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555524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第3节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第三节 力的平衡1、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态变化的原因。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2、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材首先展示的是一组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图片,然后在二力平衡中

2、提出力的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概念。通过一组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物体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具体了解成对出现的平衡力的情况。第二部分“二力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这样的设置是让学生先通过自然、生活现象认识“力的平衡”,然后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力的平衡”,接着用“力的平衡”观念来解释自然、生活中一些事例,最后具体知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会处于“力的平衡”条件。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本节的难点在于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课时安排:本节内容用1课时。4、教学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

3、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5、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 明二力平衡1、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2、平衡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探究实验教师可演示小车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二力是平衡力,这两个力具有什么关系?若条件不完善,可进一步引导。结论应用A:平衡状态的物体,知道一个力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B: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练习:P111小结:课下作业:画瓶子和跳伞运动员的受力。学生自行得出。观察讨论讨论同步训练锻炼学生观察能力。6、板书设计:第三节 力的平衡1、常见处于静止的物体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2、二力的平衡。平衡状态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