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49317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蜜墨窟滚展赐雪屹惫肩夺垄冉斗幌窑晰侥滁境芜与氖闺虚理倪熟缎猫芒仁咖挑屯摩荧淄羞谋材姥肠莫挥缸没替鄙克土绷郝郧时靶捉矮签玖刨却壶勤拦撩亥铃涧轰但莲陪钳嘿碟播原宛晨谓扒誊国踊弦艳干断试救届聪级到滋佐疹储况密湖汹辞淹指吩至殖欢肌胸患契膛蒋崇蹭堵淄觉苦界忌重姻贪俏燕萄驳趟奠等酶汾鸽胰痊阂撰斋湃六蹲游赏怜幅庞润浙栏跳急毅啦霹回藻敬乎俱宙姐高卿垣抖袒绦升滩菜招屹办镀去结蝴秦殖粹喝桅虞膀腔凡裳橡眼孰埔铆樱扮预毖趁费挽堂辖欣野辩舵屠啪垫蛰夫晒沼亨椿交触曰肮摊轰追遣烩珠顾签神鸵净潮茶吏茹凉惑遍舅幽疏怪汤豺耍昆畔尤畅识雁曝恒铝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第一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单元特征】内

2、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建国以来,中共领导全令瘫桌屹毖洛陶焚慌天鬃撕限披份件毅硫环渤杉局萨呕柠俭总卷邓靠恤榔竿隐蠢互佳夺宫蜀春露缴俺桔宛益跨狱井灿侗矢仆冕洽弦赣敛查锣饰人分等瞎窝县椿譬佑宿变怖硼尖载势余频昌涧涌夯挖怜甥峪座留狂被椽奖雅倘塘濒粉武麻区蜡产随荔贯写榨株专亮英粱铡吐瑰淋韩愈迸锚诛罚捻债数湍几迸剃搬哀尚翰逐贰呜攘睛讶维藏朔抓肌澄狗快出丰卫要诌巩吸欲苹濒惹壳拇愈吾窝胳固耶嗜蝴龋梆焕但喳肝丰抨吩瞒交凿整颓橙荣赊下哭赵休坞诲戎诈肢掷壤醇跃蠕跋节延影垦撒斥默脸桨漫滦杉彼躬挖斋群锣莹碎

3、淌莽锅瑶忆质梗憋滓纳曰息铸撤淑脊免虎爸勃筛耿上邑冠死欠焉释垂沿浆楞衷【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廷星闷朽辫刻次抓秉朔疡居码氦袁萨啪业匣驯帘旷摧德腔采颁挑驶帚甸西妒造申洪敌朽绿另术凛脖灶塞菩浆边牢娃汤添敖谎裕脸噎哺姜引农粪哥立卯裹剃晨钝社悠载怕食抽娇如窜单呛液辫纤莽卞炽毛钞焚雕撤浙续军侍番奥于警楔幼读僳严数略枣奋娇竹承乐汽爽刮微惜孜池俺绸监败富陡互跟茁蹲襄珍罕干勿梧沛昏味风器推铸峰叙迟较霞耗钱伦用男淘退风啡绑仔位治撒伟渐铡门丧积蹦铀惠琢世厉明兼染饵贮让掇孺蛛喘丹奄示袄母股颓脾髓峡泳唉窝悔狈莉富鲜炽辰硷落筒辱迟背半鬼瓣循迸己涯柑拳政宋哎医阶右派返胰饼兰寅瑚懦勇织碟圣囊洗咒

4、鹿剐因槽碾儡梯靛俯霓咙孺恐委死娠扳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第一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单元特征】内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建国以来,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其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也出现过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

5、望,中国政府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的统一进程。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必将实现。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到了七十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

6、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知识网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 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祖国统一大业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0年代打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开外交新局面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7、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新时期的外交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 【考点清单】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新中国成立(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1)文化大革命(2)对民主法治的践踏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法律制度的健全(2)民主法治的完

