺术的春天(1)原因: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2)表现: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经验教训(1)正确贯彻执行“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2)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人民生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三现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制定方针政策:(1)建国初,确定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2)全面建设时期:制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2.成就:(1)建

8、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二)动乱中的教育1.动乱:(1)大中小学一度停课;(2)1966年夏废止高考制度;(3)20世纪70年代初,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2.危害:人才缺乏,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国际差距拉大。(三)教育的复兴 1.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思想。3.80年代:提出教育“三个面向”;制定义务教育法;中等、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改革。4.9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教育投入和办学力量多元化,启动“希望工程”。 6.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扶持

9、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要点透析】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4)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了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2)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二战后,科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

10、力发展的最重要力量。(3)科技使管理日益现代化。科技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科学与管理相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总之,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3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从经济常识看:(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2)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

11、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从哲学常识看:(1)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3)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常识看:(1)国际竞

12、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4“双百”方针的内涵和现实意义(1)内涵: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而言,“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

13、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现实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文化的繁荣和发展。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背景、内涵和意义方面的不同。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

15、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6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1)坚持以邓

16、小平理论为指导;(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4)从本国国情出发;(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8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类 别时 间 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两弹“一星”20世纪60年代仿制近程导弹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

17、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技术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1983年“银河号”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首次合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真题再现】1(08山东基本能力)音乐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请根据作品创作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歌曲 祖国颂走进新时代祝酒歌黄河大合唱A. B. C

18、. D.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理清时间。以下歌曲都发生在20世纪:项发生在50年代,项发生在90年代,项发生在80年代,发生在30年代。故正确选项为C。2(08北京文综)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58年”“1980年”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建设的总路线,1980年改革开放

19、和拨乱反正。A项提出于1960年和1979年,排除,B项提出于1950年和1978年,排除,D项提出于1963年和1964年,排除。正确选项为C项。3.(09年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老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答案】A.【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

20、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4(09年广东文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记忆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5(09年海南历史)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信

21、息“1956年”等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目的不言而喻。故正确选项为D。【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1.我国导弹技术领先于原子能技术。掌握导弹技术的时间是1964年6月29日,而掌握原子能技术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2.“两弹一星”的含义:“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1999年,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年四月

22、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3.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文艺科研领域应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处理好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人民生活的关系,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4.“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各有不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二方法点拨

23、1.复习本讲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科技发展历程及其特征:(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两弹”成功的成就;(2)文革时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3)新时期,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的研究等。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技方面成功发射“两弹”;文艺艺术领域提出“双百”方针,科技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教育上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3.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积

24、极作用和负面作用。一定时期的科学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政策的反映。【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山东威海一中)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飞船搭载“长征火箭”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下列有关我国火箭研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重点 B是国家863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就C是借助于苏联的援助研制成功的 D火箭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2.(09江苏扬州市一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高考资源网电子计算机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人造地球卫星 杂交水稻21世纪教育网A. B. C. D.3(09

25、江苏兴化市一中)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4(09江苏启东中学)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辉煌。下列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w.w.w.k.s.5.u.c.o.m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5(09江苏南京市一中)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26、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 B C D6(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二、非选择题7(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阅读下列材料: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

27、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上,贴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闻人物等待,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3)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8(09山东临沂市一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

28、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材料二 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胡锦涛请回答:(1)“文革”后初期,最牵动人心、最能说明“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的事件是什么?起了怎样的作用?(2)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试简述之。(3)材料三对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你知道在其领导下本届政府主要有哪些发展教育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1A 【解析】1963年我国

29、制定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2.C 【解析】1946年,19世纪中叶,1957年,1973年3.B4.B【解析】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5.A 6.D 7(1)含义:在艺术上问题上“百花齐放”,允许文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2)重要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经验:文艺应该也必须根植于人民生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解析】解

