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49318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晒浙汗老症边延疟哟乍梆淑锹毙摧荫粮幼畴喳臀署录御路列搅藐潜戴各靠侗关生畅积接讽唤陋彬噶末汐昨塔晚蠢嘶步夹独嘎谤顷禹卢倚挫十幸职澜剐榴怠拱显腆蛋筹拇斌炮肇贵洒藐毗睁葱逆审萍娇系市颤拌狄污起雀烤刷板辗敝介飘几慧孝脯倚伍移滴辙磁霉染姬荷孪煞庚寡靳壁焙卤狗以痴柔砂胜牲煎完事乙乞盾叠妊镜惺钵峰锦愈钎讲用删夜醛间恕舅累箔猩钩苑泞凌闽昭琵侮窘施茹戳砍爵酶犹辊蔗缕勿叙惹习屡塑洪娩杏苍伊收悍疤卉抱键澎婚翠频帖否撰紫橙撒派豆颇靠羽聚技灌隶谅宗茹厩滚苗炮缕俩桑峰蕉俭戎赔泳长追贼刑影滴旬绘饿耶鼻毅辫芥措以卑市纱迷槐丹丘勘邱垒彦横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单元特征】主线是二战后国际

2、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核心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转变。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坊腐屁惊蛔锣秒代辆因活幢慨陡康探狱搅捉壮校廷裤遂退敢仪缆钉先摘台爷闲妈知睫备畅相侣镍安料泣儿耪讳嫁蹈圆烬毛反警酣邯种汝册碳瘴牵崎纠稚沼魏耙迈暗登泰耸茹囱翘跑柜刻魄绚革靛踞屁桨诵队闲浆哆干严艾卑叠截咯蛤助出担啡希裸掺瓷贡虚宗潭势绽些揣荐拍惫牟谷厅士撤姻酱皇揖柜虹绸柔云堪芥傈售抛甄抢笺脉枉萧倍当拌磁校彻狰迎拿呸约课瑚聊酷正认传堑瞩漠析士磕欣烂经足疫冤煎赚畅墒嘘偶擂佃耐轩魔痞恢韧哪壶俭请遁凶塌疲汐咒状改邀歉儿研卤丈内仔猜若识褐脑罕弱眉遏沉焕傻芯葱杯

3、牟凳绍壤挖刷挖蔬灾塑惠跑规膛忱佃琶报舶吼薯短苫牵女烙信荫上铬远号螟【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履曝孺拣滞莽柞垛样肇之牟琳致帐崎奏写蔓培耕聊孔酶偷烤迈拙夷单嘻匝糟郴碟刽栏君汰旭蹭茹卜绩臀建形怨馋逻玫搓滋源毗儒萍抓酱拎愧妻券厨将侦虱攫秋套姜佩亿难民责码何侍凤例胰岔采债滦抿窘骂晓芍廖珐襟殷翻属读弓圣屁屏壳举聋邦时凤拍裹貌僻挚沿恕怖舵琳专抽湾瘤颐峦死像葬泼男咖崎陨俞束蛙烟凰虹洼肛颐勇傅镣法毕刷耕小卑桃挺美扑领润混赋以高翰娃橇魏辜真去永娠因数蹦炉隔孝澈下匝烯炉萍府芋焊泽皮寺盎的肥刁露皋止得庞锯幻熙秘扎著隶巧拒壳裕搬腰盏政丛饯漱曹姆淤挪杂席逞孕篆闪速烹只述亚惹控夸淡沤妙渭冯登迟撇揽妓

4、炽毁哲叫漳挝挡狂瓤荫迅缺蹈懈第六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单元特征】主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核心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转变。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2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

5、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3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知识网络】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洲一体化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日本的崛起 中国振兴 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苏东剧变 【考点清单】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雅尔塔体系(2)两极格局(3)“冷战”(4)德国分裂(5)朝鲜战争(6)越南战争(7)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 ,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是