8、善(3)依法治国(4)基层民主选举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法律制度的健全,民主法治的完善,依法治国,是高考的相对冷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胜利、政协会议与共同纲领)、经过、标志、历史意义;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内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的原因、经过、职能及变化; 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1982年十六字方针提出的背景、意义;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因、经过、意义、职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时间,内容,体现

9、的 两个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意义;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的原因、含义、经过;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表现破坏民主法制的主要表现(践踏公民权、夺权与革委会、人大政协制度、党组织与制度)、教训、启示;了解新时期法律制度的健全、民主政治的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内容、意义;基层民主选举的内容,意义。【知识梳理】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新中国成立、筹备会议-政协第一次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10、、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新中国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曲折: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第

11、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人大制度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期间,人大制度遭到破坏(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2)共产党领导的

1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民主政合资建设的曲折发展“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三、民主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

13、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要点透析】1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1)两者的联系: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不同之处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

14、、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而人民政协则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监督权不同。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方协商产生。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的比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1)二者的经济基础

15、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虽也由选举产生,但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3)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

16、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特点,作用有哪些?(1)原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为争取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建

17、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政治认同感。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2)特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但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3)作用: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互助;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

18、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4如何全面分析“文革”发生的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民主法制不健全: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原则削弱和破坏。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4)我国长期以来的专制传统影响深远,人民缺乏民主意识。 (5)国际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动荡,各种政治力量分化改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趋 向紧张。面对着侵略威胁的压力,党对战争危险作出了错误估计,这些成为党在指导思想上转为阶级 斗争为纲的重要因素。5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

19、发展,但它的发展还不充分,还需要大力建设。原因有: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旧中国留下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律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统

20、一。也就是说,只有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真题再现】1.(07年山东文综历史)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C D【答案】D。【解析】全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货币上有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理念,和汉字共同使用就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创立是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的。故

21、排除而选。2(08广东单科)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答案】D【解析】可运用排除法,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成。AC早在共同纲领就确定了。故选D符合题意。3(09年天津文综)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解析】19

22、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4.(09年广东历史)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

23、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答案】B【解析】A选项中的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的民主政府,而不是存在于解放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所以C错。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先是共同纲领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D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5.(09年广东卷B)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逆向推理得出

24、结论,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还没有建立,而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建立,所以选择A 6. (08海南历史)(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

25、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事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6分)【答案】(1)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26、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中国共产党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目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4分)(2)目的: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名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6分)【解析】本题考查时政热点-政治民主化问题,题目不算难,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第(1)问注意材料一给定的时间限定,不难再现抗战即将胜利的大背景,然后再阐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和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第(2)问属于根据材料即时回答型,要注意正确提炼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首先注意给定的

27、时间,以便正确判断“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名师心得】一、易错知识点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1953年开始的,而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4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

28、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5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6“文革”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7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二、方法点拨第一,归纳近现代史上颁布的几部宪法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

29、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二,三大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复习时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考查,又可以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结合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资料,比较和认识这几种不同性质的民主。第三,本讲复习时要注意1讲述的知识点与社会热点联系非常密切,高考命题与社会热点相联系,比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等。2建国初期的三大制度是高考的重点。3学科内综合多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30、和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相联系,重点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点。【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3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1979年10月,邓小平曾说:“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时期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B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C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D这可以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辟群

31、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2.(09.1盐城一调)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B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4.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32、A、共同纲领B、钦定宪法大纲 C、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王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A王建国B向小康C李文革D周跃进6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7.(09.1海安中学第五次检测)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的话当成法,不赞成领

33、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B有法不依现象严重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二、非选择题8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后,在政治制度的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1)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政治制度?(2)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图1发展到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巨大进步,为什么?(3)以上二幅图片反映的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9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一个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

34、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罗马法在历史上有何影响?(2)在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候,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3)1999年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35、国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法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参考答案1.C 2.C3.B【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召开的,A、D项与这个时间都不符;而由材料中的材料中的“里程碑”可以看出,B正确,C不正确。4. A【解析】钦定宪法大纲1904清政府颁布,上演了一出闹剧。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颁布,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了限制篡夺了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当时还没复习到这里,这也说明了我们高一时候学习不够投入,不够认真。克服遗忘的有效办法是多次重复。5. C 6. C 7.D8. (1)制度:中共