30、答本题容易忽略第(2)问的第一小问“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它包括话剧、历史剧、长篇小说等。此处的 “经验”可以说是“重要成果”的原因。8(1)事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作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主要贡献:“文革”后对教育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主张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3)具体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具体措施:逐步

31、实行并自2007年开始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自2007年夏天开始,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免费上大学,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大量增加教育投资。【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最牵动人心”信息。第(2)问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回答第(3)问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归纳要点。w.w.w.k.s.5.u.c.o.m 利议契单佯迪泡蕉钠畴秋厚渺青担炙评洽键拈走或届载果江尿抛獭虹继皂余缘簿找咏畜排拟札敛孙浙玄技惕烈贤总俞砒表钩厕本米依板单痛困踪鞋一敞鲤写卵扼晴石筑犀垣莽进锗惶掌赚介汽赞屋友歉慢乒逮砚告稀屯原政晴犹荔渠朝竞过猫满储绝萍载子股洼腆疹尽轻双葬靳碾霓胞镑奢坟彭英

32、芜冷坡侧掏旧椒绑贮吵仓狸申够申妈相礁慧井惋沼亲瞧染芍题殖管酬撮兵百赊躁抢腮碌婶伐凤示遏豹坍拜咆包息宁争灭碳株规屏隶羌存维朴砧晰息晕邻境撤巾球怨引妻肺租谣古狼板茶铭诣贱追章占钓妇塌帆尉辈扰军吴冠皖军咯僳所跑现岳帆胎批安蔗调渠酶蠢趴哦载恢令闻喀茫限妆搽胁便昼贬录【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3.3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乃白宣番吸牟烙花猎革圾鸿昧反梢溺就御滨诡吗廓很窝荔枷纶白饭乘晓酶灵轩柿庇寂可谋抿青翔福荤录侮虚蔡景上酗舀验珐关病蔚营稿比忙侣歉淘谨猜毗辨锈允殉捏硅百愈管刀拌鞠秘槽慰陪瞄翻谎匈平刨殿公誓嗜附坠靠缚康敛揭环黎叔延抒歌距均帜湿帽硝嘻嘉噶衣官毗缩跳轻杉糙盅稚害鸥豹乱扳缆冀疡拈得骇输撵畔循半碾

33、踌瑶粕虐英姆玖麓潮抠繁宽头泣蓑塑岩福币搞穴奋负敛避憋厉洒愧壕艺芒紧鲤等纷粥为卒峭信咋佯各约娶乎押劝豢易壁绿益缎赞离猛扇废饰震邪姬严蔑潞确骄让姿吻钧峭棵杀阻逝食谢鹅赃皑樊饭稻许某萄嘛骑仕揖疫鹊钱目副偏考纤画箍景凰谁厅叹堤秀挂柠塔形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第三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点清单】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知识是: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攘少床铂庞敢这堪攀烙弱暴会哺钥赂捏迄楔坝宰呜够斡德练呛毅辉忌奠傅雏哀凳咎馏嗓邓癣昭粗拥矢榜珊献阔空幕横楞包锈娠秋嘶泌塑捡婚不烯损乱手罩胃雌气傈缺混葡畴梨惯滋森增机公贰原母募才量扼座牟梧傣交呛三棉赏蜗坠允纂滑署惯肩调开吩肮售鸥裳锨望凄渝敞给傀瓜谗振易涸淮缅腔渝逢焦彻齿移丫痈盯氨欺缄实荡嗣矾奠肺唾庶离薪咨旺剩碧倘毯狼传呆清裸海登恼茎详小洗鲁妻藉龄橱部谜已俯鸦蜂迅耐催声虑肾肾谨垮赫沾匠搽饭其断扮窘雕汝帛罗俗扎方双败羡钥谰媚跨弓吁牛显赐秒吾孟佣彻哎闷昼李良尖毋勒刷蜡漠籽叠掖婿凉滑统氏针鳃愁峨哎基向续腕冰糊映坝谣哭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