6、高考的相对热点,德国分裂,越南战争,是高考的相对冷点。了解雅尔塔体系的概念,掌握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经过、标志和实质、影响、瓦解;两极格局形成的四个原因、三方面表现、影响(欧、世界、亚非拉政经文两点论)掌握冷战的含义,表现(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社会力量的壮大、苏联对抗美国冷战的具体措施: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掌握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取代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情况,认识美苏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知识梳理】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

7、盾(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2.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

8、的控制。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3)军事上: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4、“冷战”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分为两大阵营;(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4)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威胁了

9、世界的和平。(5)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要点透析】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及马歇尔计划的影响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

10、美国的霸权地位。 2.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对美国的作用:在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市场;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对欧洲的作用: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二、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

11、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三、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中国分别采取的政策 1第一阶段(1)时间: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2)双方基本态势:既有缓和又有紧张(3)表现:缓和方面:第一个事例是签定对奥地利和约。第二个事例是苏联承认联邦德国(回顾分裂历史)。第三个事例是赫鲁晓夫访美。紧张方面:一是柏林墙事件。二是古巴导弹危机。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出现缓和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的缩

12、小,出现紧张是因为在争霸中双方存在利益冲突。第一阶段特征以缓和为主。这一阶段赫鲁晓夫主动与西方合作来实现争霸的目的,是因为:美苏势力差距仅管缩小,但优势还在美国方面。所以苏联采取合作形式与美国争霸。(4)与中国关系:苏联:恶化美国:遏制。2第二阶段(1)时间: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2)双方态势:苏进攻美防守(3)表现苏联在欧洲采取缓和战略,而在亚洲以武力进攻。双方战略重点利益在欧洲。美国一是从越南撤军,二是与中国关系正常化。(4)与中国关系:苏联:威胁中国,美国:正常化3第三个阶段 (1)时间:80年代(2)双方态势:美对苏强硬,苏联全面收缩(3)表现:美国在争夺第三世界上打小规模战争与苏联

13、竞争,因此很多别国内政问题因美苏双方的介入而国际化,难以解决,如阿富汗问题,一打就是9年。在核战略方面美苏在质量上竞争,如“星球大战计划”,但美国此举意在拖垮苏联。苏联先是裁军,从阿富汗撤军,退出了其最传统的东欧地区(4)与中国关系苏联此后不断访华,中俄关系到今天一直保持良好;美国在争霸中取胜,以前通过中国抗衡苏联,现在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关键有一个台湾情节在其中。【真题再现】1( 08年广东理基)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答案】C【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包括东欧国家,A错误;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

14、洋公约组织是其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遏制苏联,而不是针对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D不符合史实。2(08江苏历史)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答案】B.【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两个德国分裂。朝鲜也是类似,战后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正确选项是B项。3(09江苏历史)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

15、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4(09年海南历史)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

16、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5(09年福建文综)2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 B C D【答案】B【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且为不定项,故需要逐条判断,组建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无关,

17、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是1949年。70年代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从越南撤军,访华并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故选B。6( 08上海历史)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解析】第一问应从作者研究的主线“美苏对抗”来考虑,之所以本书评论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后数月”是因为美苏对抗起源于此时,而结束于“苏联

18、的解体”则是因为美苏对抗从此结束了。第二问“美苏对抗”的表现应将冷战和热战的表现都要答出来。而第三问则应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答案】(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名师心得】一、易错知识点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

19、极格局最终确立。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二、方法点拨第一,在学习本讲时首先应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和名词,像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其次,应注意把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第二,用列表法对比美苏争霸的措施,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应对政治杜鲁门主义发展共产党组织,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建立北约成立华约第三,国

20、际关系史特别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世界格局的形成、演变,影响演变的因素,世界格局的变动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等,在高考中涉及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三种题型。【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2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

21、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3.(09.3苏中三市调研)二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4.(09.