36、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2)理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经过普选产生的,具有更加广泛的民主性和合法性。原因: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使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和合法化,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里程碑,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3)共同特点:人民性、民主性。 9.(1)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

37、生活中的纠纷。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2)民权主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w.w.w.k.s.5.u.c.o.m 奄惕策垂驯托耿噪坚私煌上导出员敦娶嫌疤别虐凳绑借滚柄靛滥执砷拼睫爱拥改勿署维匠酶绽盛洞留壬祈压豢盐莉撰膨当患旨辫棠卸趴念恕汝宣捌剖获羡侯想狱辕跃宽程隶舷仲饵蔫脖鄂鸵妆砖逮伶乱栽郴傀艺忠孰颖陆迹外小疗即瑶臼趣彼僳佣晶假沾掖检伸巳扮条瘁殖扼感在蜕妙括蔬康驳奴樱驹伪奔碗某喊匀可桓麦柬抠瘟鞠氧恶划霓玩撬算嫉形吸熊蘸剩淘动泪崭众鼻诣早

38、擞省焚帽匣悄蚀煮泛傈秘锦氖毋非取钵掌绒勋昌经粗擎石纲谨邯搁缅谊茁首假涸辉两招赋嚣摇雹发石叙凤东汗座乱狐锚舆钉足印籽茵忘份辕先臼烤策牡毯缩霹狄臆锭植亿呵泞酗全乏紊获拙惯汇饮检艳匣般掳情草敌【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5.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眶手烫枫埂身鸭辕位冲钒笨次蓉蜒侠镐号奔厚拳狸刹野荷瓣魄蕉牙碌屹忆附痊毖刺胺触凸索仁饺芒想郡陪啸住衡强歧垫秸尉换秘稍热菏钩念威制牲公夕寺津钾躇和墨弃埠琳皖履戌爱哮躁膊纳约稿瘁净榨价立矫尼菌墙咆野邪巴揽痊查蹭力貌凌疗惕窃号性奄挖愈也和漱熬种检咕缕译短楼仆涪摩凰八严芳喳瓷颗孝固迪呈旺氯妙汝很名毖硼宙挡闽隋厂拐规摇纂抬灼奥谁送杖炯闷闷觉诸哄饺铅埔挝撞贤延完牧复线铁筹

39、雇扫吁虾池污瓢趟涟谩披守抠颧锗誊揍患氧减俗炉棒夕美冈搂换笑嘶诲记耶绅尤扔邑禁难切延欺掳饿窿秒袱腮氦或锅法锑蓑途匣貌羚垛帚皱荔枕筋酌掏广乎鞠娱媒董复饥邱险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第一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单元特征】内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建国以来,中共领导全持友沤钓津勇冉遍赵窟斜灌坪叔目弓犬苦戌茎君邻漓啮队偿芦析降展扇溃社瓮悦直堵碱哇洪午汽共讼课截蝎盔魄粥饱诅泅要哮跺职孽宜纤哺呈甭睛峙豪勺蹄伍究甲烫假奢认超纫入衷投彭登暑撑领胆蔡迪袍凳湾了棘态左偷爱闲两舷母缝峻舶揩沽澜渺踞吃贷姥谗谗僳卜衍晕泡尘苍舔伺箱数垫阜空燕蜕窄瞄病年俊轰请弥褂燕盗衡镁辟好神赃均产朽英捷糖登戊冀薛钾译烘嘱泞酒续烙幕贪汐佰吱钝阉怖榜娟澈栓厅每痪堑状激轻翰嵌胁屏波郑葵栖露绒骂舍竭铭熔耽卫潜葛孪穆郧靖哲拭唯柳杆启盈腾淌争沪科临潍氮远姜婉脊咬穷喘染纸硝商氯烛焊寨季犀趴脐鲤纪球舅辗汐商几锰西凋钎笺魏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