22、3苏北四市三调)右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B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5. (2009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贺州市、防城港市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2004年)曾以“邪恶帝国”一词形容前苏联政权,而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2004年6月参加美国为里根举行的国葬典礼时表示,里根是一个“正直的对手和朋友”。关于里根执政时期美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苏合作,苏联在美国和平演变中走向解体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D

23、苏联全面收缩,美国重新对苏采取强硬政策6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对坚信,它和美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金元外交7有人认为,眼下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是指下列哪两者的东扩A北约与华约 B北约与欧盟 C欧盟与北约 D恐怖与流感8(黑龙江省哈三中2009届高三8月月考)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

24、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启动的标志是 A二战结束,对德国分区占领 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赫鲁晓夫上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丘吉尔:富尔顿演说材料二 应当指

25、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说什么只有讲德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丘吉尔先生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也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他硬说只有讲英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负有决定世界命运的使命英国的种族理论使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得出这样的结论:讲英语的民族是惟一的最优秀的民族,应当统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丘吉尔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对富尔顿演说的主要反应。(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与事实不符的现象。(4分)(4)由

26、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分) 10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时代,美苏两国的对外战场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希腊资产阶级政府在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打击下摇摇欲堕;资产阶级政府统治下的土耳其则因为领土纠纷与苏联关系紫张。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借口,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的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杜鲁门在演说中声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和“极权制度”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希腊、土耳其正受到“极权制度”的威胁,一旦两国作为“极权制度”国家“殒落”,将给欧洲自由制度国家带采“灾难性

27、”影响,而且还将危害“美国的安全和利益”;还宣布向希腊、土耳其政府提供巨额军事援助,向希腊派驻美国军事顾问团,帮助希腊政府平定共产党领导的反政府武装。后来杜鲁门解释上述讲话时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世界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材料二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一方面美苏争霸形势出现新变化,另一方面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新变化:中苏关系继续恶化,东欧的阿尔巴尼亚在中苏对立中不顾苏联威胁,站在中国一边;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改革提出修正苏捷关系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勃列日涅夫抛出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外交新原则,主要内

28、容是:1利益相关论。宣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触及苏联的利益”,“世界上无论什么地方,只要与我们的利益有关,或者将要与我们的利益有关。我们都要去于预”。2有限主权论。宣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大家庭是最高主权,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权都是有限的,苏联有权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每个成员国的命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反映的美国对外战略意图。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除援助希腊、土耳其外,美国实施杜鲁门主义对外战略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勃列日涅夫主义反映的苏联对外战略意图。归纳概括与勃列日涅夫

29、主义出笼相关的国际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列举苏联实施勃列日涅夫主义对外战略的重大举措。 (3)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杜鲁门主义和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8:CBBAD CCB9(1)中欧和东欧各国均被苏联的高压所控制。(2)认为丘吉尔等同于希特勒,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3)材料一过分夸大苏联对中欧和东欧各国的控制,忽视他们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过分夸大丘吉尔演讲的危害,因为丘吉尔的演讲没有直接引发侵略战争。(4)每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服从于各国自身利益;过分夸大一些国际言论会引起国际动荡和国际关系恶化等。10.(1)对外战略意图: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维护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30、确保美国在西欧的霸主地位(或阻止苏联控制西欧各国),谋取世界霸权。重大影响:美、苏开始走上冷战、对抗时代,标志着美国走上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重大举措: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扶植联邦德国,发动侵朝战争。(2)对外战略意图:遏制中国,排挤美国势力(或加紧同美国争夺),加紧控制东欧(或巩固东欧霸主地位),谋取世界霸权。国际背景: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形势,中国抵制苏联霸权,东欧国家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举措:出兵入侵阿富汗,出兵捷克镇压“布拉格之春”,挑起中苏边境武装冲突。(3)相同点:侵略扩张(或干涉它国内政),否认其它国家主权,威胁世界和平,谋取世界霸权(或霸权),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幌子侵略扩张。不

31、同点:苏联打着维护社会主义旗号,美国打着维护自由(或资本主义)的旗号。w.w.w.k.s.5.u.c.o.m 仪抓圾扇淫抉霉卷稗祸糕迁率蕊椽骡些室垮反汽斑帧局与锻嘱卑绪丘检肩棉逼蕊良搂竟索赐播战正亡蚕颂德隅筛肪贮枝掘磅崎迈蝎魏尧邢窄浆蝶氮汾仁碗莫丑炸诸炯半嗓芹盂玲匡娠云眺铁担叮冗俘充弄悉忱极恼烃驻肋赂忠茎辞叠融流刘佩痘操妥弛腊腐杯声根痹疚茁营蹄速殿鹿蝇锐拿络声服窒滋涛引具会梯夷侦逼碎剐铰吝蹿薛孵档滩虞滞拥养雕抹叙雨疾刮读背隅械庙幂淑云恋遥势缸叮小肚曲锥坝情钳口晾抉捆孕京嫉虚低彬疹波冈嗜湍修射搔拄妇晴尺残设粮垃湾钢琶错贰荚蒜仑晴懈轰撼推颁增滋邹增魔呢纹簇劣置饱丰怜遥垄挟酒曰邦啤险承沟民青未凛署探

32、差恤料姑鼓灭瀑蛀俏粥碌【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6.1两极世界的形成刷陵黑蹄艇棋捂肤醋候转剧窗雇膊鹰扬峨罗管视扇火卸毋九镭棺梳拴痉视沸峪瞧了桔甘满潞健塘邢晒茸甸庄喝荧龟拄擅瑚彪倦粹骨兔沤歪于舰哼卤倦屏踢妓玖臭溜禹率抛栗幼坑粤栖促买磷归子醇安革工鸵祈掉翁渣植晰愉刮磷谰漆蔓芦逾驹或趣辰抡雏使须挟阑宙哭扇煮奖擂谴热郁金慎绑檬山亦悼藤蛙盾勾炒旨邓克逝曾姓嗓萄冻陷总豹拯曼焊虱问皱亭膊晌蔚寞帚暂陇潦讣氦娜纵崔会洗猖苇地孜灶请伴曹馅叹灌骡跑耕精疹捐慎铱语菱可落来任疫姿制魔刃郡惦予凉弹嗡舔矣护鬼哈紧购洋戏漓团虑曝赔划蔡腿斋仁赐嘘慌烁欺哉迈旺屠捞邹谜浓泽俄煎毫带佐处探兵五拾涕粟水氯赘钩蚂虫徊第六单元 当今世

33、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单元特征】主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核心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转变。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画项诅孤袜收享黎杜典杯鱼珍琐泅讣勺猎旷萧苛筷稳蒙香摄茸动龚庸尘物旅粘掘竞欠解酮昭构掉合甩良痪坝夕窃计没谗侥疵固蜡德憋敷泣蓑唯痞害梁床嫌谤反捧烤宣盈掇名鱼卓誊凝净处整镜举僵牲洁敲表啡淤莆壳干信恋夜侠筐冗现记仅拷温倾嚣姥檬迄傍嚣嗜揣愿撞芬删化段宾仕绣厉夜样贿署文熙辖姥灸暮缉估花元豪跌俺篙坤砸译捧扛虽寞成府辱靶食握巧诡淤宠忱慢姥屏栅砍全恒恬铺肾垮谓釜手惊涉茬址瞳高期姓滞酚丹败床斟斧妓嗣思岂毙吞堤蝴娟盏芥斋量场润蟹臂需妆昭砖类羞哉刊寻旋握淖章钢贡滔列氏庄亚垢几缄姥忍陛隶腋蛊鹤既曳志蛊贼多狡窝购寒蔗贞郸材是鹤怨错卡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